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苦参

2017-08-05 中医宝典


更新啦!【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苦参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清热燥湿药,可用于多种湿热病证。由于其口味太苦(比黄芩、黄连、黄柏、龙胆更差),而且吃后败胃,副作用明显,因此多作为外用药。

 

苦参有清热泻火的功效,能清心、胃之火,与黄连一样。它的清热解毒功效,更多用于有湿热的疮痈。

 

苦参使用中应注意反藜芦。

 

今天就来看看小指月和老爷爷怎样用苦参治疗各疾病~~

 

苦参


利湿不忘补气,治标不忘求本

 

有个医生每天早上都要看四五十个病人,常常一坐在诊台前就一个上午。从七点到十二点,都没时间小便。等一下班,他就拖着沉重的脚,一上厕所,要站很久才能拉出小便,而且小便还相当黄赤。

 

他自己知道这是久坐伤肉,因为脾主肌肉,而且跟病人解释很多,一个上午说话不断,言多伤中气。还有医生思虑极多,进与病谋,退与心谋,这样脾虚是肯定的。脾一虚,湿邪就下注。加上整个上午就坐在那里,湿浊郁久就化热,所以小便不畅涩赤,灼热。

 

他就自己搞点苦参来清热利尿,为什么选择苦参呢?因为苦参还能够疗心悸,治失眠,每天看那么多病人,劳累过度,容易心慌心悸,失眠难睡。

 

奇怪的是,这苦参下去,居然纹丝不动,小便也没有改善,失眠还是照样。他便带着疑惑,找来竹篱茅舍。

 

老先生说,你这小便赤涩不利,是属于湿热没有错。这医生便说,为什么湿热,我用了清热利尿最好的苦参都没有效果呢?

 

老先生说,湿热是标,什么生湿热呢?这个本你看到没有?这医生便说,什么本呢?老先生说,我看你说话后劲不足,走路腿脚沉重,虽然有标实的湿热,但也有本虚的中气不足,脾气亏虚。这医生说,那该怎么办呢?

 

老先生笑笑说,还是用苦参,不过要加点黄芪进去。这医生一用这方法,小便马上通利,而且排尿有力,也不用在厕所里站很久,甚至腿脚那种拖泥带水的感觉也消失了。他就不解地再来问老先生,何以加一味黄芪效果就如此显著?

 

老先生说,你去看看复方石韦片是由什么药组成的?这医生说,我知道,里头有石韦、扁蓄、苦参跟黄芪。老先生又说,为什么清热利尿还要加补气呢?这医生不解。

 

老先生便跟他说,正虚不运药,再好药也没用。人累了不要说一泡尿拉不出,一泡屎排不尽,就连一口话都懒得说。这医生点点头说,难怪利湿清热之品,需要补气作为动力。

 

老先生接着又说,所有的药物都要赖中气去运化,食物也要赖中气去健运,甚至四肢动作,口中说话,脚上行走,都靠一团中气在操作。此气若一虚,尿也排不尽,话也说不畅,走路脚也抬不起,甚至想问题,脑子都不灵光,不能很好地持续。

 

这医生笑笑说,老先生我明白了,感谢你教我清热利湿,不忘治本补气。我就是最近记忆力减退,这药吃进去后,明显感到记忆力在恢复,没有那么善忘了。

 

从此这个医生,就善于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看到湿热之标,也不忘正虚气虚之本,所以自己身体也调整了过来。从中临床疗效提高,又帮助了更多病人治好病。

 

老先生跟他说,生病起于过用,医生不能够透支过用自己身体,长期透支过用,身体会吃不消的。所以早上即使诊务再忙,也不要不敢喝水而憋尿,这样会憋出问题来。也不要久坐,久坐伤肉,肉伤脾虚,湿邪便会下陷。土虚湿陷,湿热在腰脚,便会腿脚沉重,小便不畅。

 

从此这医生即使诊务再忙,也会在中途跑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十余分钟,喝喝水,排排尿,这样多年的前列腺炎尿道炎,居然凭数剂中药而愈。这不单是药物之功,更得益于养生之力啊!

