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院”来这么美 | 历史文化学院
2020年招生专业
历史学类
(历史学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档案学专业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
历史文化学院
院党委书记:刘明达
院长:黄柏权
院党委副书记:郭仿兰
院咨询电话:027-88663975
院 长 推 介
学院简介
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源起于1942年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史地专修科。
🔺 我院与辛亥革命博物馆签约共建
办学体系完备
学院现有历史学、档案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历史学师范专业获批“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项目。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世界史、档案学、课程与教学论(历史)二级学科硕士点,图书情报一级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学科教学(历史)方向。中国史学科入选“十二五”湖北省特色学科、“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学科群的支撑学科、“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2016年在艾瑞深排行榜中,历史学总体进入全国50强;中国史评为高水平学科,4星级,进入全国20强。档案学科评为区域一流学科,排名54。
师资力量较强
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70%以上;有教授16人,副教授20人。现有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人才3人;湖北大学特聘教授2人,以及多名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1人连续5届获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师生共赴省档案馆参加国际档案日专题活动
科研平台众多
拥有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湖北省档案研究院、湖北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档案人才教育中心、湖北大学拉丁美洲民族与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巴西研究中心、中日社会比较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女性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大学荆楚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大学湖北城乡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湖北大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科研成果丰硕
近年来,本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5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13项,省部级课题39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各类科研成果10余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武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图书奖。
教学质量过硬
承担省级教研项目7项,校级教研项目27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1人获评湖北大学教学名师,8人次获校教学质量优秀奖,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在线课获得资助,2门课程分别在UOOC联盟、清华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上线,1人获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文史组(本科)三等奖。在建校级教学实习实训基地4个。
🔺 我院学子在学校十大舞星文艺晚会大放光彩
培养人才济济
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67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80人。近几年每年毕业就业率都在90%以上,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学院桃李满天下,学校已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近万人,一大批毕业生已成长为湖北乃至全国党政管理、教育科技、新闻出版、企业经营等领域的精英和骨干力量。社科名家冯天瑜、王晓德、袁鹏、社科专家刘玉堂、刘庆平、企业家彭池等都是学院杰出院友。
🔺 我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
专业介绍
历史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文字功底的史学人才和师范人才,要求学生通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和实践教学,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借助专门的历史知识从事写作和策划,能独立组织历史教学,胜任中学教师的工作以及文化交流、博物馆、新闻出版、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文字工作,并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主要课程:论文写作、中学历史教学、教育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文选、史学史、考古学通论、论文写作,以及欧洲史、美国史等地区史和国别史、文化史、经济史、社会史、军事史、文化产业、数据分析等。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管理与利用、文化产业开发与创新等方面专业知识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通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系统的专业实践,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综合素质,能胜任博物馆、文物考古单位、文化产业的专业工作,以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文字工作,并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考古学、文物学、文化产业、博物馆展陈设计、文物鉴定、文化史、社会史、论文写作、数据分析等。
档案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学、信息学和文件与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办公与信息技术和文档管理技能,能从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与行政管理、信息与知识管理、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网络管理、文件与档案管理、图书情报与信息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中国档案事业史、管理学原理、企业档案管理、工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科学调查方法、文书学、秘书学、档案文献编撰学、科技档案管理、图书馆学基础、图书档案分类、电子文件管理、办公自动化、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档案存储与安全、档案保护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外国档案管理、科技文献检索、信息资源检索等。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原名“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是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国内第一个旨在培养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事务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的全日制本科专业,2006 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13年经教育部调整专业目录,改称“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并被列为“特设专业”,专业代码:030204T,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非中外合作项目。本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英汉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较为深厚的中外文化底蕴与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知识基础及传播学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一种跨学科的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本专业搭建了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全新课程体系,形成外语课程、中外文化课程与国际交流专业应用型课程三大课程板块:第一课程板块是外语,包括英语和第二外语。外语训练的难度与英语专业的课程及要求基本相同,让学生掌握参与国际交流的工具。第二课程板块是中外文化基础课程,主要开在低年级,有中外历史与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史和中外文化原著阅读等。第三课程板块是国际交流专业应用型课程,如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法、国际组织、中外关系等。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求职就业层次高,就业面宽广,广泛分布于政府机关、文化、宣传、教育、新闻、旅游等多个行业领域。
专业招生宣传问答
历史学专业
01
湖北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什么?
湖北大学历史学专业以师范教育为特色,培养学生具备历史学专业及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技术,成为知识面广、善于表达、写作能力强并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02
该专业的毕业生发展方向有哪些?
一方面,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中学历史教师的工作,又能从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文字工作。另一方面,培养一部分专业功底扎实、科研能力较强,能够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储备人才。
03
该专业有哪些优势和特色呢?
