查看原文
其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薄荷

2017-08-03 中医宝典

编者按

前面介绍了解表药中发散风寒的药物,象麻黄、桂枝、生姜、紫苏、荆芥、防风、藁本等等,但如果受了风热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发散风热。


发散风热药的祛风作用一般不如发散风寒的药物,所以又被称为辛凉解表药。这类药的主治有两种,一是用于一般的风热感冒(风热表证),另一种是温病初期的卫分证。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发散风热药中发汗解表最强的薄荷有哪些妙用。

薄荷篇

 

薄荷煎汤洗漆痒

 

今天入山采药归来,小指月走着走着,就觉得身上发痒。他就说,奇怪啊,爷爷,以前从来都没有这样瘙痒难耐过,这是怎么回事呢?说完又搔前胸搔后背,搔哪里痒哪里,然后身上起了一片片红红的搔痕。

 

爷爷在后面看着小指月搔来搔去的样子,便问,怎么了啊?小指月说,爷爷,不知道是不是刚才我摸了那种奇怪的树,摸完后浑身就痒了呢?

 

爷爷说,那是漆树,我刚才都跟你说不要碰了,你又不相信。小指月,苦笑着说,我也是一时好奇。您说动了那种树木后就会痒,哪有那么奇怪的树木呢?于是我就摸了几下。

 

老爷爷笑笑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小指月苦笑着说,那该怎么办呢?爷爷!

 

老爷爷笑笑说,那你要看为什么痒啊?小指月寻思了一下说,皮肤过敏。老先生笑笑说,中医不讲皮肤过敏。小指月接着又说,皮肤毛孔被漆树伤过后,毛窍闭塞,那些毒汗不能往外排。老先生听后点了点头说,那应该找一味药把你的毒汗抓出来。于是爷孙俩边走边往路边看,看哪样药可以疏散风毒而止住痒的。

 

在一条小溪旁边,正长着一丛郁郁葱葱的植物。小指月马上跳过去,摘起这叶子来,一闻,好香啊!爷爷笑笑说,就是那薄荷!原来绝大部分清凉油驱风油里头,治疗蚊虫叮咬,瘙痒难耐的,里面都少不了薄荷。

 

小指月随手便采了起来,并且边采边把这一把薄荷揉烂,先在自己手脚痒的地方擦了起来。想不到擦哪里哪里就凉快、就不痒了,很快手脚的痒就减轻了,但身上还痒,怎么办?爷爷说,采点回去洗澡就好了。于是小指月采了半药蒌子,急赶着回去熬水洗澡。

 

到了竹篱茅舍,小指月架起火来,水一沸腾,把这薄荷叶丢下去。爷爷就在旁边说,指月啊,这薄荷入药有什么特点呢?小指月说,应该后下啊。爷爷又说,那你现在准备怎么样呢?小指月一下子明白了说,我赶紧把火撤了,再熬,这薄荷的味道就跑掉了。

 

小指月赶紧把火撤掉,利用锅中的余气,把锅盖盖紧,让薄荷的余气在里面一焖,香气就大出。

 

等水慢慢凉后,小指月迫不及待地把水舀出来,洗澡去了。一边洗就开始觉得身上舒服,洗哪里哪里清凉。一洗完那种瘙痒的漆树肿毒症状就全消了,真是天生一物克一物啊!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孙思邈曰,薄荷煎汤,能洗漆疮。

《药性论》曰,薄荷能发毒汗。

这薄荷通过把毛孔打开,让瘀堵疏泄出来,所以痒可止,热可消,汗可排,毒可解,漆毒可愈。

 

蜜蜂蛰伤与风团瘙痒

 

一个老师带着他几个学生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原来他们一起去春游,不小心撞上了蜜蜂的窝,搞得学生们每个都被蜜蜂蛰了。虽然这种蜜蜂不是大毒蜂,但也又痒又痛,有很多娃子都哭了。他们有些就在父母的带领下去找医生,剩下这几个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

 

小指月看了后正搔搔脑袋,想出点主意,想不到爷爷早已在那边捣薄荷叶了。原来昨天采的薄荷叶没用完,爷爷正在把剩下的薄荷叶,通通都捣成泥。一会儿一大盘薄荷泥就端了上来。爷爷笑笑说,你们哪个被蜜蜂蛰得最厉害,先上来吧。

