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2023,财务自由的梦,你早就戒了吧?

古典古少侠 古典古少侠 2023-01-26

这是古典古少侠的第503篇原创文章

有人问我:

年龄35岁,生活和工作在三四线城市(有房贷),小小基层公务员和小学乡村教师组建的四口之家。

热衷于价值投资和长途旅行(自驾、摩托车),对家庭资产进行房产+股票的配置,自认为是股票二级市场的独立草根。

大概是在十年前,我曾定了35岁“退休”的目标,前提是达到财务自由。在三年前,再次确认并下定决心:我要在自己35岁时,达到生存有保障的初级财务自由,同时从不喜欢的工作中“退休”

三年后的今天,我没有实现当初定下的目标。个人状态目前处于中重度焦虑抑郁,正在努力寻找正确跃迁和破圈的路径方法。

此局如何破?



01
财务自由?我早就放弃了!

我的回答是,
放过自己,丢了“35岁财务自由”的目标吧。

不是我打击你梦想,我早就自我放弃了。
因为我算过数了。

如果按照经典的“被动收入大于家庭支出”这个目标来说,到底要多少资产,能达到财务自由呢?

胡润研究院2021年发的数据说,一线城市的要求是1.9亿,二线城市是1.2亿,三线城市是6900万。


因为没有更多数据,我觉得四线城市的家庭,等比算下来,4500万吧,小县城可能2000万左右。

那中国达到5000万的比例是多少呢?

还是拿胡润的数据:全国资产过1亿的家庭大概是12.7万户,在4.3亿户里占了0.03%,万分之三。

这个比例什么概念?

巧了,每年清华北大招生7000人,应届大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概率是也是0.03%。

下次你问孩子说,你啥时候能考上清华、北大给我看看!
正确回答应该是:等您挣到1个亿那天呐!

这两个事,是一个概率啊。

放过孩子,放过自己吧!



02
这些人是如何财务自由的?

那他们怎么赚到的钱呢?

经营企业是85%、投资房产是10%,投资股票是5%。

注意啊,经营、上班、创业做到财务自由的人数,是投资房产的8.5倍,投资股票的17倍。上班依然是财务自由的大概率事件——而不是通过你手头的股票推荐群。


那是不是只要开企业就行呢?
也不是,企业也有失败的概率啊。

看上市机构比较透明,2021年4月创业板的财报上,947家上市公司,平均净利就是1亿。(财经网)

我们就粗暴地认为,公司上市就平均有1个亿年利润。那全国800w左右公司,上市公司是3869家,0.05%左右。也是考清华北大的概率啊。

孩子你啥时候能考上清华、北大啊?
等您创立公司,然后上市那天啊!

办企业办到财务自由概率不高,看到和羡慕的是幸存者的秀成功故事,看不到的是后面的累累白骨。

其实投资房产、股票的概率也差不多。

大部分的人通过股票和房产的投资,需要近15到20年,才会获得稳定的现金流,让自己财务自由。

兄弟您开始下场股票几年,这还初中生呢。别着急。

即使你房产、股票配置好,能维持你的生活成本,未来几年,难道你不工作?不投资?房产、股票不会有风险?收入不会不稳定?

不稳定以后,你还继续不工作?
要知道短期的收支相抵,是很低水平的自由。




03
重新定义的财务自由

看完这些数据,坦诚说我已经放弃财富自由的事儿了。

我觉得我财务水平不行,再说我也不太在意财富自由。

因为我现在的生活,就挺自由的。

什么意思呢?

我自己重新定义了“财务自由”,我定义为“财务的消极自由”——那就是:还是要工作的,但无需为基本生活需求,做不喜欢的事的自由。

这自由也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公司自由,比如说老板傻、同事都蠢,我能随时离开。因为我手艺在,行业内不怕没饭吃。

第二个是工作自由,有一个活儿过来,我无需为了生存、面子问题必须接下来,我有挑活儿的自由;我有一定储蓄,有人脉资源和朋友,可以度过必要的需要打磨作品,遇到好合作伙伴的寂寞期。

以上这两个阶段,我都是有信心的。

第三个阶段,是创作自由。就是一个人真的有能力,有钱,有资源,能干成自己想干成的事,自由的创作自己想创作的东西。这个能力我还没有,还在积蓄。

为什么“不为基本需求做不喜欢的事”这种“财务自由”,比“被动收入大于生活支出”好呢?