1.专业优势
历史学是湖北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2018年,历史学专业入选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2.专业特色
特色一:依托“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为学生配备双导师,即每个学生由一名本专业教师和一名中学教学名师担任其导师,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特色二:有成熟的师范技能培养体系。一方面,长期与武汉市十余所省示范高中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充分满足本科生教学实习的需要;另一方面,组成专门的教学指导团队,每年举办历史专业教学技能比赛,并选拔和辅导本科生参加国家、省和校级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近年来,多次在全国和湖北省及学校获得奖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省一等奖3人、省2等奖1人,校一等奖10余人。
特色三: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优秀学生可进入国家级重大项目科研团队;多方面创造条件,推荐帮助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名校学术夏令营、研习营;自办学生刊物《史学天地》,主要刊载本科生的优秀科研成果;每年开办本科生科研论坛,在学生中培育科研风气。
特色四:本专业依托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直通“十年树人”本硕博连读项目,本专业优秀本科生通过遴选有机会直攻博士。
特色五: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本系教师的指导下,组建学生团队,为武汉市4家博物馆(纪念馆)运营微信公众号,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建立湖北大学武汉地区博物馆实习实训基地,先后与十余家博物馆、纪念馆签约,开展实习实训活动。
04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历史文选、史学史、史学论文写作、历史地理学、考古学通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经济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社会史、全球史、国际关系史、文化人类学、公众史学、教师教育相关课程等。
05
该专业师资力量如何?
湖北大学历史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9人,其中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7人,均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7人,均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本专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达到100%。本专业教师多次获得湖北大学优秀教师、湖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等教学质量奖项,以及湖北大学教学名师、湖北大学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开设一门慕课,一门湖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本专业教师科研实力强,科研成果和项目丰硕。近5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4项,以及省部级项目20多项。在各类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3篇,出版学术专著14部。
06
该专业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吗?
历史学专业是湖北大学传统优势专业之一,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世界史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历史)硕士点,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点学科教学(历史)方向。中国史学科入选“十二五”湖北省特色学科、“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学科群的支撑学科、“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价等级为C。在全国历史学专业中,湖北大学历史学专业处于较高水平,竞争力较强。
07
该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该专业近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每年有四分之一左右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许多优秀学生进入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他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中学教师,也有部分学生进入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01
湖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有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管理与利用、文化产业开发与创新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相关人文社会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02
该专业的毕业生发展方向有哪些?
一方面,本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博物馆和纪念馆、文化产业机构和公司、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和党政机关工作;另一方面,培养一部分专业功底扎实、科研能力较强,能够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储备人才。
03
该专业有哪些特色呢?
特色一:全面推行“导师制”。从第一学期开始,为每名学生安排一位专业导师,提供四年的全程学业辅导,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特色二:强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本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考古实习;建立湖北大学武汉地区博物馆实习实训基地,先后与十余家博物馆、纪念馆签约,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在本系教师的指导下,组建学生团队,为武汉市4家博物馆(纪念馆)运营微信公众号,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学生每年寒暑假参加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举办的文化调研活动,进行社会实践。
特色三: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优秀学生可进入国家级重大项目科研团队;多方面创造条件,推荐帮助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名校学术夏令营、研习营;自办学生刊物《史学天地》,主要刊载本科生的优秀科研成果;每年开办本科生科研论坛,在学生中培育科研风气。
特色四:本专业依托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直通“十年树人”本硕博连读项目,本专业优秀本科生通过遴选有机会直读博士。
04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考古学通论、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概论、博物馆展陈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文物鉴定与收藏、文化经济学、文化创意与实践、文化调研等。
05
该专业师资力量如何?
湖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3人,均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本专业教师包括国内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领域的著名专家黄柏权教授和国内外著名的考古学专家孟华平教授,以及武汉大学考古和文化产业专业博士毕业的几位年轻教师。本专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达到100%。多位教师曾获湖北大学优秀教师、湖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等教学质量奖项。此外,本专业还特聘几位湖北省博物馆的专家,作为外聘教师。
本专业教师科研实力强。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以及省部级项目6项。在各类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06
该专业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吗?
湖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依托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07
该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本专业为2018年开办的新专业,目前尚无毕业学生。
档案学专业
01
湖北大学档案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学、信息学、文件与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办公与信息技术和文档管理技能,能从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与行政管理、信息与知识管理、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网络管理、文件与档案管理、图书情报与信息管理、信用与风险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02
该专业的毕业生发展方向有哪些?
一方面,培养能够在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电子政务管理部门、网络系统管理机构、社会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计算机企业研发或服务部门、国家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在档案学理论与实践、信息资源管理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基础扎实,能够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储备人才。
03
该专业有哪些优势和特色呢?
