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赚到了3000万,我依然会焦虑

慧超 思维补丁
2024-11-13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757篇文章

很喜欢,非常好听。

头图by《周处除三害》。


“所谓自由,是放弃很多


(一)

“赚够3000万就收手。”


我本人在电影《门徒》中说出的这句对白,显然并不是随口胡诌。


多年之后,人们会发现,3000万这个数字与胡润研究院的调研不谋而合。胡润在《十三邀》节目中,与许知远谈到财务自由这一话题时提到,根据他们的调研:


在中国,拥有3000万人民币的人,幸福指数是最高的。



财务自由这个标签说起来,令人唏嘘。这个问题今天已变成了一个冷门话题,甚至蒙上了一丝“幼稚、可笑”的色彩。


想那烈火烹油的时代,财务自由是人人热衷参与的话题,朋友圈中充斥着创业开店或融资成功的消息,财务自由仿若半山腰上鲜艳欲滴的蜜桃,只要肯艰苦跋涉,人人皆可摘得。


如今斗转星移,风止水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褪去了许多浪漫光环,山腰上的蜜桃也缥缈为冷夜中的一颗孤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以为,公众对这一话题的心态转变,恰恰和财务自由的现实尺度形成了一种巧妙的互文。


即在不同的时代气候下,在不同的个人境遇和社会氛围中,哪怕对于同一个人,它的标准也是复杂多变的。


(二)


在小红书这种平台上,你如果发一条“终于赚够了3000万,决定退休,开始享受财务自由的余生了!”


我敢打赌,下面一定会有许许多多奚落嘲讽的留言。


“3000万既谈不上财富,也谈不上自由吧?”


“我朋友身价过亿还说自己是牛马屌丝呢,这点钱就财务自由了?”


“笑!这点钱想在霄8买套大平层,还得发愁下个月怎么还贷款吧?”


打开抖快小红书,你要不开一辆劳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车,年薪百万恐怕连脱贫的资格都没有。


但关掉手机,客观理性地展望一下,以普通人的资质能力,不考虑35岁突遭公司优化的不幸,也不考虑行业下行、经济不景气可能导致的降薪、公司倒闭等极端状况——


即便稳定地工作一辈子,不吃不喝也很难赚到2000万。


你瞧,“3000万能否实现财务自由”的问题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巧妙的社会镜像:


一大群人强烈质疑,甚至对这个数字嗤之以鼻,然而在更广泛的现实中,它是绝大多数中国家庭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财富规模。


几年前,我和几个朋友曾在一次聚会后认真讨论过这个话题:


“一个人要赚到多少钱之后,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大家答案不一,一度还争论得非常激烈。   


我给出的数字,比电影中的还要保守,2000万足矣。


这样一笔钱,哪怕配合最保守的投资策略,比如买上一些股息率5%以上的红利股,每年光靠股息分红,就算在北上广,也足够维持一家三口较高品质的日常生活了。


在场的很多朋友对这一数字表达了强烈的质疑,他们的主要论点可以浓缩成一句话:


人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准,是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年薪30万的时候开宝马很自洽,年薪过百万的人,不整辆保时捷还像话吗?


《门徒》里,扮演大毒枭的刘德华就表示,3000万远远不够,他的标准是:


“3亿吧,3亿就一辈子不愁了。”


我完全理解朋友们的逻辑,事实上它也确实更为普遍地发生在现实中。


但我想表达的是,财务自由主要关乎的是一个人的心性。


它由一个人内心价值锚点的恒定,对人生图景的憧憬与克制,内心的秩序感,以及对世俗评价的免疫力等等复杂的因素共同构成。


简单来说就是,拥有3000万仍觉得匮乏,而没有抵达财务自由的人,哪怕拥有了3个亿,甚至30个亿,也依然会继续焦虑地憧憬着远方那座名为“财务自由”的梦幻之岛,而那座岛屿的门槛可能是300亿,或者更多。


