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草

2017-08-09 中医宝典


更新啦!【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清热凉血药中还有紫草,它的根颜色是紫红色的。寺庙里的蜡烛是红的,在古代都是用紫草产生的颜色。

 

紫草有四种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但作用都不强,单独使用在临床上都没有多大价值。以前紫草主要用来治疗麻疹,现在中医临床主要用来清热解毒,用于烧伤、烫伤、小儿湿疹,作为外用有比较好的效果。

 

那么老爷爷和小指月是如何看待利用紫草的呢?

 

紫草 


一味紫草乃血毒清也

 

为什么叫紫草?《本草纲目》云,紫草花紫,根紫,可以染紫,故名紫草。

 

古代把麻痘惊疳看成是儿科四大证,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一旦这些痘疹蔓延起来,必定会造成大面积流行。国家就采取打疫苗的方式,而民间的中医采取解毒,扶正气的方法。

 

最近不少娃子发起了麻疹还有水痘,有儿童居然因为麻疹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居然一病不起。所以山下的父母们非常担忧,特别是学校的老师们,更是担忧,便纷纷上来请教老先生,有什么汤药可以预防麻疹,还有水痘。

 

老先生就叫他们熬紫草甘草汤,用来预防麻疹、水痘。凡是十二岁以下的儿童,一岁以上的,都可以早晚各服用一次。

 

结果在流行期间,学校里用大锅来煮,给孩子们服用。这样半个多月,居然收到良好的效果。除了刚开始三四例麻疹的儿童,得到有效治疗后,后面再也没有发现过麻疹流行,今年也没有再看到有水痘出现。

 

小指月说,爷爷这紫草真是儿科麻痘专药啊!

 

爷爷说,这紫草为何能成为预防麻痘之专药呢?小指月说,这些麻痘应该跟血分里的毒热外发分不开,如果通过提前把毒热排出体外就发不起来。

 

老爷爷说,紫草如何能把毒热排出体外?小指月说,紫草,气味苦寒,色紫入血,《本草正义》说它善清理血分之热。

 

老爷爷说,善清理血分之热的凉血之品有大把,比如赤芍、丹皮,还有生地黄,为什么偏偏要选用紫草呢?

 

小指月说,身体的热毒清下去,只治好一半,如果不排出体外,这毒热还会死灰复燃。所以再把它们排出体外,才算完成整个过程,像一般丹皮、生地、赤芍,能够把血分热毒清下去,但它们把血毒排出体外的作用不如紫草。

 

爷爷说,紫草为何能把毒热排出体外呢?它是通过哪种途径?小指月说,毒热属于浊阴,浊阴出下窍,这些毒热排出体外的通道,就要靠胱肠,人体下窍就是膀胱跟大小肠。

 

爷爷说,紫草能否把血毒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呢?中药书籍上很少说紫草利尿,也没有说它通便啊?小指月说,教材上是没有说,但古籍上早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上说,紫草通水道。《本草纲目》上说,紫草利大小肠。所以一味紫草就是血毒清。

 

爷爷哈哈一笑说,读古籍能读到这一点,就算是吹尽狂沙见到金了。世人大都只知道紫草败毒、凉血、清热,但不知道紫草还有通利胱肠的本事,能够引血热毒盛通通归于胱肠六腑,排出体外。

 

小指月说,我又明白了,爷爷,以前看不懂治疗血热毒盛的各类古方,不知道为什么都以紫草为首,比如紫草快斑汤治血毒发斑,紫草消毒饮治血毒麻疹不透,紫草解肌汤治血毒麻疹出来不畅,现在我都能理解了,紫草在这里是让毒血下排不外发。

 

爷爷又说,这紫草凭什么能降血毒于胱肠出呢?小指月说,紫草甘咸气寒,色紫质滑。咸寒可以清热凉血,所以紫草乃解毒消斑之妙品。血得到寒,就不会往上沸腾,能静下来;得到咸就能往下降,而不会往外冒;加上色紫,善走血分,质地又比较滑,可以滑通二便,利大小肠。故周身毒热皆得以通降下排。这样血脉不鼎沸了,斑疹自退。

 

爷爷又说,但不是所有痘疹都一味用凉血之法,色红赤的,二便不够畅快,可以用紫草,但如果色偏白陷下去的为有里寒,这时就不能单执紫草一法,必须灵活变通之。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爷爷,红白辨寒热,不为病名拘。老爷爷点点头引《本草崇原集说》曰,时法每以紫草配为凉剂,解痘毒,率多寒中变证。惟士宗先用桂枝汤化太阳之气,气化则毒不留。又有桂枝汤加金银花、紫草等法。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吉林中草药》曰,预防麻疹:紫草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日服二次。

 

《仁斋直指方》曰,紫草治痘,能导大便,使发出减轻。

 

《仁斋直指方》曰,治痈疽便闭:紫草、栝楼等分。新水煎服。

 

《千金翼方》曰,治小便卒淋:紫草一两。为散,每食前用井华水服二钱。

 

《吉林中草药》曰,紫草治便秘尿血(但见血热毒盛者皆可用之,以紫草能清利胱肠也)。

 


紫草在身体里的走向

 

