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土茯苓

2017-08-06 中医宝典



更新啦!【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清热解毒药中有一味土茯苓,这是一种百合科的植物,与它的近缘植物金刚藤的地上部分很相似,但金刚藤的茎上有刺。所以民间说,有刺金刚藤,无刺土茯苓。

 

土茯苓之称出自《本草纲目》,从明代开始使用。当时最大的优势是治疗梅毒和解汞毒,现在对于它的使用首先强调清热解毒,可以用于疮痈,更多的是把它作为利尿通淋的药,治疗湿热淋证。

 土茯苓



单味土茯苓汤治梅毒疮

 

一个妇人两边大腿各有一个如掌面大杨梅毒疮,疮毒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直抵筋骨,所以筋骨常常拘挛疼痛,三年都好不了。她因此经常忧愁,郁郁寡欢,吃饭也没有胃口。医生给她辩证用药,处以逍遥散,效果不显。

 

老爷爷说,此脾虚湿盛,湿浊下流,应该用补脾圣药白术,利水渗湿要药茯苓,然后再加进这梅毒之要药土茯苓。结果几剂药下去,心胸开朗,饮食倍增,随后再服用培补气血的八珍汤加土茯苓,这样吃了一个多月,三年的毒疮,就彻底收口好了。

 

有个商人,每次劳累后一喝酒浑身就长满疮,一旦吃各类祛风败毒的药,头面胸背,甚至手臂肋下,纷纷都起一块块像杨梅大小的毒疮,既痛又痒,脓水淋漓。医生认为这是元气亏虚,所以疮毒久拖不去。于是给他内服八珍汤,外敷当归膏,但效果不理想。后来再用托里排脓汤,还是不能把脓水托排干净。

 

老先生说,你在原方子基础上,再重用土茯苓一味试试,这叫单味土茯苓汤,专治疗湿热流注,遍身毒疮。每服二两。水三盅,煎一盅半,去渣。徐徐温服,病甚患久者,以此一味为主,而加以兼症之剂。这病人就照做,想不到毒疮消退得很快。

 

又有一人遍身皆患梅毒疮,左手脉浮数,医生先以荆防败毒散,表症乃退,各种瘙痒难耐之感暂缓,但疮痛仍在,医生再以仙方活命饮六剂,疮痛渐愈,唯独疮肿还硬大,没消掉。

这时老爷爷叫他用单味土茯苓汤服用,这样月余而愈。

 

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证治准绳》曰,表实者,宜先解表,荆防败毒散。里实者,宜先疏里,防风通圣散。表里若俱实,解表攻里。表虚者补气,四君子。里虚者补血,四物仍加兼症之药并愈。表里俱虚者补气血,八珍汤主之。

 

《滇南本草》曰,杨梅疮毒:土茯苓一两或五钱,水酒浓煎服。

(梅毒到了后期,其临床表现特点像成熟了的杨梅一样,故又称梅毒为杨梅疮毒)

 

《赤水玄珠》曰,治杨梅风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土茯苓三斤,川椒二钱,甘草三钱,黑铅一斤,青藤三钱。将药用袋盛,以好酒煮服之妙。

 

取象悟药土茯苓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单味土茯苓汤可以治疗各类杨梅疮毒呢?老爷爷说,普通的治疮痈肿毒之药,只能到皮肉血脉,而杨梅疮毒,很多病情日久,都深入筋骨。这些湿浊埋伏很深,不是一般疮痈之药所能动到。

 

小指月说,那为什么土茯苓就能动到呢?老爷爷说,你看土茯苓叫什么名字?小指月说,土茯苓又叫过山龙,我们经常去采药都可以碰到,挖都挖不完,它从这边的山坡,可以把坚硬的藤条长到那边去,而且这藤条带刺,非常刚硬,像筋骨一样。

 

老爷爷说,一般坚硬刚强之药,里面大都含有一股霸气,就像三棱、莪术、三七,善于破血逐瘀,你看这坚硬的土茯苓善于干什么呢?小指月说,善于通利关节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老爷爷说,为什么善于通利关节呢?小指月说,一方面它是蔓藤,软藤横行筋骨中,这藤本植物,善于游走上下,攀援爬物,所以必定善于疏通。

