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辛夷花

2017-08-02 中医宝典


更新啦!【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前几个故事老爷爷和小指月分别介绍了发散风寒的一类药物(如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等)和风药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等,上周还介绍了有通鼻窍的苍耳子,今天老爷爷和小指月要介绍有相同功能的辛夷花。

注:辛夷与上周介绍的苍耳子比较,辛夷没有祛风湿、止痛的作用,无毒,比较安全,常用于临床。由于它的表面有金黄色的毛状物,煎汤的时候有的会脱落在汤里面,会引起咽喉不适,所以要包煎。

辛夷花篇


小指月尝药

小指月最喜欢尝药,老爷爷常跟小指月说,学中药要有实证的精神,每一味都要自己去品尝,然后对照书本加深印象。

有一次小指月饮酒饮多了,酒气上攻,把痰浊也往头面鼻子上面带,加上又受了点寒,马上鼻塞不通,头晕晕沉沉难受。

老先生对小指月说,要懂得以病苦为医,为药物,不知疾苦,无以为医。医生偶尔生病了,就是锻炼的机会。

小指月马上到药柜子里面找药来尝,学张锡纯从单味药里面试疗效的精神。吃了苍耳子、白芷都不太管用,力量还不够。

然后他找到了一味辛夷花,直接嚼服,才刚吞下咽喉,那辛夷花辛散独特的劲,马上把他脑窍鼻孔冲开,鼻子一吸进大量新鲜空气,脑马上清醒过来。

小指月高兴地说道,我知道为什么辛夷花能通鼻窍了,我这一尝这一辈子都记得,它的那股气啊,太冲了,以后碰到鼻子不通的病人,我就用辛夷花了,哈哈!

老先生看小指月乐呵呵的样子便说,小指月,你做得好,要学好一味药,既要看到采到,还要能尝到用到。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毕竟故纸堆里面得来的东西还不够深刻,如果有了切身的体验过后,你用起药来,一辈子都深刻。不用费脑袋去想,凭感觉就知道,这是实践出来的对药的感情。

好比你没吃过梨子一样,别人再怎么形容梨子的味道,你还是模模糊糊。可你一旦亲尝过后,所有形容梨子的用语你都明白了。你们尝尝辛夷花后,药书上诸家本草论辛夷花的记载,你们一看就能领悟得更透。

辛夷花有一股很独特的气味,而辛夷花这股独特的气味,正是向头面部散发,开通孔窍。所以《神农本草经》上说辛夷花“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酐”。这下小指月真是亲自体会到了。

老先生说,小指月啊,你看辛夷花能祛风散寒通窍,它是什么道理呢?外感寒热,头痛鼻塞,甚至颜面美容,常用辛夷花,取的是辛夷花什么象呢?

小指月只尝到辛夷花的独特味道,他还没想到辛夷花为什么具有如此独特的个性。

这时老先生说,这辛夷花,又叫作木笔花。这花非常奇特,在春天的时候,它把所有的阳气都汇聚在花心上,像道家修炼三花聚顶一样。

这辛夷花是先开花,而后长叶子的,它把一个冬天攒积的阳气,都聚在花心上。所以人一服上这个辛夷花,整个阳气都有股向上攒、向鼻子通开的感觉。

难怪了,真是有其生长环境,必有其独到特性。于是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记道:

一味辛夷花散乃通鼻窍特效药,专治疗闭塞不通气。

鼻子通气与学习成绩

有个小伙子,经常头晕,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到学习。于是他家里人就带他来找爷孙俩,敲开竹篱茅舍的门。

爷孙俩正在一起下棋,只见老先生双炮连将小指月,小指月怎么回象挡车都没办法,治好认输。

老爷爷说,指月啊,指月,你还是喜欢贪小便宜,吃眼前的棋子,虽然吃了爷爷的一条车马,却失去了整个江山局势。

小指月郁闷地说道,怎么老是这样,我明明赢了爷爷好几个子,最后还是在棋局上输给了爷爷。老先生笑笑说,这下棋也得要有中医的整体观,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小指月不解地问,爷爷这是什么意思呢?老先生说,医者弈也!善医者必观察脏腑气血经络,不善医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治标难治本,只治疾病的结果,很难治疾病的原因。

小指月听了点点头,爷爷总是善于借平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比喻医理大道。等爷孙俩把棋收好时,这对父子已经坐在诊台前,恭敬地等候。

老先生问,怎么回事呢?做父亲的说,我娃子学习老提不起精神来,最近成绩一落千丈,晚上叫他做作业,他就想睡觉,给他睡好觉了,白天上学又打瞌睡。老师就来家访说,是不是晚上没让娃子睡好觉?我说,没有啊,天天都早睡睡得好,怎么还是老困倦呢?

小指月马上按起脉来,发现六脉平和,没什么大的问题,只是好像心肺阳气不太够,寸脉有点偏弱而已。

小指月就说,爷爷,这个是不是脑袋阳气不够啊?老先生连脉都没有摸,他似乎早已一眼看穿疾病本质,好像胸有成竹,所以显得漠不在意,轻描淡写地说道,小指月,你想他脑袋阳气为什么不够呢?

