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无用?疫情下自有担当

谢士强 苏州艺术志 2022-12-14


看着逐渐恢复生机的城市,若不是行人脸上摘不掉的口罩,还以为这不过是个普通的工作日。伴随除夕夜烟火的那些痛苦恍如隔世,但战“疫”依旧在进行,我们不该沉浸于痛苦,但应该永远铭记那些战斗中的身影,跟着谢士强的《战“疫”日记》来回顾那些感动的时刻。



初衷


《战“疫”日记》的第一篇,起笔时很轻松,放下却很难……

 

谢士强:《战“疫”日记》的创作,最开始其实没有去多想,也没有什么宏大的规划,更谈不上主动或被动去创作。宅在家里,画大画,画所谓的主题创作,条件都不是太具备,但总要做点事情。家里正好有一些以前剩下的大小不一的卡片,随手就画点小稿之类的,有速写,有铅笔淡彩,有工笔,有写意,反正是随手画,心态也很放松,画着画着,手就停不下来了,一不小心把画这类小画当作了日课。


国家电网湖北电力  共产党员服务队  33cmx33cm


疫情危急时刻,艺术家可以做点什么呢?山水专业出身的他,又该如何画山水画作品?


谢士强:历来山水和花鸟作品很难直面现实,尤其是在表现突发性事件或重大灾难面前,总缺了一份直指人心的快感,而有关武汉疫情和山水有直接关联的,无外乎雷神山、火神山......我画什么内容呢?立足点放在哪?如何传递出自己对地域或自己内心的感受,好像都是个问题。


此时我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有关武汉疫情的消息,有太多的感动。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普通人只需安逸地窝在家里,是我们的军人和警察,是我们的医护人员,冲锋在战斗的最前沿。正是有了这样平凡的坚守,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才能在家安心生活,安心画画,为何不去表现他们呢?


奋力抢救  30cmx30cm


奋力抢救之二  30cmx30cm


我也尝试一下去改变自己吧,因为毕竟人物画好像更能触动自己的内心。卡夫卡在他的笔记里记述,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写作,他说了一句很躲闪的话,他说“迫于内心的压力”,此时我也好像有此感受。最终我决定以人物绘画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权当给自已留个念想,若干年后,回忆此次重大疫情事件中,作为画家,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


没有瞻前顾后,没有心理负担,不考虑宏观主题,不考虑构图、造型、设色、细节等等,就是每天不停的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没有规划,没有预设,每一天都不知道明天要画什么?因为我不知道明天有哪些人和事感动我,原因就这么简单和朴素。也就是因为每一天这样的未知,才不停的激发着我去诉说和表现。


病房  30cmx30cm 


病房之二  33cmx33cm 


每日一记,感动却不止一刻……


谢士强:回看2020年春节假期的每一天,都令人感到难忘 ,刷新上涨的病例数字,朋友圈、公众号里的相关疫情,尤其是阅读女作家方方每日写的“武汉日记”成为每天的惯例。从日记中去了解武汉疫情的进展,也从她那儿感受武汉人的忧戚。在这段全民抗疫的日子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恐慌、愤怒、悲观、无助,以及面对一个个灿烂生命消逝的无奈;也经历了感动、悲伤,以及对崇尚生命的敬畏;为自己在疫情面前的无力、无助,也为别人惨痛的遭遇而流泪。


整装待发  33cmx33cm


整装待发之二  34cmx36cm


吹哨人李文亮的逝去;湖北电影制片厂常凯的绝命书及妹妹柳帆一家的遇难;“疫情不散,婚期延迟”的彭银华医生逝去;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陈薇院士、张文宏主任对疫情的坚守都在拷问着人的良知和社会底线。有时想,在此疫情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历史都应该铭记,时刻给我们的后人以警醒。


