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绿豆

2017-08-08 中医宝典


更新啦!【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曾有一段时间,绿豆因为张悟本“绿豆治百病大法”而名声大作,并且引发市场绿豆涨价。而随着张悟本的真实情况被揭开,绿豆又恢复了它的本来面貌。那么老爷爷和小指月会告诉我们哪些关于绿豆的效用呢?

 

解暑第一汤绿豆汤

 

暑热炎炎,小指月从山下背药材回来,口中大渴,真希望有一碗清凉的汤水来解解渴。这念头才刚一动,他发现爷爷好像料定自己想要什么一样,一碗碧绿色的汤水被爷爷端了出来。

 

小指月一看,高兴地叫道,解暑妙品绿豆汤,我的最爱,哈哈!这样爷爷还没把碗放在桌上,小指月就迎上去,从爷爷手中端过来。咕噜咕噜!边喝便嚼起来。

 

小指月一下子喝掉大半碗,呛了几口,不过这也太好喝了,也不管那么多,一口气就把剩下的喝完。

 

爷爷说,慢点慢点,别呛着了。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小指月说,真好喝啊!爷爷说,你是想听故事,还是想继续喝绿豆汤呢?小指月说,都想。

 

爷爷说,以前有个人长途赶路到一家客栈,渴得要死,他就请老板娘给他一碗水,这老板娘把水倒好后,又顺手从旁边袋子抓一把麦壳子,丢在碗里,递给他喝。

 

这旅客心中就一阵怒火,想我向你要碗水,你犯得着这么不客气吗,不给水喝就算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捉弄人,把麦壳子丢到水上,这该怎么喝呢?

 

但他看老板娘又没有瞧不起他的样子,便也不多问,反正过这村就没这店,不喝又往哪里去找水喝呢?这样他边喝就边用嘴巴去吹开那些麦壳子,每次只能喝一小口,不能牛饮。不过他还好有点耐心,花了一阵子,终于喝完解渴了。

 

这旅客带着愤愤不平的心离开了,他心头一直记挂着这件事,后来有一次跟一个见多识广的朋友提起这件事来。这个朋友竖起大拇指,说这家旅馆的老板娘高明,这家旅馆懂得医道。

 

这个旅客大惑不解,小指月听到这里,也是大惑不解,你把麦壳丢在水上,让人不能痛快地喝水,而且水看起来也没那么干净,要边喝边吹,这样搞得人怪不耐烦的。这样凭什么说老板娘懂医道,又凭什么说这家旅馆的待客之道高明呢?

 

这时爷爷笑笑说,你刚才没被呛坏吧?指月似乎懂点,但又不能够想通。这时爷爷接着说道,这见多识广的朋友就对这旅客讲这里头的道理。

 

原来很多赶路的老者,或者心急的旅客,因为烦渴在喉,巴不得一下子地牛饮,所以一不小心就会呛到,严重的呛伤了气管,或者咳伤了肺,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第二方面,这凉冷之水,一下灌到胃里去,对于胃部不太好的人来说,又经过舟车劳顿,佷容易就搞到胃痛肚子痛,甚至会腹泻。

 

还有第三方面,真正解渴的饮水之法是千口一杯饮,应该慢慢地去品,而不是大口地去吞。同样一杯水,你慢慢地品,更能解烦渴,你心急火燎地灌进去,就没什么感觉。好比如瓢泼大雨,不能把地面淋湿,水一下子就冲走了。而牛毛细雨,却可以淋湿地底,滋润深处,所以真正饮水解渴之法,应该像喝茶那样去品尝。

 

所以这旅馆老板娘用这种方法,让焦急旅客喝水,只能每次喝一小口,又得停下来,用嘴把水面麦壳吹走,这样无形当中帮助了不少焦急的旅客,免除了很多喝伤饮伤的病痛,使他们能够在旅行途中更愉快。

 

这个旅客听后带恍然大悟,觉得自己错怪了老板娘。看来很多无知便会造就偏见。

 

小指月听后,知道爷爷又在教育他,叫他即使行住坐卧,再饥再渴,吃东西也要从容安详,不要焦急,这样才不会吃伤身体。

 

小指月又说,爷爷,照这样说,解暑第一汤,应该是绿豆汤咯?老爷爷说,没错,暑热炎炎,尿赤多汗,烦渴难忍,来碗绿豆汤就可以清热消暑,通利小便,除烦止渴。所以绿豆汤乃暑热烦渴尿赤最好的食疗之品。

 

《遵生八笺》曰,绿豆汤解暑: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取汤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滚则色浊,不堪食矣。

 

绿豆与扁平疣

 

有个十八岁的中学生,几个月前,脸上忽然出现像小米粒那样的扁平状丘疹。到医院里去看,医生一下子就诊断出来是扁平疣,并用抗病毒的药物。吃了半个月,这些丘疹数目非但没退,还与日俱增,脸上长了越来越多,都不敢上学去了,同学们看到他都远离三尺。他父母便带他来找老先生。

 

老先生说,中医不管你扁平疣,还是皮肤湿疹,你这身体里头有湿热熏蒸,才会发这种东西,如果湿热清解,从小便利出,这些东西就长不住了。于是老先生便建议他们每天熬上两碗绿豆汤,白天喝一次,睡前喝一次。

 

