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专家又被喷了。
一个节目里,3HFIT董事长姚宁说:年轻人在20到30岁的年纪,他第一时间不应该考虑能够赚多少钱,而恰恰是他的青春能够给他带来多少感知。
有人说你是赚了钱不知道我有多难,有人说老子还要还助学贷款啊,有人人肉出他注册了很多公司,所以他是资本家,在PUA我们。 大众普遍的心态是:你们资本家吃完了肉,现在来叫我喝汤吗?这就是不食肉糜!但你会发现,越是职场的“过来人”,越是认同这句话。尤其是在职场中40多岁的中年人,他们走过了几个周期,更能理解刚起步时,热情的重要性。“年轻受贫不叫贫,老来受贫贫死人”,自己当年被带偏了几次,今天过的好难啊。张朝阳也曾建议,年轻人不要只追求赚钱和快乐,人生要过得有意义和承担责任。董明珠则认为,年轻人找工作时将“赚钱”当成第一目标,忽视了他们要对这个社会做什么。一边是年轻人觉得赚钱很重要,一边是过来人强调不要光看钱,要考虑意义、责任和体验。两部分人对于职业的判断不同,是因为过来人知道除了“薪资”,职业还应该有两个重要的隐性收入:发展和能量。这两个指标,越是职业中后期,越重要。“发展”决定了工资增速,“能量”则是工作的持续性——如果短期不断冲着钱,不考虑发展和能量,做不长也做不好。每换一次工作,人力资本就会下降一次。短期的收益高,就会带来长期收益低。大家爱谈钱,我就用钱来比喻。
如果一个人的职业收入是一支股票,工资决定他当下价格,但发展决定他的价格上升速度,而能量,自己喜欢决定了这个股票会不会长期存在,风险高不高。
相比学生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想(还有点儿特别自信地)赚钱,但放在未来10年来看,这时时间成本是最低的。最优的策略,不是尽快变现,而是尽快用时间来做点调查,“收入”“发展”“能量”三高的好股票。就好比高级阅读者,不是拿一本书就开始读,然后看自己读了多少页。他们都是先找书单,多做对比,然后看大纲,最后才选定自己要读哪一章。但这种建议对于新手来说,很难实现,因为要抗拒这种“马上有成就感,能发朋友圈”的诱惑,太难了。所以在任何一个领域里,你都能看到过来人不断在说——回到我的20岁,自己只见过自己一个专业,只有一门手艺,没工作过,对自己懵懵懂懂,我又怎么可能知道什么适合我,什么有发展呢?教育的功能,不是不让人撞南墙。而是在别人撞南墙,脑袋疼死了的时候,依稀记起来有人好像说过相反的话,于是转变快些,那就够了。下面是年轻人听得进去的,希望你撞完脑壳疼的时候,记得的话。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不清楚什么行业发展好,那就尽可能多赚钱吧。理由很简单,在对自己和行业都不清晰的时代,钱就是很好的风向标。比如5年前的移动互联网,给毕业的管培生的起薪能到12-15K。因为企业踩到了红利,看清了发展路径,能想明白了用这些人如何赚到钱,敢开这么高的工资。所以企业愿意开出高薪,本身就是行业发展好的指标。最近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师,年薪普遍在60起,300w左右的正常,也是时代的机遇。
对于个人来说,发展好的行业,人才密度高,你遇到好老师,好伙伴的机会也多,能力提升就快,眼界更开阔。同时看得多,对比多,体验多,也更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也是我一直鼓励有条件的年轻人,要去大城市,去好行业的原因。在这个过程里,你的自我慢慢成熟,人脉丰厚,视野宽广,慢慢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你手头还有点钱。这是个好设计。如果一个工作只赚钱,但没有发展,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会让你28岁以后的工作越来越难做。而到了30岁,体力下降,技能老化,你可能30岁以后的钱都没得赚了——这不是赚钱,这是提现。找到喜欢的工作,没必要一开始就上,但尽量在35岁前要完成的。35岁之所以关键,因为很多窗口会在35岁后关闭、管理岗位,专业发展……所以尽量要在35岁前,完成行业的定位,确定专业和管理的方向,然后深耕下去。
30开始,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35岁之前,一定要锁定。
很多人想做副业,或者职业突破。却不知道做什么,也不清楚什么行业好。我推荐你先学习深度阅读与写作,让自己增值。未来无论你做自媒体、顾问、知识创作者,或者准备职业提升,读写都是基础的底层能力。我发起的「阅读写作3天训练营」已经到55期,3w多人参加。我会在里面介绍我自己作为知识工作者的所有底层心法,一站式打通从读到写。只需0.99元,2月6日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