互道珍重  33cmx33cm


二月十四日  26cmx33cm


从最初的无目的的去画自己感兴趣的,在绘画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察点,例如表现患者和医生的《病房系列》、《奋力抢救》;表现冲在抗疫第一线的护士《“疫”痕》、《“疫”线天使》;表现我们祖国发生任何灾难都勇往直前的人民子弟兵们的《整装待发》、《航空救援》;表现普通老百姓的在疫情面前响应党的号召的《广而告之》、《全民皆兵》、《封路》;表现奋斗在一线工人们的《全力以赴》、《保质保量》等等。总之,创作过程从最初的无意识,渐渐的进入有序化的状态。每天像着了魔一样的去表现,不去考虑具体的绘画技法,时工时写,亦工亦写,绘制场景有单人特写,也有多人组合,不拘一格,就这样一路画下去。

 

“疫”痕  33X23cm


“疫”痕之二  33X23cm


战“疫”中平凡的身影

 

谢士强:目前国内的疫情有了越来越多的好消息,在这背后,离不开一群人的努力,他们有医务人员、解放军、志愿者、快递哥、环卫工人等待,当然还有每一位响应国家号召安心宅家的普通老百姓,每位宅在家里的公民,都在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全民皆兵》、《封路》、《严阵以待》《广而告之》等作品都是表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在这场疫情中各自的努力。


全民皆兵  36cmx21cm


封路  36cmx21cm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位卑不敢忘忧国”,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被疫情中这些普通人的事迹感动着,被他们温暖着,情动于衷,有感而发,期望通过画笔去传情表意,去描绘情感、悲悯、抗争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种悲剧性力量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任何时候,生活都会充满着苦难,但更多的是温情和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许我们一不小心都有可能成为盖世英雄,当然我们不呼吁每个人去成为英雄,我们呼吁的是平安,是善良、是灾后的团聚,是春暖花开,是我们每位普通人都能够朴素的生活,朴素的活着!

  

广而告之  36cmx21cm


严阵以待  36cmx21cm

 

谢士强:吹哨人李文亮,一位平凡不能再平凡的医生,如果没有这次疫情,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他的名字,在网上看到一篇署名萍语文的网友写的纪念文章:“我走了,带着一张训诫书……,天还没亮,我走了!我走的时候,渡口很黑,无人相送,只有几朵雪花落在我的眼底。我一思念,它们便从眼眶滑落......”读完,热泪盈眶。其实在这次疫情中,就是这些无数李文亮似的普通人感动着我们,刺痛着我们的神经,去感念美好,去感恩生活,希望冰雪消融之后,众生依然热爱着大地,依然追求美好。


20病区  21cmx38cm


康复出院  30cmx30cm


 

艺术家的无奈与坚持

 

谢士强:面对病毒,深感作为艺术家在疫情面前的无奈、彷徨、恐慌。艺术不能直接治愈,不能帮患病之人消炎杀菌,甚至不能走到第一线,但它可以修养我们的从容。善良是需要被守护的,艺术的良知和担当也更需要守护。常怀一颗悲悯之心,拿起画笔,做点实事,画点自己感动的作品,没有投机,没有谄媚。


面对网路上铺天盖地对艺术的口诛笔伐,你争我夺,我选择理性的与此“隔离”。不去卷入这种无休止的纷争中,艺术的根本问题,不是应不应该有或何时应该有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有能力做好的问题。艺术虽然存在非功能性,但艺术在重大事件中,从来没有缺席,从来没有靠边过。凱綏·珂勒惠支的《牺牲》;恩斯特·巴拉赫的《飞翔的天使》;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都是关于战争的名作。


病房之三  33cmx33cm


病房之四  33cmx33cm


在这次战“疫”中,湖北作家方方之所以赢得了普遍的尊重,就在于她以艺术家(作家)的身份挺身而出。她以自己不加修饰的文字帮助我们一步一步地逼近真相,靠近良心。疫情期间,有一句话传播很广:“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年轻人,学着前辈的样子跟死神抢人而已。”这些医务人员,也是一个家庭里的孩子、父亲或是母亲。他们也不想以命换命,也畏惧死亡,但他们还是克服了这些情绪,穿上了防护服、奔赴一线,就是这些一线的中国医务人员为我们后方的安全建立了第一道屏障。我们没有理由不被他们的无畏去感动,作为艺术家也没有理由不去记录这次疫情,去铭记这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疫”线天使之一  28cmx28cm