 

老爷爷说,金银花也是藤啊,为什么治起梅毒顽疮,力量不如土茯苓呢?小指月说,虽然都是蔓藤,都能通利,但金银花是小藤,土茯苓是大藤,金银花更柔软,而土茯苓更刚强更硬,所以民间把土茯苓又叫硬饭团。而金银花善走小经小络,土茯苓善于深入大筋大骨,甚至大关节。所以药书上说,金银花的藤,治疗风湿经络痹痛,而土茯苓却可以治筋骨关节毒疮痛。所以这土茯苓强硬的枝条,应该是它第二方面痛筋骨的表现。

 

爷爷又说,像红藤、鸡血藤,这些藤条,也照样粗大刚硬啊,怎么不见得它们像土茯苓这样治疗毒疮呢?小指月说,土茯苓第三方面的特点就是它还带些刺,会扎手。我们到身上里采药时,衣服经常会被它们挂到。

 

《草药歌诀》上说,有刺草木善消肿,善开破,就像将军之官肝一样,必善于疏泄筋骨,像推土机一样,能够把顽固结块打松推开。所以局部你硬肿难破难开难消的,你红藤鸡血藤一般力量不够,这时非得请出这带刺扎手的土茯苓不可。

 

爷爷又笑着说,既然这三方面功效都有,那为什么皂角刺不能成为梅毒疮痈要药呢?皂角刺它的刺够坚硬吧,比你土茯苓的刺还霸道。小指月笑笑说,皂角刺最擅长的就是刺破,但你只是刺破,你没有除湿解毒的功能,你也不能把浊湿扯下来啊。这土茯苓有第四方面的本事,就是善于除湿解毒。

 

老爷爷说,为什么善于除湿解毒呢?依据何在?小指月说,土茯苓是甘淡平和的,煎的汤水没什么特异的味道,草药歌诀上说淡渗利湿,单味入腑通经骨,想这些平平淡淡的药才是真,它进到肚腹里头,能够稀释浊阴湿毒,并把它们淡化,排出体外。

 

爷爷听后,点点头说,是这样的,所以一些血液浓稠粘滞的患者,我们为什么要建议他喝一些玉米须,薏仁煲的清汤,不放什么油盐,这样血液很快就能得到净化,湿毒可以很快得以排出,这也是为何清清淡淡的素食,可以让人长寿,让人身体少长包块的道理。

 

小指月一拍脑袋说,爷爷,这么一讲,我把土茯苓在身体怎么走的思路都理顺了。老爷爷说,怎么理顺呢?说来给爷爷听听。

 

小指月说,这土茯苓先以它威猛刚硬的性格来通利关节把所有毒疮瘀滞之处,通通打开,就像帮它们解放开来一样,这些道路一打开来后,土茯苓再利用它非常甘淡平和的味道,进到毒疮里头,中和它,同化它,然后这单味善于出下窍,走膀胱,利水尿,这些湿毒纷纷便从尿道排出。这样就能够结石,为何各类顽固湿浊毒疮,甚至伴筋骨痛的,最少不了土茯苓了。

 

爷爷听后点点头,笑了笑。小指月说,我今天又打开了一扇中药大门,真正学到了土茯苓,哈哈!!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曰,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

 

《江西草药》曰,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两。水煎,当茶饮。

 

《本草正义》曰,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古人治梅毒多用水银轻粉等,毒性大,内注筋骨,就则破溃流水,造成梅毒性关节炎,土茯苓通利关节,可以治之。由于水银轻粉又会收毒上提,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龈烂齿衄,这是水银轻粉中毒,而这土茯苓熬汁内服,却可以使积毒内消外走,所以土茯苓不单解梅毒、疮毒,也解药毒汞毒。)

 

土茯苓重用治顽固头痛

 

有个乡村教师,偏头痛都快十余年了,每次头痛发作,没有三五天都好不了,最令人难忍的是,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发作一次,发作时,整个头部,都会胀痛,左侧最厉害。后来他自己看书,看到《辩证录》上有个散偏汤,专门治疗各类偏正头痛,而且书中记载此方神验,于是便抄录下来:

