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十三邀》,请不要“人云亦云”!
因为与马东的一场谈话,许知远的《十三邀》从一个略为小众的深度访谈节目一夜间变作被围观群评的流量焦点,令人猝不及防。
一
“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去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上的逻辑;开了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节目预告片中,许知远这样介绍自己。他更像一个时代的旁观者,语言审美上的依赖,让他有洁癖。比起行动派,他说更想对自己的智力和写作负责。
看了许知远对俞飞鸿、马东的采访,许知远说话很直接,“记忆、历史对人很重要,一个人如果不在意这些,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希望了”,有意无意都能感受到他对整个社会和时代的焦虑。他质疑为什么现在大众不崇尚经典,他渴望放眼于整个历史文化时空,这个时代能够有一些贡献,在普遍的思想和情感方面。他也很坦诚地说自己的偏见与与固执可能会不受待见、会遭骂,但他马上又说“反正我不怕”。
其实我感觉到的,许知远也足够真诚。在他与嘉宾的对话的氛围中,我看到的是直击内心深处思想的谈话,在某个下午,和一个有思想的人,来一场这样的谈话,其实是一件很尽兴的事。
他内心向往纯粹的精英文化,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偏见”。 而其实许知远自己在采访马东的过程中也说,知道自己的看法会有很多人不赞同,但这个时代不恰好是一个包容的时代,而《奇葩说》不正好也是一个可以容纳各种言论的地方,而真的是这样吗?
二
马东问许知远学的是什么专业,许知远回答是“北大计算机系”,马东反问到“没有毕业吧?”许知远问马东:“是不是对这个时代有抵触?”马东连答三句“没有”,许知远追问:“为什么?”马东回答:“我没有那么自恋”,摄影师笑场了!
有人很认真地评论说马东的话很有力度,许知远的职业路径应该是像王小川那样做技术,或者像高晓松那样当IT高管,混的最差也能当一个科技自媒体。但许知远却成了一个文化思想者,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也说许知远更适合纸媒的表达,而没有互联网接地气;罗胖在卖书时玩命“自黑”,高晓松老师在“矮大紧”的人设之下才大方地谈论士大夫的温良恭俭让。这也是许知远不受网友的待见的地方,到了拿保温杯的年龄还在玩伤感。
而大众一片儿地批评许知远的“精英意识”、不懂采访,夸赞俞飞鸿的大气自然、不卑不亢,夸赞马东的真诚。对许知远,有些人甚至略带嘲笑地吐槽他的保守和顽固,包括我,在看完整视频,单凭网络言论和视频片段,而持有了这样的观点,但看了视频之后不禁内疚自己的武断。
三
我想这就是群体的力量,用《乌合之众》的观点来解释就是“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大众群体的一个特征就是“极易受人暗示”,通常,群体总是在期待中关注某事,因此很容易受到暗示,就如人们的观点很容易收到现在的微博自媒体的影响,出现一边倒的倾向,当然之后会出现倒向另一边的 “洗白”or“洗黑”。就如大众对许知远大多数持批评态度,而只有少部分人表示应该用宽容、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群体永远徘徊在无意识边缘,随时接受一切暗示的指挥。他们所表现出的所有强烈情感缺乏理性和批判性的,一般极端轻信的人极容易被蛊惑,反观这次的“许知远”事件,那些发表言论的大多数未必认认真真看过一集他的采访,认认真真地去了解这个人,又或者想真正理解知识分子对于整个大众时代的焦虑,所以大多数人只是在“人云亦云”而已!
这是一本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本书颠覆了人们对群体的一般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作者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即使你是一位信念坚定者,可一旦融入群体中,也会变得人云亦云;即使你是一位谦谦君子,可一旦融入群体中,也会变得不拘小节。群体思想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群体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本书深刻影响了弗洛伊德、荣格、托克维尔等学者,以及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政治人物。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
福利
进行中
邀请20位好友关注,我们将送上年度畅销书一本,以此类推。回复"赠书",可了解活动详情。
你可能错过了下面这些
内涵丰富的文章
▼
吴京、甄子丹的偶像,李连杰最佩服他,成龙最敬仰他,他到底是谁?
点击“阅读原文”,可获得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