这一下可把指月问倒了,这个我怎么知道呢?指月心里嘀咕,但没有说出来。

这时老爷爷再跟指月说,一个医生不要只管着如何切脉,应该懂得四诊合参,望闻问切,每一边都不可偏废,你听听这小伙子的呼吸。

爷爷这一提醒,小指月才马上竖起耳朵来听。明显这小伙子呼吸有鼻息音,而且鼻子里头好像半通不通,通而不畅。

老先生接着又说,鼻气通于脑。小指月一拍脑袋说,爷爷我明白了,这脑袋阳气不够,是因为他鼻子不太通气,是吗?

小指月看着这小伙子,小伙子猛地点了几下头说,我鼻子有时塞,有时通,经常一只鼻子塞住,另一只鼻子通气,有时流鼻涕时,就完全堵住了。

这娃子的父亲说,以前娃子在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吃了不少消炎药,也没好彻底。

这时爷爷说,这娃子脑袋的问题是由鼻子引气的,鼻子通气不好,脑袋就容易昏沉,所以治脑子不治脑子要治鼻子。

找到了病根子,大家都很高兴,那么该如何用药呢?可以直接祛风寒,通鼻窍的药该选什么最好?

小指月大脑中马上蹦出辛夷花来,他哈哈一笑说,我知道了,辛夷花的味道最冲了,我尝过有体会,这一味辛夷花上去,马上精神,鼻窍通开。

爷爷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小指月就包了一包辛夷花散,叫他们回去用纸巾包住一部分辛夷花,塞在不通气的鼻子里;另外一些辛夷花,每次就用一点温开水来送服。

这样内外结合,通过内服辛夷花散,打开肺盖,肺开窍于鼻,有助于鼻呼吸。然后通过外用辛夷花塞鼻,可以直接把药力作用于病变部位,让鼻窍通开,可以大量地吐纳清气。几天后小伙子的鼻子就通气了,脑子也清醒,人也有劲了,接下来上课再也没有打瞌睡过。

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本上记道:

鼻塞后,脑瓜子就会缺氧昏沉,所以只有通开鼻窍,才有助于清醒大脑。

治好鼻炎,脑中精神才会便好。

人体疾病都是相关的,鼻通气量恢复正常,脑瓜的运作才会恢复正常。

如果你鼻吸纳的气都不够,你脑子怎么会够清气呢?

鼻子通气不好,脑袋昏昏沉沉,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你在治疗头晕记忆力减退的病人时,懂不懂得去观察他鼻子通不通气呢?

《名医别录》曰:辛夷花利九窍,通鼻塞。

《本草新编》曰,辛夷花通窍而上走于脑,治鼻塞诸症引起头晕脑沉。

《江苏中医》记载,一男,21岁,鼻子时塞时通,流鼻涕,经西医诊为慢性鼻窦炎,用辛夷花两三朵打碎,用绢布包住,塞在不通气的鼻孔里,遂愈。随访数月,未见复发。

鼻塞三药与辛走肺

有个老婆婆,在最近这一个多月失去了嗅觉,什么东西都闻不出味道来,连吃饭也闻不出菜的香味,这可该咋办呢?于是她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老先生问小指月说,失去嗅觉是哪个脏腑的问题?小指月说,肺开窍于鼻,鼻子是肺的窗户,肺是鼻子的主人。

老先生说,为什么窗户不开呢?小指月说,主人力气不够了,打不开。

老先生说,那该用什么药能够加强这主人打开窗户的力量呢?小指月说,按照四气五味、归经思想,辛是走肺的,酸是走肝的,苦能入心,甘可入脾,咸能归肾。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那你想到什么办法没有?小指月上次尝过辛夷花,知道这辛夷花,名字就叫做辛,辛夷,它就有辛开肺郁,冲开鼻子窗户的作用。于是不假思索说,用一些辛味芳香之品,把闭塞冲开,使味觉回来。

老先生点了点头说,那就用鼻塞三药吧。于是小指月在纸上写道:辛夷花、石菖蒲、皂角,等分打粉。

然后把这些粉末交到老婆婆手中,叫她回去用一些棉花包住粉末,塞在鼻子中就可以了。

这老婆婆刚开始塞时猛打喷嚏,后来打了几个,脑子马上清醒,眼睛看东西都比以前清晰了,塞了两天后,鼻子能够闻到熟悉的饭菜香味,胃口大开,脑中更是清醒。就这样,一个月鼻子不闻香味的病症就消失了。

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上记道:

脑袋阳气不够时,人会昏昏沉沉,鼻子也会闻不到香味。

用辛走肺的思路,选择鼻塞三药,打开鼻窍,头脑清醒,嗅觉灵敏。

《梅氏验方新编》曰,治鼻塞不知香味,用皂角、辛夷、石菖蒲等分打粉,棉裹塞鼻中,即知香味。

辛夷花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胃经。

【功效】祛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鼻流浊涕、鼻塞不通、齿痛。

来源:中医学贴吧,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