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坡的教授们(上)︱为你读史•第5期
— 收听 —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爱国、民主、科学”,朋友,您好,您正在收听的节目是由九三学社鹰潭市委会主办的《九三之声》,我是主播陈真,欢迎您的收听。
抗日战争时期,流寓重庆的一些文教科技界人士把聚会地点从许德珩的家改在了重庆市自来水厂,水厂位于沙坪坝松林坡,救国图强的聚会吸引了哪些优秀的同志加入呢?这期节目我们为您讲述:
松林坡的教授们
潘菽过访雅园之前,还常与中央大学关系密切的同事定期聚谈。这几位同事是:梁希、金善宝、涂长望、干铎、李士豪等教授。
抗战期间,中央大学由南京迁到重庆沙坪坝松林坡。站在松林坡的顶巅,可以俯瞰嘉陵江,远眺歌乐山。中央大学图书馆就建在那里。在图书馆通往林业化学实验室的林荫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身材矮小却十分精干的老人,一袭洁净的蓝布长衫,臂间或夹册图书,或携件实验器具,匆匆走来……此人就是中国森林化学奠基人、中央大学森林系部聘教授梁希。
那时,教学条件和设施十分简陋。梁希与农学家金善宝合住在一间竹编泥砌、仅容两床一桌的斗室。但是,素有“洁癖”的梁希教授,却把室内收拾得干干净净,仅仅有条。
大约在1939年的春天,梁希和金善宝得知潘菽与《新华日报》有联系,就请潘菽来一起谈谈,听他介绍一些延安方面的情况和抗战前方的形势。后来感兴趣的人多了,梁希和金善宝的宿舍容纳不下,聚谈的场所就改在了水利系教授李士豪的宿舍。李士豪教授是单人居住,而且地点僻静。
潘菽记得,经过第一次聚谈,都感觉很有必要,希望今后能够经常谈谈,便约定每星期一次,时间安排在晚上。之后,中央大学的气象学教授涂长望、森林学教授干铎,还有重庆大学的谢立惠等人,陆续参加进来。除了交换对时局的看法,还增加了读报、学习。潘菽说,开始,聚会并无名称。后来逐渐与外界有了联系,需要有个名称,便根据参加者的成分,称之为“自然科学座谈会”。
最为年长的梁希,是座谈会最积极的参加者,他多次在会上慨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心得。梁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撰写文章,阐述林业科学和森林事业发展的问题,在中共主办的刊物《群众》上发表。周恩来读了称赞道:“梁老是位实干家,写得很好,我们还写不出来。”
梁希,原名燨,字俶和,1883年出生于浙江吴兴(现湖州市)双林镇。父亲梁枚,清光绪三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长兄梁炳,宣统元年恩贡,在双林蓉湖书院任教。梁希幼从长兄启蒙,16岁中秀才,有“两浙才子”之誉。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割地赔款,梁希深受刺激,萌生“武备救国”的思想,投笔从戎,考进杭州武备学堂,旋被选派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1906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梁希立即回国,参加浙江湖属军政分府,致力于新军训练。南北议和,梁希复返日本,秉承“科学强国”之志,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素所钟爱的林学。
梁希一生最爱的是树。小时候见到邻家有棵银杏树,非常喜欢,让母亲买回,植在自家宅前,每天在树下读书。
1916年,梁希毕业回国,在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任教。之后,又自费赴德,在德累斯顿萨克逊森林学院研究林业化学。1927年返国,先后在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森林系任教。
梁希教学认真严谨,具有“教而不厌,诲而不倦”的精神。学生非常敬爱这位望之威而接之温、德高望重的老师。梁希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林业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梁希生性耿直,淡迫名利,有古侠士之风。梁希多次拒绝高官厚禄的诱请,清贫自守。同事和学生把他比作“屹立在松林坡上的一颗劲松”。
梁希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深恶痛绝,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抗日主张由衷赞同。当梁希在重庆第一次读到《新华日报》时,大有拨云雾而见青天之感。他把《新华日报》看做真理的传播者,几乎到了饭可以不吃,《新华日报》不可一天不读的地步。每逢《新华日报》创刊纪念日,他都为之赋诗讴歌。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年近花甲、身体消瘦的梁希寝食不安。一天,有人在他的衣柜旁发现了几双新草鞋,诧异地为他何用。原来梁希想请周恩来设法把他送到西安,然后步行去延安,去亲临抗日的战火烽烟。他一脸诚挚地解释说:“四川的草鞋编得细,合脚,徒步去延安,有三四双就够了。”
通过潘菽介绍,梁希和新华日报社的同志成了知心朋友。1943年12月28日,梁希60岁诞辰,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潘梓年在化龙桥新华日报社,备了两桌简朴的酒席为梁希祝寿。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李士豪、谢立惠等应邀作陪。周恩来举杯向梁希祝酒说:“中国需要科学家,新中国更需要科学家,不管道路如何曲折,新中国总要到来,到那时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归途中,梁希感慨地说:“我无家无室,有了这样的大家庭,真使我温暖忘年!”