 

只见一个小伙,卷起他的衣服,指着他的肘部说,老爷爷,我这里被叮了个大包,又红又肿。老先生就搞了一团薄荷泥敷在上面。

 

这小胖子说,好清凉啊,感觉好像没那么痛了。其他人听了都纷纷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说道,我这里也被蛰到了。老先生便吩咐小指月和老师一起帮娃子在被蜜蜂蛰伤处敷上薄荷泥。

 

这样一会儿一盆薄荷泥都快用完,大家被蜜蜂蛰伤的地方也都得到一片清凉,很快就热退肿消,很是舒服。

 

老先生接着说,以后带娃子外出春游,不要走到太深的山里去,这次还好碰上一般的小蜜蜂,如果你碰上大马蜂,一群蛰下来,那可回不来了。

 

这老师听后点了点头,又问,老先生,为什么我这手臂,经常瘙痒,抓哪里,痒哪里,医院说是荨麻疹,但吃了一些抗过敏的药,但就是没根治。

 

老先生说,你这脉浮,浮主病在表,还是一个清阳不出上窍,不达四肢肌表,晚上睡觉要少吹空调,你是不是吹空调后,手臂还露在被单外面呢?这老师听了后点了点头。

 

老先生说,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小指月你说为什么会痒呢?小指月马上引用《伤寒论》的条文来说,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这是说身体不能够出点小汗,就会瘙痒难耐。

 

本来按正常一天人皮肤肌表要排泄很多废弃物出来,可空调的发明以及人们贪凉喜冷的习惯,每天就会少排很多汗酸,这些汗酸郁在肌表,皮肤就容易反复瘙痒。这时你如果当做过敏治,治来治去,你没把这些毒汗排出来,都不能根治。只有打开肌表毛窍,让毒汗排泄下来,身体才能真正地舒服。所以夏天要少吹空调,闭门留寇,要多晒太阳出汗,给邪以出路。

 

这老师听了后,点了点头说,中医真厉害,不单知道治病,还知道找出真正的病因,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了,要少吹点空调,多运动出汗,多跟娃子们一起做体操,运动锻炼。

 

然后老先生便开了两味药,就用薄荷配上蝉蜕等分打粉,每次用温酒来送服一钱。

 

这样这老师吃完药后,又加上晚上少吹空调,白天多运动出汗,三天就不再瘙痒了,接下来几个月都没有复发过。几年的老毛病几天就治好,不是中医中药有多么神奇,而是你找到了病根,自己懂得养生,靠运动打开汗孔,不留下汗酸代谢物,身体就很通透,风痒就排泄出去了。

 

小指月问,爷爷啊,为什么你用这两味药,还要加酒来送服呢,不是说痒的要少喝酒吗?

老先生笑笑说,是要少喝酒,但少喝酒并不代表不能用药酒,薄荷、蝉蜕你到药柜里看是不是最轻飘的药物啊?小指月点了点头说,轻如羽毛!老先生又说,治上焦如什么呢?小指月说,治上焦如羽,治肌表也如羽,凡脉浮者都可以用这质地轻疏的药物,把肌表浮风疏泄出去。

 

老先生又问,那我们这个酒是什么道理呢?小指月说,酒能最快速地升清阳,散寒气,开腠理。老先生点了点头说,没错,借助这酒劲,可以很快把薄荷蝉蜕,发散风邪,疏泄腠理的力量打出去,使清阳能更快速地出上窍走肌表,这样毛窍一开,瘙痒便下来。

 

小指月一拍脑袋说,爷爷,我明白了。老爷爷又笑着说,你又明白了什么呢?小指月乐呵呵地说,过年的时候,爷爷不是带我去看放烟花吗?我觉得这酒应该是放烟花的那股动力,一下子把烟花打到很高去。而这薄荷蝉蜕在很高处,四散开来,使皮表的郁结毛孔张开,使身上的郁毒宣开,就像火花烟花在空中炸开来之后就烟消云散一样。

 

老先生听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必效方》曰,治蜂虫螫伤,用薄荷捣烂帖之。

《永类钤方》曰,治风气瘙痒,用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

 

薄荷解肝郁

 

有个妇人一进到竹篱茅舍来,就喋喋不休,说自己眼也胀痛,口也干,心也烦,睡觉也不好,还有乳腺增生,颈椎病,胃口也经常不开,还腰酸膝盖骨痛。老先生说,这么复杂的病,你到医院看过没有,这妇人听了后,说,看遍了,每个科都走过来,也检查了,有医生说我没病,但我浑身都不舒服,有医生说我胃病,但吃了胃药也没治好,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先生笑了笑说,你脾气不太好吧?

