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滩青年论坛 | 卢超、岳小花:“法典化研究系列”第二场




2022年6月13日,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主办的沙滩青年论坛之“法典化研究系列”第二场(2022年第8场)在线上举行。论坛由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室卢超副研究员、生态法研究室岳小花助理研究员主讲,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翟国强研究员主持,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增毅研究员及两所青年科研人员共三十余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开讲前,翟国强副所长指出,法典化是制度定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自民法典通过以来,各部门法纷纷加强法典化研究,行政法和环境法的法典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次论坛聚焦“公法的法典化”专题,邀请卢超、岳小花两位主讲人分别就行政法、环境法领域的法典化研究进行分享。



卢超副研究员以“行政法典的本土挑战与困境”为题目展开演讲。他介绍了行政法法典化在上世纪80年代的提出背景,以及在后《民法典》时代背景下重新倡导制定行政法典的学界动向。他将行政法典的编纂思路区分为“全部规范法典化”“行政法总则+行政法各分编”以及“行政程序法典”三种不同的立法进路,并结合比较法视角对三种进路进行了利弊分析。最后,卢超副研究员进一步阐述了行政法典与“新行政法”的政策导向、行政法典与“试验主义”的国家治理模式之间可能存在的张力及疏解之道,并指出中国应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典化模式,推动行政法治不断完善。



岳小花助理研究员以“环境法典编纂的‘名’与‘实’:域外经验与本土实践”为题发表演讲。她介绍了国外环境法典的编纂情况,并指出目前各国环境法典名称及内容并不统一。在名称上,存在“环境法典”“生态法典”及“生态环境法典”三种立法方案;在内容上,存在以行政部门权限作为范围边界、以环境利益作为选择依据、综合全面纳入三种编纂模式。她认为,环境法典编纂应当立足本国实际,妥善解决法典封闭性与环境法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处理好环境法典与现有环境立法的协调问题,努力编纂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典。



演讲之后,与会人员进行了点评和讨论。法学研究所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室副主任李霞副研究员指出,编纂行政法典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学界对于行政法典的法律定位、体系容量、篇章结构、实现路径等问题尚未完全形成共识,如何编纂一部符合行政法发展规律的行政法典还须持续探讨。



法学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主任刘洪岩研究员指出,制定环境法典应当立足社会需要,厘清“环境”“生态”等基本概念的具体含义,体现环境法的核心精神和基本原则,稳步推进环境法的法典化进程。



法学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张忠利认为,在吸收借鉴域外编纂经验的同时,应当认识到我国环境法典所具有的本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色。他还就我国区域性生态环境立法与环境法典间如何协调提出了问题。



在讨论中,法学研究所生态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林潇潇就环境法典编纂的必要性及编纂难度发表观点,《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田夫副研究员就行政法与法典化、法教义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提问,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副研究员邓丽就法典的积极意义提出看法。两位主讲人分别对点评和提问进行了回应。




论坛最后,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增毅研究员表示,法典编纂是一项系统的立法工程,需要立足本国实际、体现时代要求、符合法治发展规律,不同部门法的法典化模式及其体例结构存在差异,同时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本次论坛有助于加强不同领域青年学者在“法典化”问题上的交流探讨与相互启发,希望两所青年科研人员加强各部门法法典化的研究,积极参与国家法典编纂工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作出应有的贡献。



— 相关链接 —


沙滩青年论坛 | 夏小雄、王天玉:“法典化研究系列”第一场

沙滩青年论坛 | 贾元:预防性刑法观对立法的启示”举行

沙滩青年论坛 | 贾茵、张鹏、刘雁鹏:青年科研启动项目成果汇报

沙滩青年论坛 | 余佳楠:网络治理的私法路径:妨害人责任及其合比例性

沙滩青年论坛 | 王祎茗:司法治理与信用治理的互动:社会治理的两条路径

沙滩青年论坛 | 孙南翔、马金星: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



欢迎关注

中国社科院   中国社科网   中国学派


 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网  环球法律评论


国际法研究 法治蓝皮书 社科大法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