他们刚开始都不相信这绿豆汤能够治好这么厉害的扁平疣,想不到最平常的食疗之品,却发挥着最神奇,令人难以思议的效果。这些脸部的丘疹数目天天减少,喝到半个多月时,脸部光洁,比以前皮肤还好看。难怪《本草纲目》上记载,绿豆有清热解毒,滋养皮肤的功效。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用这么平常的绿豆来治疗扁平疣呢?老爷爷说,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常之法。平常之品,用到极处,便是神奇。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绿豆甘寒,善于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扁平疣大都是风湿热之邪客于皮肤,风热外束肺表,湿热内蒸脾胃,这样肌表湿毒留恋不去,便会长成各类疣体。这时用清热解毒之绿豆汤,直接导湿热下行,使这些病毒没有生长的环境,它们便纷纷解散消失了。

 

中医不是去治病毒菌,而是治湿热的环境。湿热环境去,病菌自然去。所以有人用薏苡仁治扁平疣也有效果,这都是同样的道理。

 

《本草经疏》曰,绿豆,甘寒能除热下气解毒。阳明客热则发出风疹,以胃主肌肉,热极生风故也,解阳明之热,则风疹自除。胀满者,湿热侵于脾胃也,热气奔豚者,湿热客于肾经也,除湿则肿消,压热则气下,益脾胃而肾邪亦自平也。

 

解百毒的绿豆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如果你认为靠投机取巧,赚点小钱就开怀不已的话,那么你必定会越陷越深,甚至最后因为亏了大钱而痛不欲生。

 

这不小指月听到有人想不开,居然喝起农药来,想要一死了之。

 

原来这个人家庭压力大,又去买股票,刚开始赚了点钱很开心,但这炒股赢点小钱只是暂时的,终于有一次他亏到都没有现金周转了,他还想再搏一把,把房子都拿去抵押,最后连房子也亏了。他不知道如何向周围人交代,压力像山一样大。一时想不过来,便买来农药喝下半瓶,就晕倒了。家里人看到后马上四处请人来急救。

 

爷孙俩正好采药路过,听到惊呼声、哭泣声,连忙赶过去,一边叫大伙儿熬绿豆跟甘草,一边直接用绿豆捣烂,用冷开水浸泡一下,过滤出碧绿色的汤汁,便往这人嘴里灌。刚开始很难灌下去,后来慢慢灌进去一些,幸好这人中毒不深,而且这农药也不是太致命的,这样咳嗽了几下,居然慢慢有点意识清醒过来。

 

那边已经把绿豆甘草汤熬好了,端过来后,又让他吃下去,终于排了一次长长的小便,整个人虽然没力,但总算转危为安,救过一条命来。

 

这人醒来后,还是很郁闷说,为什么要救我呢?老爷爷说,你走了,你把苦难都留给你的家人了。这人愣了,他完全没有想到,只以为自己走了就一了百了。他说,我现在压力这么大,这一败下来,怎么可能还爬得起来呢?老爷爷指着庭院里草地上的一只屎壳虫,叫他看那屎壳虫。

 

奇怪这屎壳虫,推着一团比他还大几倍的庞然大物,真是使出浑身解数,能用上的力都用上,一下两下三下,终于推动了。推动了还只是开始,后面它还要推上坡,这挑战才大。这每一步往前推,屎壳虫都要使出九牛二虎之力。

 

看来这屎壳虫虫小志气大,天生就是挑战困难极限的高手,它似乎压根儿不看前面的坡有多陡,便一股劲地埋头努力往上推。谁知好不容易推到半坡,一个不小心,连人带食物都滑落下来,重重地栽了个大跟斗。大家都为它捏了把汗,以为它肯定会知难而退,弃而不顾。想不到这屎壳虫非但没有丝毫退却之意,反而鼓起了勇气,再接再厉,又推了起来。

 

这次好不容易就快推到顶上了,由于这坡度实在太陡,一不小心又连虫带物滚下去了,所谓上得高就摔得重,这下摔得够呛,四脚朝天,估计肯定内伤。大家在想,这屎壳虫应该另外去找一块小一点的食物来推,殊不知屎壳虫就这股犟脾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结果又重新推起来,经过多次的努力,终于把这东西推到窝里去了。

 

这个人看了后,似乎有所触动。老爷子说,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只要有一线的生机,都要自强不息下去,人难道还比这昆虫脆弱。

 

这人听后幡然醒悟说,我明白了老先生,我这是一时想不开,现在想开了,即使我没有了一切,我还有我的身体,有手有脚,还有我的家人,即使我所有东西没了,我都可以从头再来,重新开始。

 

老爷爷看后笑笑说,这屋里开始有了片阳光。年轻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只要觉醒了,再做任何事情都不嫌迟,只要觉醒了,面对任何苦难,都可以解决它,攻克它!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本草纲目》云,绿豆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

 

《本经逢原》曰,绿豆明目。解附子、砒石、诸石药毒。

 

《证治准绳》曰,药食中毒:绿豆甘寒,善解热毒,为附子、巴豆、砒霜等辛热毒烈之剂中毒及食物中毒等的解毒良药。可用生品研末加冷开水滤汁顿服,或浓煎频服,或配伍黄连、葛根、甘草同用,如绿豆饮。

 

《本草汇言》曰,治金石丹火药毒,并酒毒、烟毒、煤毒为病:绿豆一升,生捣末,豆腐浆二碗,调服。一时无豆腐浆,用糯米泔顿温亦可。

 

《上海常用中草药》曰,解乌头毒:绿豆200克,生甘草100克,煎服。

解附子、巴豆毒,可用绿豆200克、生甘草100克,煎汁候冷,频频饮服。

 

绿豆

【来源】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种子入药。

【性味】甘,寒。

【归经】入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暑。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痈肿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用法用量】0.5~1两,大剂量可用4两,煎服。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请支持、购买正版图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败酱草、大血藤 射干、山豆根、马勃 青果 木蝴蝶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蒲公英 


重楼(七叶一枝花)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金银花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