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经南院士:创新之路上的探索者

2018年,8月底。中国,昆山。


在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的半个月后,昆山杜克大学首任校长刘经南院士从六年的校长职位上卸任,回归教学和科研岗位。


此刻,这位年过七旬的院士,人生又增添了新的色彩:大学教育创新之路上的探索者。

自刘经南校长2012年9月就任以来,昆山杜克大学在教学与科研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2年9月获教育部批准筹建,2013年9月12日获批正式设立;2014年秋季迎来首批学生;


先后开设了全球健康、医学物理、管理学和环境政策等4个硕士学位项目以及面向其他高校本科生的第二校园国际化学习项目;


2018年8月正式启动本科学士学位教育,迎来了首届本科生;


完成了将传统中国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的校园一期建设;


昆山杜克大学的多个国际化研究中心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致力于成为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国际枢纽;


昆山杜克的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组建了全球一流的国际教师团队;


……


其中,今年8月正式启动的本科学位项目为昆山杜克大学的发展蓝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此,昆山杜克大学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1

培养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全球公民

迎接全球化潮流的撞击是每一个青年学生面临的未来挑战!如何迎接这一挑战?亲历东西方多元文化差异的碰撞,体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沧桑和思维变化,无疑将为未来战胜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奠定坚实基础。刘经南校长希望昆山杜克的学生能够具有民族文化的根脉,世界公民的眼光,“服务真理与正义,服务社会与国家”。

在2014年8月欢迎建校以来首批学生入学的迎新致辞中,刘经南校长特别谈到昆山杜克这所全新模式的大学旨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他说:“培养具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全球公民就是我们昆山杜克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全球公民的定义就是:尊重、理解、包容、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遵守各个国家的法律,坚守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信念,具有国际通用交流语言的沟通能力,具备为全球人类社会服务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公民。”

自成立之初,昆山杜克大学即立足于成为一所真正的全球性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的学生有比较高的国际化比例,其中,首届本科生来自于全球27个国家。师资力量包括杜克大学的教授和昆山杜克大学从全球招聘录用的优秀教师。在专为本科生构建的通识博雅教育课程体系中,中国学生要求学习道德、法律、历史和文化等国情课;同时也设置了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来吸引对中国文化、历史和经济等感兴趣的国际学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都会在杜克大学就读一段时间,硕士研究生毕业时被授予杜克大学学位,本科毕业生毕业时会获得杜克大学学位和昆山杜克大学学位,并同时成为杜克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全球校友网络的一员。


在今年8月的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致辞中,刘经南校长鼓励本科新生说:“昆山杜克给同学们带来的新机遇就是她充分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和将来参与有多种选择的国际社会实践的实习机会。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跨多元文化沟通交流能力提升的机遇,还将不断给你们创造和完善跨文化交流沟通的环境,而跨不同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真正提升就要靠你们自己的努力。”

02

打牢持续发展的基石

昆山杜克大学是中美合作办学的成果,不同文化特别是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合作创建大学,是一种全新的应对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带来的不确定性的跨国教育合作新模式。未来之路可能充满着崎岖、艰辛和不确定性,确保这种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打牢坚实的基石。


任职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后,刘经南院士一直在思考这所中美合办高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他希望,昆山杜克大学积极通过开展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教育培训和社会捐赠等途径争取更多办学资金,并逐年加大力度。


他说:“我在接手学校之初就意识到,学校最大的挑战会是将来财务上能否可持续发展,而唯一可靠的方式是借鉴杜克大学的社会筹资模式。于是,学校批准之后不久就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逐步展开各种社会筹资活动。”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关爱下,昆山杜克大学得以为首批本科生提供超过千万元的教育奖学金及助学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昆山杜克教育发展基金建立之初,刘经南校长个人便率先捐款数十万元。


刘经南校长表示:“作为一所非营利性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致力于使任何被录取的申请者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我们希望‘寒门也能出贵子’。” 

03

路漫漫其修远  唯创新以致远

昆山杜克大学走的是面向21世纪的世界大学创新之路,创新之路是未知之路,是探索之路,也是勇敢者之路。要想在这条道路上行稳致远,唯有不断创新突破。


昆山杜克大学由杜克大学和武汉大学合作创办,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作为首任校长,创建、发展一所全新的教育机构意味着艰巨的挑战。面对挑战,刘经南校长说:“一要靠合作三方形成共识,二要靠在融合中的探索与创新。”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刘经南校长用一些实例说明了昆山杜克是如何应对挑战,走出自己独特发展之路的。比如在建校之初,昆山杜克希望首先提供硕士学位项目,待经验成熟后再推出四年制的本科学位项目,而政府部门和一些中外合作办学专家都认为这违背了大学设立的一般规则。刘经南校长和团队与教育主管部门就此进行了反复沟通,并最终获得批准。


“老子讲,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办困难的事要从办容易的事开始。办本科难,因为我们采用的是通识博雅教育,需要有很多不同的专业,才能烘托起来。但我们办硕士就相对容易。我们是不成立院系的,我们从面向21世纪人类的需求和问题出发,成立相应的研究中心,教授的科研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紧密结合,走一条新的探索之道。我们需要创新、突破一下现有的规则和认识。”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昆山杜克始终保持了创新的本色。刘经南校长说:“昆山杜克大学要做出一些在美国大学一时做不到、在中国大学一时也做不到的事情。”


昆山杜克构筑了跨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例如,一门跨学科的本科基础性课程就融合了化学、物理、生物三个学科的知识,打破了既有的教学格局,成为中外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创新探索。


正是昆山杜克这样一所新高校所具有的创新可能性,吸引刘经南校长从武汉大学校长一职退休4年后再度出山,担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并一干就是6年。

04

勇攀科学高峰的学者

除了“校长”的身份之外,刘经南院士在大地测量、GPS等专业领域声誉卓著,而创新突破也处处在在地反映在刘经南院士的科研工作中。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地测量学专家,刘经南校长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卫星定位应用、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特别是在GNSS技术应用和工程领域成就显著。刘经南校长为已发射的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广域差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最早的、完整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案,是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第一人,至今仍在参与这个被称为“中国GPS”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设。

刘经南院士负责完成了国家GPS A、B级网的设计方案和数据处理、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湖北清江隔河岩大坝GPS形变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软件开发、中国广域差分GPS建设方案等多项科研项目,推动了省级及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在中国的建设。先后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多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一次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曾获得中国科协“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代表著作为《GPS广域差分定位原理和方法》。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代表作有《精密全球定位系统多期复测研究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与应变》等。

在担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的同时,刘经南校长还担当着多项社会重任: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湖北省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国际“GPS World”杂志编委,湖北省测绘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GPS 地球动力学服务局协调成员以及《测绘学报》编委。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的先贤早在2500多年前的商朝就意识到了创新的无比重要性,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也正是因为在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内生了这种创新精神。刘经南院士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新时代创新的含义。

推荐阅读

哈佛演讲:面向未来,培养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

刘经南院士:让我们共创、共建、共享昆山杜克大学的文化与精神

刘经南:“学生培养出来”的院士

刘经南:要做美国大学和中国大学一时都做不到的事情

◆ ◆ ◆


▲向上滑动


昆山杜克大学

杜克教育 中美经历 国际视野


dukekunshan




昆山杜克大学

Duke_Kunshan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