 

这妇人说,我脾气很好啊!老先生笑笑说,那你婆婆怎么样呢?这妇人听后说,婆婆一天到晚都唠唠叨叨,最是烦人,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好像老跟我过不去一样。任谁在家中,一天到晚,听那些话,没有不烦躁得七窍生烟的,我都恨不得马上分开来住。

 

这时老先生笑了笑说,你静下来听下有什么声音吗?这妇人根本没有在意周围有什么声音,仔细地又听听这竹篱茅舍,还是没有听到有什么特殊的声音说,你这里坏境很清静很好啊,没有什么吵闹声。

 

老先生再次笑笑说,你再听听,再仔细听听。这妇人才凝神认真地听,说有几只蜜蜂的声音。老先生又说,还有呢?那妇人又仔细地听了下,窗外蝉鸣声怎么这么大,刚才怎么没有在意。老先生又笑了笑说,你再认真地听。这妇人又说,荷塘外面好像偶尔有一两声蛙叫。老先生又说,再听听!这妇人说,还有风吹芭蕉叶的声音。

 

老先生笑了笑说,这么多杂音,你如果通通都往心里装你会烦死,可你为什么进来都没有抱怨这些杂音呢?这妇人听后笑了笑说,我没在意它们啊!老先生听后哈哈笑说,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这妇人听后居然有股豁然开朗的感觉,她从婆婆身上,好像看到了将来自己也是那样,将来自己媳妇会不会这样抱怨我呢?我是不是应该不要在意这些声音呢?不要再抱怨呢?这样琢磨了会儿,便豁然开朗说,老先生谢谢你的教诲,我知道怎么办了。

 

随后老先生给这左关脉弦硬郁结的妇人,开了一剂逍遥散,里面就含有薄荷,这妇人回去吃完药后,脾气大好,眼不胀心不烦胸不闷了,而且膝盖不痛,胃口大开。跟婆婆的关系,居然一下子变得融洽多了,整个人好像变了一样,让街坊邻居都觉得不可思议。

 

是谁改变了她呢?是逍遥散,还是她自己的觉悟,或者说是兼而有之?这里头只有爷孙俩跟那妇人最为清楚。

 

小指月问,爷爷,为何逍遥散如此厉害。老爷爷笑笑说,不是逍遥散厉害,而是人肝气郁结太可怕了。你说说肝气郁结会出现什么病症呢?小指月想了一下,说:

 

肝开窍于目,肝气郁结,眼睛容易胀痛。

肝经上达巅顶,肝气郁结容易头痛头晕。

肝经布胸胁,肝气郁结,胸胁容易胀满,容易乳腺增生。

肝胆经循咽喉,肝气郁结,咽喉容易长梅核气梗塞得咽炎。

肝主筋,肝气郁结,气机不疏泄,筋骨得不到充分气血荣养,不荣则痛。

肝经下络阴器,肝气郁结,妇人痛经,男子前列腺也容易出问题。

肝木能够疏脾土,肝气郁结,气不疏泄,脾胃就不好,不想吃饭,容易胃痛。

肝木能生心火,木郁便会化火,所以肝郁的人,容易心烦失眠。

肝木为肾水之子,肝郁太厉害,就会子盗母气,煎熬肾水,导致肾亏腰酸。

......

......