 

小指月便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神农本草经》曰,苦参主尿有余沥浊水。

 

《名医别录》曰,苦参主小便黄赤。

 

《中药学》曰,苦参能清热燥湿,利尿通淋,可以消除尿道炎症,使尿量增加,治疗各种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属于湿热蕴结而出现的尿少尿频尿热,小便淋漓涩痛等症,疗效显著。

  

遍身疮痒湿疹

 

这医生第二次又上门请教,而且还带来一位遍身疮痒湿疹的患者。

 

小指月说,怎么回事啊?这医生说,我诊室里治疗湿疹的患者很多,普遍都用苦参,只要是尿黄赤的,效果都不错。就这例患者,我给他用了苦参内服,还加外洗,发现尿赤是变轻了,但湿疹还是照样没好。

 

老先生生摸摸脉后,又叫这医生再摸一下。老先生说,这脉除了弦数外,是不是轻取易得啊。这医生点点头说,是带些浮脉。老先生说,浮者病在表啊,所以他这皮肤病湿疹才老好不了。老先生说,那你为何只用苦参,不稍加点解表的药呢?这医生说,我明白了。

 

老先生说,现在很多湿疹的病人都坐在空调房里面大鱼大肉。大鱼大肉的湿毒靠苦参是可以出下窍,但被空调冻闭肌表,你不靠解表药麻黄之类的,这清阳怎么能出上窍,毛孔如何能宣通开来。毛孔如果不宣通开来,这肺表的湿疹水浊又如何下输膀胱呢?

 

这医生一拍脑袋说,谢谢老先生指点,难怪我用苦参,屡治湿热不消,原来没有在源头上开表,表气开,里湿才更容易排泄下来啊!于是便用苦参配点麻黄,这样用上去,这病人湿疹很快就好了,也不瘙痒了。

 

小指月说,爷爷用麻黄,应该还有用意吧?爷爷说,当然,本身麻黄能够解表,它又能够开肺盖,就是帮助肺主皮毛功能加强,皮毛开合如常,局部湿痒怎么可能长存。

 

小指月又说,还有呢?爷爷说,还有麻黄除了宣肺解表,还能利水消肿,你这皮肤肌表的湿疹,这些水湿必须要通过州都之官膀胱来排,这叫肺与膀胱相别通。

 

小指月高兴地说,所以用苦参稍加点麻黄,可以扫遍周身湿疹癣痒。苦参在麻黄的带领下,能从肌表那里,把水湿往胱肠排,麻黄因为有苦参在下面,这排皮肤湿疹利水的功用就体现出来了。所以但见脉浮又带些弦数的患者,都可以用这外解表,内利湿的思路,使湿毒不能在身体留滞。

 

然后小指月又问,爷爷你这思路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我没有看到古籍有这种记载?老先生笑笑说,古籍之中,有用苦参配鹅毛,制成药丸,专治遍身湿疹瘙痒,皮肤破烂出水。你看鹅毛的用意在哪里?小指月说,鹅毛乃皮毛也,皮毛归肺主表。

 

老先生说,这就对了,皮表之病以皮表之药引之。你知道这个道理,就不用拘泥于这个鹅毛,但用解表之品,轻清走上窍麻黄亦可。小指月说,原来如此,这麻黄配苦参还是这样来的。爷爷说,你如果懂得这个道理,你再去看古代的方书,看他们治疗各类皮肤湿疹的药物配伍就都明白了。

 

小指月便看《鸡峰普济方》里头,有个专治皮肤瘙痒的参角丸,里面居然正是用苦参配合皂角、荆芥等可以透表的药同用。

 

然后指月又翻《外科正宗》治疗风疹瘙痒最出名的消风散,发现更加不可思议,居然用一派祛风解表之药,如荆芥、防风、蝉蜕,配合苦参来外疏内清。

 

这一下古代的各种治疗湿疹癣痒的方子,小指月把握住这一条理都豁然贯通了。

 

于是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王秋泉家秘》曰,神功至宝丹治漏脓肥疮,脓窠疮,腊梨头,遍身风癞,瘾疹疥癣,瘙痒异常,麻木不仁,诸风手足酸痛,皮肤破烂,阴囊痒极,并归人阴痒、湿痒:苦参一斤(为末),鹅毛(香油炒存性)六两。黄米糊丸,朱砂为衣。茶汤送下,日进二次。或随病作散擦或洗、贴。