“疫”线天使之二  33cmx33cm


“疫”线天使之三  28cmx28cm


在痛苦中反思和改变

 

谢士强:瘟疫的到来让我们措手不及,大家活在病毒潜在的威胁和恐慌之中,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我们的生活轨迹为之改变。


前几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中,一位年轻人手捧一本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这种忘我,让时人感动,与其说是阅读的力量,不如说是知识的力量,这种阅读,这种无我恰恰是在危难时刻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艺术又何尝不是,在这次宅在家里抗击疫情的时日中,感慨能画画真好!学艺术无悔!画画让我度过了无聊,画画让我享受着每一天的充实,艺术塑造人心,艺术医治灵魂的创伤,艺术让人变得从容。

 

争分夺秒  38cmx21cm


保质保量  30cmx30cm


日记的本质

 

谢士强:作为日记,《战“疫”日记》系列的本质是记录人性的善良、美好;去记录人性的温情、乐观;去记录人类在疫情面前的无奈;去记录人类在共同面对疫情的众志成城,去表现在这场民族灾难中的大爱无边、悲悯情怀,用手中的画笔去记录自己的感动瞬间,把这些感动我的人和事,都能够绘之于笔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画自己想画的画,感觉没有虚度时日,足矣!


航空救援  30cmx30cm


最美逆行  33cmx33cm


关于此次有关疫情的创作,也许纯属偶然,在疫情发生之前,从未想过去画人物画创作,更何况是系列性创作。但画论云:“笔墨当随时代”,权宜这次针对疫情的创作是对此画论个人的诠释,毕竟针对这次疫情,人物画无疑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和记录方式。时下有关疫情作品的创作谁能引起世人的共鸣共情,并由此去反思这种重大的灾难对自然、社会、人性、体制的关联和感悟,这才是艺术家应该去更多思考的地方,这才是“抗疫”创作的真正要旨所在,也是艺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谁能够创造一种范式或是一种风格,谁就是艺术的引领者。今日之绘事,如果不能够深刻体察社会之变迁,不去关注人间之疾苦,不去体悟人生的酸甜苦辣,就不可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属于我们自己的范式和风格,永远去一味的学古人笔墨拾古人之牙慧将永失自我。艺术不是风花雪月,艺术同样有社会担当,此次有关疫情创作的过程是充实的,同样也希望自己的创作的作品能够传递力量和温馨,力量是抗疫的信心和希望,温馨是人性的关怀和情感。

 

天使之憩  33cmx33cm


武汉加油  33cmx33cm


对战“疫”人士说……

 

谢士强:任何一次人类灾难的发生,对整个社会的进程来说都是一粒尘埃,但是落到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座山,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最后唯愿春暖花开时,大家都能走上街头,繁华如初,疫情散去时,也是这些平凡的战“疫”人士家人团聚时,这一年,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愿疫情结束时,这些平凡的战“疫”人士能安全回家,大家都能带着感恩和满身的力量去迎接他们,去感恩他们无畏的付出,活着,真好!珍惜每一天,每一次相见,珍惜拥抱与亲吻和所有的亲密无间。

 

向敬畏自然,守护生命的逆行者们致敬!

向千千万万战“疫”人士致敬!


疫痕之三  33cmx23cm



疫痕之四  33cmx23cm



疫痕之五  33cmx23cm



疫痕之六  33cmx23cm



疫痕之七  33cmx23cm




谢士强
现任教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画院特聘画家、首都师范大学访问学者、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工程人才、江苏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苏州市姑苏文化重点人才、苏州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州美术家协会理事、苏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


·  上  ·  月  ·  回  ·  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