老先生笑了笑说,可以了,可以了,你把一个肝郁吃透,你就可以治疗很多妇科杂病,这些杂病看起来像网一样,非常复杂,可网眼就那肝郁一点,抓住这点网眼,整个网都可以提起来。

 

在治疗妇科杂病里头,不懂得疏肝解郁是行不通的。小指月大受启发,在小笔记本上写道:

 

《医贯》曰,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郁,一方者何也?逍遥散是也。方中为柴胡、薄荷二味最妙。

《本草新编》曰,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

《药性论》曰,薄荷去愤气。

 

异病同治话薄荷

 

天气热,几个民工搞了几瓶酒,晚上就在树下畅饮一番。他们觉得回到房子里睡觉也太烦太热,不如干脆在外面过个夜,于是他们就在草地上睡觉了。蚊香一点,把蚊子一赶跑,那真叫舒服惬意,凉风吹过来,非常爽快,一整天的疲劳,躺在这大地的怀抱,都纷纷随风而消。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后,有的民工就牙痛,有的就鼻塞咽痛,有的就拉肚子。他们本来就经济不太宽裕,所以没有一下子往医院跑,而是跑来竹篱茅舍,因为他们听说,茅舍里的老先生既能治病,而且能够花最少的价钱,把病治好。

 

小指月一一摸过脉象后说,爷爷怎么这么奇怪,他们这几个人脉象都是浮重带数?老先生笑笑说,同机不同病,可用相同药。

 

小指月就琢磨,该用什么药呢?老先生说,在外面露宿就伤了风,里面又喝了酒,用油炸花生米下酒,所以外风里热,风气包裹住毒热,都出不来,怎么办呢?小指月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老先生又说,是辛凉发表,还是辛温发表呢?小指月说,脉若浮紧,当辛温发表。脉若浮数,当辛凉发表,用薄荷。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你们回去就都采薄荷叶来煎水,牙痛的可以煎浓点漱口,鼻塞咽喉痛的可以慢慢咽下,拉肚子的可以直接服用,还有一个耳朵痛的,可以用新鲜的薄荷,搅出汁来滴耳朵,眼睛红肿的便直接用薄荷汤来洗眼。以后不要再喝酒后又露宿了。到时候脖子歪了,面瘫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几个民工听后才知道都是贪凉饮冷,露宿草地惹的祸。晚上风冷露水重,加上体内酒毒与油炸之物,两个一加在一起,就变成风热。他们回去后,就立马这样治。上午治了,下午基本都好了。真是药若对证,一碗汤,有病早吃好得快。

 

小指月知道了后,哈哈大笑,爷爷跟他说,为什么笑呢?小指月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异病同治了。异病是表面的病象不同,同治是里面的病机一致。

 

老先生又笑笑说,这个解释还不够通俗易懂。小指月琢磨了一下说,有了,就像电源总开关切断了,结果有人路灯打不开,就像鼻塞、牙齿痛、眼睛红赤、皮肤瘙痒;有人家中电灯打不开,就像里面咽喉不舒服、拉肚子。一旦把电给接上,到处灯都亮。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把风消掉,把热散掉,一旦气血对流,就像接通了电一样,那眼睛红赤、牙痛、鼻塞一下子好了,还有咽痛、拉肚子也随着而好了。

 

爷爷听了后,笑笑说,这就有点像老百姓的中医了。然后小指月就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草再新》曰,薄荷消目翳。

《明目经验方》曰,薄荷煎汤洗眼,治眼中红赤痛。

《本草纲目》曰,薄荷利咽喉,治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新修本草》曰,薄荷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普济方》曰,治血痢用薄荷叶煎汤单服。

《闽东本草》曰,治耳痛,鲜薄荷搅汁滴入。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痢疾初起,夹有外感者,宜用薄荷,散外感之邪,即清肠中之热,其痢自愈。薄荷又善消毒菌,除恶气,一切霍乱痧证,以薄荷为要药。

 

薄荷

【性味归经】味辛,性凉。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涨闷。

【禁忌】阴虚发热、血虚眩晕者慎服;表虚自汗者禁服。不宜多服久服。

 

【注】就功能而言,薄荷可与荆芥对照起来看。

薄荷与荆芥在解表、清头目、利咽喉、止痒、透疹这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主治也相似。不同在于薄荷偏凉,有疏肝和化湿的作用;荆芥偏温,荆芥炒炭有止血作用。所以两者也经常配伍使用。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请支持、购买正版图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