 

重用苦参治狂躁

 

有个长期失眠的患者,在一次跟邻居吵架的时候,居然精神失控,燥狂起来,突然发作,狂乱无知,骂詈不避亲疏,甚至到处吐痰水。家里人好话说尽,都没法把他安抚下来,于是不得已请医生来强行给他打上镇静针,这样才算缓解了。

 

但第二天又狂躁面赤吐痰发怒,不得已又打一次镇静针,这一次稍安片刻,到晚上这病人彻夜狂躁,看每个人都怒目而视。家里人就想到这样老打镇静针也不是办法,如果治不好被送到精神病院去更是不得了,于是请老先生看。

 

老先生说,这种狂躁,心神失控,属于什么呢?小指月说,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老先生又说,为什么用镇惊泻火的药还压不下呢?这药剂量也下得不轻啊?小指月说,这心火会不会太大了?

 

老先生说,心火是从哪里来呢?这锅中为什么会鼎沸不已,是不是锅下炭火太多?小指月点了点头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老先生便问这病人,多少天没拉大便了。这家人说,好像有三四天都没看她上厕所了。

 

老先生说,有没有一味药,既能清心经之火,又能通导小肠之积滞,把心火引下来,通过肠腑排出体外。小指月说,《神农本草经》曰,苦参主心腹气机,症瘕积聚。

 

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苦参这味药,在《本草经百种录》中说它专治心经之火,能从小肠腑中排出,所以心有千千结,腹中又堵塞不通的,一派火炎上之象,失眠狂躁,便不通,可用苦参降本流末,通降浊火。

 

小指月说,是不是单用苦参就行?老先生说,单用虽然有效,但这病人一肚子邪火,下面肠腑板结不通开来,上面狂躁唾痰不止,所以还要加进一味荡涤肠腑,推陈出新,打开消化道浊阴下行的药,把下面釜底之薪完全撤除。

 

小指月说,那这样非用将军大黄不可。老先生说,就用苦参30克,大黄30克。为了体现大黄通秘结导浊阴下行、峻泻之力,必须要后下。

 

这样第一剂,家里人四五个强行把这汤水灌进去,随后这病人腹中肠鸣,拉了一裤子大便,立马清醒。而且不解地问,我为什么不知道上厕所呢?众人看了都笑,然后这病人居然觉得有点困,打了几个哈欠,然后换完衣物,就到床上去睡觉。一觉居然睡了十五个小时,这一觉醒来,神志如常,说话已不错乱,之后就没有再复发过了。

 

小指月说,爷爷这苦参配大黄,真是治疗腑实胸热佯狂的绝妙搭档啊!老先生说,古人就早已经这样用了,张锡纯治疗癫狂失心,善用大黄,他称大黄能开心下痰热,以愈疯狂。

 

小指月说,那苦参呢?老先生说,苦参能治心腹邪热。朱丹溪在他《丹溪心法》中说,苦参治狂邪发作无时,劈头大叫,欲杀人,不避水火。

 

小指月点点头说,难怪爷爷喜欢重用苦参配大枣,治疗最顽固的肝郁化火失眠,或者脏腑积热不眠不寐。原来这苦参连狂躁阳气并走于上,神志控制失控都可以治,何况是区区的顽固失眠。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苦参配大黄通过苦参引心火下入肠道,大黄能釜底抽薪,使浊阴出下窍,这样痰浊实火,降本流末,通过打开阳明胃肠,便迅速下行,有个出路,如此浊降清升,陈旧去,神志清,心窍开阔,狂躁得愈。

 

苦参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注意】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中毒后出现流涎、步伐不整、呼吸、脉搏急速、惊厥,最后因呼吸停止死亡。

解救方法:未出现惊厥时可洗胃和导泻;内服蛋清,鞣酸或浓茶;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惊厥时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等解痉剂;呼吸障碍时用呼吸兴奋剂。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请支持、购买正版图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