因为很显然,欲望是一个黑洞,消费升级和维持圈层持续上升的隐性成本,是没有止境的。


毕竟,凡人所谓“幸福”与“自由”,很多时候和自己所拥有的无关,而是和时代的氛围,周遭的环境,以及他人所拥有的事物相关。


(三)


关于这一点,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中举过一个例子:


说的是一位美国小镇做题家马克,他在美国中西部的一座小镇长大,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考上了哈佛大学,然后又在耶鲁法学院进修,毕业后如愿进入纽约一家著名律所,并以牺牲自身健康的勤奋程度,7年时间就晋升为律所的合伙人。


很励志是不是?可生活中的马克活得十分窝囊、憋屈和自卑。


原因是平均每过一个月,他的妻子珍妮特就要崩溃一次。因为她去学校接送孩子时,她感到其他妈妈对自己的“冷落”,这令她无地自容。


自从住进这栋纽约公园大道的公寓里,抱怨便成了这个女人的常态。她埋怨马克上过哈佛和耶鲁,智商那么高却毫无用处,自家的收入和积蓄那么少,只能住在整栋公寓里最小的户型。


在电梯里,她看到别的太太戴的大钻石,也会让她感到委屈和羞愧,“为什么我的先生就这么不争气?”


事实上,塔勒布写道,如果以财务的标准去评判,马克当时的收入超越了90%的哈佛同学,也超越了60%耶鲁法学院的毕业生。


马克妻子的失落源头,并不是由于丈夫不够睿智或勤奋,她的失落感源于她选择了错误的标尺去衡量了错误的人群。


“失败者不会出现在珍妮特身边的样本中,住在纽约公园大道上的人,只有成功者。”


(曼哈顿公园大道有着全球最贵的豪宅)


纽约公园大道是这个星球上房价最昂贵的地段,这条街上的豪宅里,聚集着来自全世界的顶级投资者、企业家乃至王室成员,和这些人相比,年薪50万美元的马克,当然显得上不得台面。


我想,就算马克的年收入飙涨到500万美金,他的妻子恐怕也不会收获一种恒定的平静与满足,本质上这件事与财富的尺度无关,而关乎内心的尺度。


(四)


前些日子,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小书《东京八平米》。这是日籍华语作家吉井忍在东京生活的琐记。


这本书读起来很疗愈,尤其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吉井忍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呈现了生活在世界一线都市中的另一种可能性。


吉井忍半生漂泊,人至中年,在北京结束一段失败的婚姻后,只身一人来到东京。租住在一间狭小的,面积仅有8平米的房子里,重新开启一个人的新生活。


这8平米的房间,包括了卫生间,小厨房,卧室,餐厅,以及她个人的全部物品——我量了一下,这个面积比我的书房还要小得多。


(吉井忍在东京8平米里写作)


这间狭小的出租屋里,不能洗澡,没有冰箱,也没有洗衣机,摆下一张单人床垫和一张咖啡桌之外,便只剩下一个人腾挪的空间了。


好在东京足够丰富,这可能是全世界最适合一个人独居的城市。24小时的便利店、洗衣店,四处星落的钱汤浴场、喫茶店、咖啡馆,可以满足她日常的绝大部分需求。


(吉井忍常去的投币式洗衣房)


以世俗的标准看,这个女人混得可谓是凄惨狼狈——人到中年,只能独自一个人租住在如此廉价,如此逼仄的小房子里。


但在这本书里,透过文字,读者会发现吉井忍的内心与情绪都很平静,很丰盈,幸福感很高。


房子只有8平米,但它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意味着你每月不需要工作太久,自由时间比较多。”住在里面,她甚至有一种“脱离了物质束缚的自由感”。


在我看来,吉井忍女士是那种内心的价值锚清晰且坚定的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地知道为了这种生活,自己必须放弃什么。