 

川芎(30g)白芍(15g)白芷(10g)白芥子(10g)柴胡(10g)制香附(10g)郁李仁(6g)生甘草(3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发作期可分3~4次服用。1剂即止痛,不必多服。

 

结果每次头痛,他都抓一个这方来喝,而且只喝一剂头痛就消失了。所以他家里就特别多放了几剂药在那里,因为等到一两个月后,再头痛时,用这方又有效,可却没法彻底根治。

 

这次头又痛起来了,正好他家里放的那几包药都发霉了,也就不想再吃,便找来竹篱茅舍,小指月正听他诉苦这十多年来头痛的经历。然后再把脉看舌象,发现这舌苔一片白腻,老先生说,该怎么办呢?

 

小指月说,头痛不离川芎,这个散偏汤,有各类风药上达巅顶,还有滋润药缓急止痛,应该效果不错,但为什么不能去根?

 

老先生便说,不妨舍症从脉。小指月说,如果抛开这头痛的症状,看他的舌脉,舌苔白腻,脉濡缓,体有湿,这湿性重浊,应该往下走,怎么会头痛呢?

 

老先生边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水湿往下走是没有错,可你没有看到,下雨过后,满山都有白色的云雾,这水雾之气,也会弥漫在山顶上啊!小指月说,对啊。

 

然后老先生便跟这教师说,你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呢?特别是冰箱里头的东西。这教师说,冰箱里头的?我又不爱吃雪糕冰激凌,我就爱吃水果,天天一个苹果。

 

老先生说,为什么要这样吃呢?教师说,我看书上说,一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老先生说,那你吃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头痛还没有好呢?他在琢磨。

 

老先生又说,对于久病头痛的患者,如果身体湿气重,就切忌不可多吃水果,水果一般都是生冷之品,生冷之品,只会助长湿气,对于身体壮实脉势亢盛之人来说,可以适当吃吃,但对于身体脉象濡缓,湿邪重的病人来说,吃了却会使身体水湿更多,更不舒服。

 

这位教师点点头说,原来你们中医还有这种讲究,我以为只要有维生素有营养就可以多吃。

 

老先生笑笑说,中医讲的是阴阳寒热,你看那些阳虚的老人家,为什么你给他水果他也不吃,因为他们一吃就消化不好,拉肚子,或者风湿痹痛发作,筋骨痛,所以水果虽然有营养,但阳虚水湿盛的人,应该远离慎服。

 

小指月说,那么应该怎么治他这个头痛呢?老先生说,治他的湿气就可以了。小指月说,治湿有好多办法啊?老先生说,重用土茯苓四两,煎汤。

 

小指月从来没有看到爷爷用这么大剂量的药。老先生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这时不把肠胃中水湿导利出去,这大脑就没法安宁,重用土茯苓,因为土茯苓非常平和,除湿健脾,还能解毒,更甚者,它是藤类药,能上通下窜,凡身体顽固痹痛,经脉关节堵塞处,皆可通之。一旦通开了,局部病灶的湿浊,都能被大剂量的土茯苓扯下来,排出体外。

 

果然这病人服一剂后,头痛若失,服完三剂,加以巩固,未再复发。而且他从此也没有再刻意天天吃水果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载一个头痛神方,其中土茯苓用至四两,堪称头痛神方。一个妇人患头痛,非常厉害,欲自缢,服两剂数年不发。

 

《春脚集》载头痛立愈汤,其中用土茯苓一两,治一切头痛,再配以一些常规佐使药。

 

《救荒本草》上记载,土茯苓又叫仙禹粮,硬饭团,在饥荒年代,可以代替粮食,采挖来吃,长期大剂量服用,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因为它非常甘淡平和。所以《本草秘录》上说土茯苓败毒祛邪,不伤元气。

 

土茯苓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本文选自《小郎中学医记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作者:曾培杰,陈创涛,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请支持、购买正版图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白鲜皮 金银花


升麻 葛根 淡豆豉 浮萍 木贼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胡荽(香菜)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 辛夷花 葱白 鹅不食草 


麻黄 桂枝 紫苏 香薷 生姜(上) 生姜(下) 荆芥 防风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