与梁希同住一室的金善宝,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农学家,而且也是坚定的爱国者。两人在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央大学共事多年,是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中央大学迁到重庆后,两人又同居一室,朝夕相处,互相照顾,情同手足。
金善宝比梁希小12岁,1895年出生于浙江诸暨石峡口村。金善宝幼年在父亲的塾馆里读书。13岁时,父亲去世,生活重担落在母亲肩上。课余时间,金善宝坚持农田劳动,磨练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中学毕业后,由于家中经济窘迫,金善宝考进学费膳费全免的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学习农学。
1930年夏,金善宝考取浙江省教育厅的出国留学资格,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深造。1932年金善宝回国,一面从事教育,一面进行小麦育种研究。金善宝辛勤耕耘,刻苦钻研,在培养农学人才和小麦研究领域,成绩斐然。
金善宝与梁希一样,都是《新华日报》的热心读者。国民党当局对《新华日报》控制极严,把订阅的人记上黑名单,暗地里迫害,迫使订报的人一天天减少。但是金善宝毫不畏惧,照读不误。最后,全校只剩下了金善宝订阅的一份。
中央大学的主持者在纪念抗战一周年的时候,发起为前线“献金”活动。金善宝偏不理会,他不相信捐款真正能够用到抗战前线。第二天,金善宝的身影却出现在了红岩嘴。他走进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慷慨“献金”一百元。他对办事处的同志说:“我的钱要捐到八路军将士身上!”
当年冬天,中央大学又搞“寒衣捐”活动,金善宝与梁希还是不配合。两人各拿出一百元,由金善宝再次送到红岩嘴八路军办事处。几天后,《新华日报》刊出消息“梁金先生献金二百元”。外界不知“梁金”何许人,而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都对两位教授的义举大加称赞。
1940年前后,金善宝两次向林伯渠提出要前往延安。林伯渠为他办妥了所需手续。就在即将启程时,金善宝的助手突然生病以致死亡,打乱了他的计划。为此,金善宝很长时间都是郁郁寡欢。
后来,金善宝听到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消息,立即把多年筛选的十多斤优质麦种,用纸袋一一包好,并附有详细说明,请新华日报社转交延安。半个月后,在一次茶话会上,邓颖超告诉金善宝:“延安收到了你的麦种,同志们感谢你!”金善宝听了,似乎望见了陕北高原上翻涌的麦浪,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1944年底,自然科学座谈会的梁希、潘菽、涂长望等人,与中国学术研究会自然科学组以及有关科学团体,共同发起,草拟了《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缘起》,分发全国各大城市,很快得到众多工作者的积极响应。1945年7月1日,“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在重庆沙坪坝正式成立,竺可桢任理事长,梁希任副理事长,李四光任监事长,涂长望任总干事,干铎任事务干事,谢立惠任组织干事。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成立后,影响波及国内外,西南、西北的一些大城市先后成立了分会,会员发展到七八百人。还创办了会刊《科学新闻》,由潘菽负责编辑。
那时,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正在重庆负责“中英文化馆”工作,他是英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负责人之一,与涂长望相识。于是,经李约瑟博士联系,与英、美、法、加等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组织筹备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 1946年秋,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在伦敦召开成立大会,涂长望代表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出席,并当选为理事。
涂长望1906年出生于湖北汉口,幼年家境贫寒,在教会小学读书。1929年,涂长望在沪江大学毕业后,考取湖北省官费留学生,来到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经济地理,旁听气象学。两年后,涂长望获得气象学硕士学位,并成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第一个中国籍会员。留学期间,涂长望接触了马列主义,加入英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国留英学生组织的“反帝救亡大同盟”,以及第三国际领导的秘密革命活动。
1934年,涂长望应竺可桢聘请,回国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并到清华大学地理系任教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涂长望带领气象研究所的一批人员来到重庆曾家岩,冒着日寇飞机的轰炸,坚持中国气象的研究和探索。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中国和美国空军的对日作战。然而,令涂长望万分悲痛的是,担任空军飞行员的弟弟涂长安,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
1943年,涂长望到重庆中央大学地理系任教授。新华日报社设宴庆祝梁希六十诞辰,涂长望应邀参加,高兴地见到了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当得知延安急需西北地区气象资料时,涂长望及时向延安提供了相关资料和许多气象书籍。
涂长望为创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奔走筹划,倾注了大量精力。
松林坡上的几位教授,九三学社早期的成员,在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发起和创建过程中,发挥了核心骨干作用。正是由于这个渊源,新中国成立以后,原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许多会员都相继加入了九三学社,从而进一步奠定了九三学社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组织特色。
下期预告
为您讲述:松林坡的教授们(下)
往期回顾
九三学社鹰潭市委授权发布
爱国、民主、科学
微信:HNsociety93
讲述九三学社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