《神农本草经》曰,紫草主心腹邪气。《神农本草经》又说,紫草通水道,利九窍。九窍包括前后二阴,因为紫草滑利,善于通开孔窍故也。所以这心腹上下的邪气都会随之紫草在身体里往下滑利的走向,而排出体外。

 

爷爷说,指月啊,你如果仅仅把紫草当成只治疗斑痘的专药,那就浅视了紫草。小指月说,我先是以为紫草是皮肤科热毒的良药,后来发现紫草远不止于此。

 

老爷爷说,那紫草还能治什么呢?小指月说,《本草正义》上提到,一切血热妄行之实火病,或血痢血尿,痔疮出血,但见气壮邪实者,皆在运用之例。

 

老爷爷笑笑说,没错,治疗血热斑疹,只是紫草的一个小小发挥而已,后人却专用紫草治痘疮,而古人却用紫草治脏腑热结。如此便知,古人重以脏腑寒热为本,后人大都依病名来取药草功效之枝末也。

 

小指月不解地问,爷爷,我看你治疗慢性胃炎,脾虚倦怠的,居然用六君子加紫草,效果那么好。

 

爷爷说,六君子是治其脾虚之本,紫草可以治其胃粘膜局部溃烂出血肿热之标,这样标本兼治,其效必速。而且现在已经把紫草作为各类炎症烫火烧伤重要的药物,甚至治成了紫云膏或紫草润肌膏,即紫草配当归,治烫火烧伤极效。

 

小指月说,那这跟治疗胃溃疡有什么关系呢?老爷爷说,关系大得很呢。这紫草现代研究,能够很好地止血跟修复肌肉粘膜,你想想脾主肌肉,它不单主胃里的肌肉,肌表的肌肉也主,所以用健脾加上修复疮口粘膜肌肉的紫草,可以加快各类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愈合。

 

小指月说,原来如此,《神农本草经》上说紫草主心腹结气,便是这个道理啊!它能导心腹邪气顺利从下面排出,以达到通水道,利大肠之功。

 

爷爷又说,《黄帝内经》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不要被形形色色,异样的病名所迷惑,你利用紫草这药理机制,以及在身体里的走向,引血毒下行的共同作用,那就远远不局限于治疗某些具体的疾病,在很多疑难怪病里头,你都可以有一些思维性的突破。

 

有一种新思路,就有一种治病的新出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疾病,完全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听完爷爷的这席话,小指月一下子从紫草治疗皮肤疾患里头,跳到治疗脏腑的高度上。

他说,爷爷,我上次看你治疗一个小学老师,咽喉干燥炎症,风一吹就痒,一吃点烧烤热气之物就疼痛,甚至稍微熬夜批改作业厉害一点也咽喉不舒服,这样都反复十多年了,你用玄麦甘桔汤加了紫草30克,当时我就不明白。

 

爷爷说,你有什么不明白呢?小指月说,我不明白这老师皮肤好得很,并没有任何血毒斑,凭什么依据用紫草呢?

 

爷爷说,现在你想通了没有啊?小指月说,我完全想通了。

 

爷爷说,那你说说看为什么紫草可以在慢性咽炎里头有广泛运用呢?小指月说,你看皮肤红疹发斑,你是看得见的,这咽喉炎症也是红肿,也像发斑,只是从外面看不见,这皮肤是肺之表,咽喉是肺之里,甚至整条消化道溃疡红肿糜烂,都可以看成是在里的斑疹。

 

爷爷笑笑说,这个我可没有跟你说哦,你自己是这样理解的,不过这也不愧是一种灵活领悟医理之思维。

 

这样小指月又接着说,我把咽喉肿热,看成咽喉内壁发斑,这样用紫草就得心应手了。

 

爷爷又笑笑说,内治之药,即外治之药,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为何紫草能够快速消退咽喉部的红肿炎症呢?小指月说,这跟紫草清肠通胱是分不开的。爷爷说,紫草是如何清肠通胱的?小指月说,紫草凉润滑利,不仅能润肠通大便,在便秘里头可以运用,甚至还可以清热利小便,在小便淋涩疼痛中亦可以润滑凉利之。所以可以用以治急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

 

爷爷又说,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小指月说,大肠跟肺相表里,膀胱跟肺相别通,肺又跟咽喉同系,跟皮肤相连,所以胱肠通降,六腑浊热下行,就等于肺金清肃下降,肺金一下降,咽喉部的肿热便随之气降而往下撤。所以慢性咽炎可愈,皮肤红疹可消,甚至整条消化道的炎症充血都可减轻,这才是《神农本草经》上讲紫草能主心腹结气的真正道理所在。

 

爷爷再次点点头说,能够把药物领悟到这个层面,从医理升降,脏腑寒热中去治病时,你就已经抓住了千叶的那根枝干,握住了满架葡萄的那根藤。

 

小指月哈哈一笑说,爷爷,我现在对《黄帝内经》这句话领悟更深了。

 

爷爷说,哪句话呢?小指月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 


紫草

【来源】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味】甘、咸,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5~9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请支持、购买正版图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熊胆 绿豆 生地 玄参 丹皮 赤芍


败酱草、大血藤 射干、山豆根、马勃 青果 木蝴蝶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蒲公英 


重楼(七叶一枝花)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金银花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