譬如就算在投币洗衣店等待洗衣的空闲,也会有陌生大姐在闲聊时热情地劝她,应该找一个有钱的老男人再嫁,这样不会活得太辛苦。


与其说作者对婚姻兴趣索然,不如说她一早明白自己真正憧憬的生活图景是什么。


找个男人依靠固然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住更大一些的房子,不用自己再去辛苦地工作,但同时也意味着,自己要承担多一分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也注定要失去很多自由——


那并不是她想要过的生活,哪怕为此承担小房子的逼仄,和一个人打工赚钱的辛苦。


她不是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人,简单来说,这是人生得以自洽,以及通向自由的关键。


(五)


渴望财务自由的人,不能是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人。


我一直觉得,自由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一般人支付不起——不是财务上无法承担,而是内心无法支撑。


与其说自由是获得更多,不如说自由是放弃很多。


扪心自问,你是更像住在纽约公园大道昂贵公寓里的马克妻子,还是更像住在东京狭窄简陋只有8平米空间里的吉井忍?


反正我肯定是更像那个焦虑的,不甘的,内心时常充盈嫉妒、攀比和虚荣的马克妻子。


如果我这个年龄,还只能租住在8平米连澡都不能洗的小房子里,如果我是社交关系中混得最差的那一个,如果身边的朋友都开宾利迈巴赫,而我只开辆普通的宝马——我肯定会每天都生活在“我是个失败者”的苦闷情绪中。


这是整个东亚社会,每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你要努力,比别人更强,拥有更多,过得更好,人上人才是世间唯一值得称道的生活图景。


所谓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凡人的幸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们向往的不是好的生活,而是比身边人更好的生活。


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虚荣、攀比、嫉妒,这些欲望的蛆虫,早已爬满了我们全身,甚至成为了太多人血肉的一部分。


所以我得承认,就算真赚到了3000万,我还是会感到焦虑,还是会觉得自己既没有财富,又毫无自由。


(六)


散步时听播客,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说的是一个美国的底层工人,生前默默无闻,甚至显得穷困潦倒,但去世后人们才发现,他是一个账户里拥有2000多万人民币的隐形富豪。


我去查了下这个新闻,发现真有其事。这位隐形富豪名叫杰弗里·霍尔特,生前是美国一个不知名小镇上的割草工,他的日常生活堪称简朴,甚至连自己的汽车都没有,住所也很简单,只是公园里的一个活动房。


(霍尔特和他的割草机)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投资能力却极为成功。他去世时通过遗嘱向小镇捐了380万美元(约人民币2700多万),他希望这笔钱用于教育、卫生、娱乐和文化等领域。


这件事震惊了整个小镇,当人们走进这个82岁老人的活动房内,发现这个房子里甚至连电视都没有,但是到处摆满了汽车和火车模型,他还喜欢读历史书,以及收藏了大量唱片,包括亨德尔和莫扎特的作品。


(霍尔特收藏的汽车与火车模型)


我觉得,这个割草工是个很富裕的人,当然,我想说的富裕并非他理财账户中的数百万美元,而是内心世界的一种稳定态、不匮乏,不妒忌,不攀比焦虑。


这位割草工的故事,让我莫名想起《大佛普拉斯》这部电影,以及片尾那句旁白:


“我想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的内心世界。”

我觉得,这句对白,也是针对财务自由的一个精巧隐喻。对于芸芸众生而言,财务自由其实无关乎财富的规模,而更关乎一个人内心的宇宙。


心没有准备好,给一个人再多的财富和物质,他还是会觉得匮乏。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PS.「超慧选」小店今日上新,可点击下面文字链接选购:






【继续阅读】


凭运气赚的钱,凭本事亏掉


平静温和地与“大棋党”们聊聊油罐车事件


不要去做那个持续加压的人


宋英宗想管爸爸叫爸爸的政治性难题


宗庆后泉下有知,也会恐惧于这份狂热


拒绝这一页历史被轻轻翻过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作家,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思维补丁】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思维补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