1. 专业优势
湖北大学档案学本科专业开设于1993年,是湖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本专业在档案价值研究、企业档案管理、档案文化研究和电子文件管理与档案信息平台建设实践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
2. 专业特色
特色一:传统与现代兼顾。为适应现代社会新型人才需求,力求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知识储备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始终以“宽口径、深基础,注重个性能力培养”为指导思想,旨在培养既精通现代文件与档案管理,又能掌握图书、情报等信息资源管理基础,同时还可以胜任办公室文秘工作的复合型本科人才。因此,本专业虽名以档案学专业,却设置有历史、图书、情报、管理、文秘、信息与技术等课程。
特色二:基础与应用结合。本专业通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使学生在档案管理、图书文献管理、办公自动化、信息现代化管理、信息安全方面具有专业特长;在强化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通过扩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及课程实验,利用本专业现有的四个实验室和十几个实习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增强未来就业适应性。
特色三:管理与技术并重。本专业在管理学科的框架下,分设具体专业方向,使学生根据自身学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适合职业生涯的选择。有选择地开发新课程,优化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接触到本专业的最新知识与方法,除开设有信息科学、档案学、图书馆学和情报科学类等理论性课程外,还有档案保护技术、摄影及文献修复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档案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档案网站建设等信息技术类近十门课程。
特色四:在全体学生中全面推行“导师制”,实行“一人一师”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四年的全程学业辅导。
04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中国档案事业史、管理学原理、信息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原理、文书学与应用写作、秘书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科技档案管理、图书馆学基础、图书档案分类、电子文件管理、声像档案管理、摄影与缩微复制技术、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档案处理技术、档案信息安全、档案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档案保护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外国档案工作、科技文献检索、社科文献检索、企业档案管理等。
05
该专业师资力量如何?
湖北大学档案学本科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专职实验中心主任1人。
06
该专业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吗?
湖北大学档案学专业拥有档案学和图书情报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相关学科博士招生方向(档案与文献研究)。档案系拥有全国唯一的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以及湖北省档案研究院等特色学术平台,是国家教育部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单位、中国档案学会理事单位、湖北省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武汉档案学会理事长单位。
07
该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档案学专业近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每年约有2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约60%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档案及相关工作,约4%毕业生考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多名毕业生被保送或考上湖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信息中心、中国社科院、外交部、农业部、国家审计署、长江水利委员会以及高等院校、军区档案馆、大型企业和机关事业机构均有本专业毕业生就职。毕业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受到用人部门高度肯定,人才培养具有广泛的专业认可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
01
湖北大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的历史沿革是什么样的?
湖北大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本科专业,原名“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是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国内第一个旨在培养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事务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的全日制本科专业,2006 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13年经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改称“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并被列为“特设专业”,专业代码:030204T,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非中外合作项目,请考生注意识别。
02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针对现有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方面存在的专业盲区和在中外文化底蕴的培养和训练上的局限性,本专业以多学科组合的“跨界”教育方式,力求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国际交流人才。为此我们提出并实践“四大能力素质培养”理念,即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有效强化了“跨文化交流人才”的综合能力与就业能力,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相契合。
03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英汉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较为深厚的中外文化底蕴与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知识基础及传播学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跨学科新型人才。
04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是怎样的?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本专业搭建了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全新课程体系,形成外语课程、中外文化课程与国际交流专业应用型课程三大课程板块:
第一课程板块是外语,包括英语和第二外语。外语训练的难度与英语专业的课程及要求基本相同,让学生掌握参与国际交流的工具。
第二课程板块是中外文化基础课程,主要有中外历史与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史和中外文化原著阅读等。
第三课程板块是国交专业应用型课程,如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法、国际组织、中外关系等。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实用英语(会话、听力、阅读、翻译、口译、写作)、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原著选读、外国历史与文化、外国文化原著选读、中外文化交流史、国际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概论、国际法概论、国际事务导论、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当代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概论等。
05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的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怎么样?
本专业拥有专职教师13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教授全部为本科生开设专业课程。
历经十余年的建设实践,本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中国标准排名研究院发布的《2015本科专业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在本科毕业生五年薪水最高的100个专业中,本专业居于全国榜首,排名第一。其教改理念及其实践成果先后引起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人民网、湖北日报等媒体及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报道。
2018年,本专业培养实践成果《复合型国际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06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90.5%,其中进入各大学相关硕博专业继续攻读深造,或留学世界知名大学、被选拔出国做汉语教学志愿者占34.5%,余者进入政府机关和文化、宣传、教育、新闻、旅游及知名大型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上看毕业生求职就业层次高,行业分布广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反映良好。
欢迎关注历史文化学院官微
了解更多学院信息
图文来源 /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 / 田思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