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他收养了600名孤儿
我们的微信号:hunanpic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致富农民,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阳湖村农民杨绍军位列其中。分田到户后,杨绍军靠养猪、跑运输、办酒厂、办驾驶员培训学校走上了富裕之路。
1996年3月,杨绍军在阳湖村,把办酒厂的旧厂房装修一新,创办了“常德市阳光孤儿院”(1998年更名为常德市阳光孤儿院)。在省、市、县、乡民政部门的支持下,他首批收养了来自洞庭湖区的23名孤儿。他的想法是,不仅仅是把孤儿养大,而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人才。截至今天,杨绍军累计收养孤儿600人。
从1996年起,我不停的用镜头记录杨绍军和孩子们的生活。数十天拍摄,上万个瞬间,真情与大爱,快乐与幸福,付出与收获,“阳光精神”温暖着我。
为富有德,为富有仁,杨绍军是面镜子。
■上图:1996年5月,杨绍军和首批收养来的孩子合影。
■下图:2018年春节,杨绍军和回“家”过年的孩子。早期入院的孤儿把这里当成了他们的家,如今他们多数已成家生子。
■上图:1998年3月,孩子们到敬老院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下图:2004年,中师毕业后当上了幼师的沈洁、王芳、许岚岚和自己的学生快乐互动。
■上图:1997年,孩子们在孤儿院里向来访的美国青年求教英语。
■下图:2012年,加拿大的来访者在孤儿院与孩子们交流。
■上图:1999年,孤儿院添置了第一台电脑。
■下图:2005年,孤儿院建起了高标准的电脑房。
■上图:1996年5月,孩子们排练大合唱。
■下图:2009年,孩子们走进长沙女子监狱慰问演出。
■上图:1998年,常德军分区为孤儿院挂牌“阳光少年军校”后,孩子们穿上了新“军装”,过上了准军事化的生活。
■下图:2006年,常德市的特警来孤儿院为孩子们作队列表演。
■上图:1996年6月,杨绍军送就读小学的孩子们上学。
■下图:2006年,孩子们乘专车去市区高中上学。每个周未,孤儿院安排专车接送在校寄宿的孩子回“家”。
■上图:1996年6月,孩子们在孤儿院用扫把当玩具。
■下图:2012年7月,暑假期间,孩子们学吹管乐。
■上图:1996年,孩子们在孤儿院做游戏。
■下图:2010年11月,孩子们在孤儿院会议室开展联欢会。
■上图:1996年5月,孩子们吃中饭,8人一桌,三荤两素是孤儿院伙食标配。
■下图:2010年11月,孩子们在孤儿院食堂吃自助餐。
每周分发一次水果、零食。
■上图:1996年,孩子们有序地领取葡萄。
■下图:2012年9月,因孤儿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孩子们以寝室为单位领取水果。
■上图:1996年,孩子们的房间。
■下图:2012年,房间整洁明亮,为孩子们提供了舒适、敞亮的生活环境。
■上图:1996年,阳光儿童福利院大门。
■下图:2011年2月,在原址上扩建了新院区。
在杨绍军的呵护下,孩子们幸福快乐。
■上图:1999年,孩子们举着“阳光是我家”的牌子。
■下图:2011年,孤儿院的孩子们大年三十团年。
相互间有时会闹出不快。
■右上图:1997年,孩子们因一些事情闹矛盾时,杨绍军担当“调解员”,化解孩子们之间的矛盾。
■左图:2010年,调解矛盾。
■右下图:2010年,又长高了。
■左图:1998年8月,杨绍军在澧县灾区寻找孤儿。
■右图:1999年,第三批收养的孤儿入院。
■上图:1996年,孤儿曾亚被收养前跟着爷爷租住在常德市城区破旧的小区里。
■下图:2017年,已当上了小老板的曾亚(左一)回“家”吃团年饭。在阳光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有个约定,不管你走得多远,都不能忘“家”,都要想办法赶回来吃团年饭。
... The End ...
推荐阅读
遇见,在路上
微信编辑 ▎伍霞 杨柠菁
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主办
微信公众号:hunanpic
邮箱:4329536@163.com
QQ群:66283659
QQ微博:湖南图片网
网址:http://pic.voc.com.cn
业务联系:0731-8432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