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龙胆草

2017-08-05 中医宝典


更新啦!【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除了前面讲到的黄芩、黄连、黄柏这3个清热燥湿药以外,龙胆(又名龙胆草)也属于清热燥湿药,但龙胆更多用于清肝胆湿热。它的清热泻火作用则体现在泻肝火、清胃热。龙胆也有清热解毒功能,可用于疮痈,但不如黄芩,更不如黄连,所以不常用。

 

今天小指月就要用龙胆草来治疗肝胆湿热之症~

 

龙胆草

 

酒洗龙胆草治胆经郁热头角痛

 

为什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龙胆草有此名称呢?小指月在琢磨。

 

爷爷说,中药的药名都非常讲究,有的按照功效来命名,比如说防风能防范风邪,续断能接续筋骨,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千年健可以祛风湿强筋骨......

 

小指月又问,还有呢?爷爷说,有些按形态来命名,比如牛膝,它的节膨大似牛的膝,大腹皮形似大腹,乌头它的根块像乌鸦的头......

 

小指月说,我也知道一些,有些按药物的生长季节来命名,比如半夏,夏季的一半采收,即农历五月;夏枯草,夏至后枯萎;还有冬虫夏草,冬天长菌,夏天变草......

 

老爷爷说,没错,还有一些按药物的性格来命名。比如王不留行,它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不能留行也,通经下乳之力甚捷。沉香体重性沉,香气迷人,虽然是木头,丢入水中,直沉水底,故它善于纳气归田。还有肉苁蓉,大补精元,药性从容和缓。滑石滑利六腑,虽然是矿石类药,打成粉却非常滑腻......

 

小指月说,还有一些是按照药用部位命名的,像桑枝、桂枝走上肢,乃痹痛很少药引子,它们是桑树、桂树的枝条。大青叶、苏叶都以叶片入药,它们分别是板蓝根跟紫苏的叶子。莱菔子、枳实,它们是萝卜跟枳树的果实或种子。龟板、鳖甲非别,乃是龟鳖的壳甲。

 

老爷爷听了后,点点说,没错,当然还有一些按产地来命名的,如广陈皮,川黄连,淮地黄,浙贝母,藏红花。

 

更有按气味或口感来命名的,如各种香类药,因为味道芳香特殊,如木香、丁香、茴香、麝香,所以得此名。像苦参味极苦,五味子五味俱全,细辛辛窜之味特烈......


小指月听后点点头说,爷爷,那龙胆草呢?老爷爷说,胆是善归肝胆经,泻肝胆火,胆是苦的,龙之胆,以言其极苦,极能泻肝胆火,力量极大。所以你肝胆实火冲上头顶来,它都可以把你扯下去。

 

有个病人头额处经常跳动,像针刺那样,老先生问他,平时睡醒是不是口干口苦?他点点头说,不单睡醒口干口苦,连平时都容易口干口苦,而且饮水不解。

 

老先生又问,小便怎么呢?这病人说,小便特别黄。老先生问,指月啊,口苦尿黄,脉又弦数头痛,是何证呢?小指月说,这是肝胆之火上逆,最常见于各类胆囊炎。

 

这病人说,大夫,你真神,我几年前就发现有胆囊炎了,就是老治不好,现在我也不管它了,就是要治治头额角痛,这痛像针扎那样难受。

 

老先生笑笑说,这些都是一个病,都在一条线上。小指月马上会意说,头额角,属于偏头,偏头处乃少阳胆经所过,这还是一个胆火上逆之象。

 

老先生又说,你以后不能再吃鸡蛋牛奶了。这病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呢,我天天都吃鸡蛋牛奶啊?老先生笑笑说,这就是真正病因所在,不单鸡蛋牛奶要少吃,你胆囊炎都这么长时间了,一切肥腻的东西都要少吃,不是高营养就一定好。你身体如果胆胃消化不了,反而会成为负担,积在那里发炎发热,堵塞脉道,导致疾病。这人听了后点点头说,以前都没有大夫跟我这样说过,我回去一定戒戒口。

 

老先生又说,那为什么会刺痛呢?一般胆火上逆应该胀痛热痛的?小指月说,这里头,除了胆火上逆,局部还有瘀血,涩滞不通,所以固定刺痛不移。老先生点点头说,没错,就用单味龙胆草。

 

小指月说,龙胆草没有活血化瘀功效啊。老先生说,要看你怎么炮制,用酒洗龙胆草。小指月说,酒洗后既能清上焦实火,又可以活血行血,这样局部瘀滞被酒通开,那热火上炎之象,很快便被龙胆草引下来。

 

果然这病人服用三次酒洗龙胆草后,头角痛先减轻,后来口干口苦,也消失了,再后来尿黄赤的都变轻了。

 

可见火从下面往上炎,导致诸病,一旦降下来后,疾病就像退潮一样,从头退到脚,然后从小便排出。

 

小指月马上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明代方隅曰,胆经郁热,令人头角额尖跳痛如针刺,非酒洗龙胆草不能治。

 

 

肝经湿热尿血,一味龙胆草煎服

 

有个司机苦于小便带血,他先找到一个郎中给他用了各种炭类止血药,血越发止不住,人也难受,连小便都涩痛,甚至连阴囊都有一些肿胀。他就有些害怕,便找到竹篱茅舍来。

 

老先生摸完脉后说,指月,这尿血当行还是当止。指月摸完脉后说,爷爷,如果脉虚弱,那就应该收止住。如果脉洪带数,这是肝胆有火,就应该清利肝胆,不应该强行止血,等红数之象消去,血出自止。

 

老先生听了后说,为什么是肝胆湿热呢?洪数脉也可以是心肺火旺啊?

 

小指月说,肝经下络阴器,病人尿赤,小便涩,阴囊肿胀潮湿,而且还有口苦,这都是肝胆之火上炎,肝胆湿热下注的表现。

 

老先生点点头说,那有没有一味药,既能上清肝胆火热,又可以向下疏通郁滞湿热?小指月说,就龙胆草一味。《本草正义》上说,龙胆草既能清泻肝胆有余之火,又可以疏通下焦湿热之结。老爷爷听了后点点头说,就用单味龙胆草15克煎汤。

 

这司机看到老先生只开一味药,便有些疑惑说,大夫,我这病都这么久了,还这么厉害,吃一味药能管住吗?

 

老先生说,就像你在一楼按电梯,按到按键上,电梯从二十楼都会下来,如果你没按到按键上,用再大力,这电梯也下不来。这司机听了后,便没有疑惑了。带回一味龙胆草回去煎汤服用,一吃完后,不单尿血止住了,连口苦脸红也都消失了,以前他经常眼睛红赤,一喝酒就加重,这回吃完药后,连眼睛都变清了,尿也不黄了。

 

老先生又说,其实他这病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一吃也就好了,不用刻意去止血,把上面脉洪数之势降下来,血出自止。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类证治裁》曰,肝火脉洪尿血,一味龙胆草煎服。

 

《药品化义》曰,龙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亦能除胃热,平蛔虫,盖蛔得苦即安耳。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萎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龙胆草6g,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亦可用丸剂,每服6~9克,日二次,温开水送下。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火除湿,为君药。

 

 

龙胆草(龙胆)

【性味归经】苦,寒。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请支持、购买正版图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