因为它没有锁定一个钱的数目,它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自由,是一种更加可控的自由。


比如说,一年要花20万,那么我能躺着收到20万,这固然好。

但这种所谓的“财务自由”,根本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还年轻,我还要做事。有了20万,我也不能躺着,我要起身做自己喜欢的事。

所以,如果我现在,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赚到钱,我就觉得自己已经很自由了。也绝对是自由人的自由选择。无论主业、副业,都是个好开始。

但不要心急。还有好多事要做。

第二,我还要把自己能力持续打磨,因为我不确定赚到这20万,是靠能力、运气还是机会?行业会不会变动?但如果我能成为任何领域前5%的高手,运气和机会对我的影响会很小,我能持续地赚到需要的钱。

第三,我要做点职业规划,保证我这条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曲线,能够足够长。干个20年。

第四,我还会考虑,再长的能力也会停止,不能手停口停。我要考虑真的干不动以后,我要有基本的理财意识、投资概念、资产配置

这让我能保住自己赚到的钱,能够让钱自己运转着。因为我还上着班,我有10年去学习和实践这些事。

这样我退休后一年也基本有20w的保证,让我做个老头也能骑摩托车到处浪。

最后,我要时刻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心情,让我能活到那一天,还能撇腿儿就能上车,乐呵的。

工作—竞争力—延长周期——慢赢的理财计划——保持健康和快乐——这5件事干完,怎么也都50了吧。

事实上我见过很多人的财务自由,都发生在50岁前后几年,其中包括很多大家熟悉的人生导师们。

而那些叫嚣卖你财务自由梦想的、30多岁的、包装着各种噱头的年轻人,如果他们有让自己成功的能力,根本没空出来教你财富自由。


我这种笨办法,不着急。虽然长,但我能看到清晰的路径和方向,能看到把控的方式,我能搞定这种自由。

能搞定的,本身就是自由。



04
什么是真正需要逃离的?

兄弟,最后我要说——你的起点不算高,努力也让人尊敬。

但你的目标定得太高了。

这个高目标,也许来自于你实在很想逃离现状的痛苦。

常年的经验告诉我,越是想快速逃离一件事,越是要花巨大代价。

1年减10斤,控制下饮食就好;

1月减10斤,非要节食加训练;

1周减10斤,必须绝食只喝水;

1天减10斤,只能截肢了。


想想即使股神巴菲特,也是炒股了30多年,在60岁才挣到了他一生大部分的钱,今天依旧在工作,我们10年立志,3年脱困,是不是有点猛?

我想,真正需要逃离的,是占用你最多时间,却让你较少收益的工作状况,以及一个虚无不太可能实现的“财务自由”概念。

这个“财务自由”搞得很多人很焦虑,我决心出来踢翻它。

在中国,也许只有万分之三的人能达到的目标,你说的人人都能达到,每个人都自危。

这是不是就像去中学讲座,讲完自己牛逼经历以后,说:“你们必须上清华,不上就是一辈子没前途”,这种宣讲一样不靠谱呢?

一万个孩子只有3个能清华,但每个孩子都活得健康、快乐、幸福,有尊严。

我做不了那万分之3,但我要做快乐幸福的9997。

至于你说,如果这个概念是错的,为什么还这么多人追捧?

那我就不知道了。

有人因为自己也不懂,只是喊得爽;
有人需要个梦想,让自己悲惨现实有奔头;
有人因为立个足够远的目标,大家就都一样的菜,也算共同富裕了;
有人也许有了点收益,以为自己能赢,其实没经历过大周期的毒打;
有人可能只是想赚你理财成功学的钱。

谁知道了?

反正老子累了。
我只追求自己信的那种自由。



春节活动:

财务自由太遥远,打磨技能、提升影响力,让自己更值钱、更自由才是最能实现的目标。

这个世界正在向表达者倾斜。无论你准备做副业、自媒体、斜杠。读写都是基础的底层能力。

我发起的「阅读写作3天训练营」已经到54期了,我会在里面介绍我自己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所有底层心法,一站式打通从读到写。只需0.99元,1月30日开营。

👇扫码报名学习👇

点亮「在看」
看完同样戒了财务自由的,留言区扣个“1”。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字即可):

1. 重磅首发 | 古典2023开年大课:绝不躺平,抓住机会,拼命成长(演讲全文)

2.《逃不开的浪浪山、毫无意义的工作,打工人的出路在哪儿?》
3.《古典:新的一年,如何创造怦然心动的人生?》
4.《一文说透,你能为父母养老做的8件事(深度长文)
5.《“一份工作而已,别跟我谈人生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