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真,为啥每次刷屏你都被骗?(别再说什么媒介素养了)

2016-12-14 秋心 数洞社媒

「 如果你不关心真相,你也不能谈论其它。


作者 | 秋心

编辑 | 张皓


 观点与真相 

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似乎就这么宣告结束了。很可惜,还是只听到一大堆结论,没有一个人想去还原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今天很想来谈谈这个话题。

我是一个被迫要生活在朋友圈里的人——因为工作内容的一部分是管理公众号,所以就算不发什么,我也得经常去刷刷,以免遗漏大事。

经年累月的筛选、积累和经营之后,我的朋友圈结构还算健康和高效——里面盘踞着许多“大牛”,有的还是业界意见领袖,他们免了我刷各大新闻客户端和知乎的麻烦,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有时甚至是小道消息),在此要向他们鞠躬表示感谢。

也正是因为在信息环境里浸泡得久了,我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使用习惯,还积累了一点儿“鉴别力”——如果可以自夸一下的话。一个表现在于,我对任何疯狂刷屏的事件感到警惕和怀疑从2016年年初的“江西年夜饭吓跑上海女朋友”事件,到年中的“疫苗之殇”,到年末的“罗尔事件”,我都保持警惕,并最终为自己的怀疑感到了欣慰。

但好笑的是,当你试图分享你的冷静时,却发现是在螳臂当车——比如最近的“罗尔事件”,在转发最疯狂的那个早上,我试图阻止朋友圈的人们跟风,虽然当时我也不知道真相,但那时可以确定的是小姑娘的医疗费已经够了。我发了劝大家冷静的朋友圈,还去那些刷屏的人们的状态下一条条留言,可仍不断有新的转发冒出来。那些铺天盖地的激情,拦都拦不住,一度让我感到了某种恐惧。


图片来源:作者朋友圈截图

观点和情感的生产太容易了,太多了,多得让人迷惑、心累。但几乎没有人关心真相是什么。上海交大的魏武挥老师前阵子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觉得,“不管这件事的真相是什么,xxxxx”——这种表述难道不是很搞笑么——

你都不管真相了,你的观点和情感是从哪来的?

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买来路不明的观点和情感的账——要不是那些我们生命中的重大关切,比如威胁到孩子安全的事件,多数情况下,狂热刷屏恐怕是因为大多数人的智慧都还不到能够梳理清楚自己生活遭遇的程度,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其实活得“不甚明白”,下意识地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理性和智慧来梳理自己的生活——观点的灌输,看上去是最容易的喂养思考成果的方式。通俗一点说,这种感觉叫“被戳中”。

另外,我们通常还缺乏意义感和价值感,因为凡人的生活还常常是琐碎、庸碌的,所以我们是那样容易被技巧性的煽情所打动,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善意和高尚——在这种展示中收割意义感和价值感。

所以,你打开一篇文章,一看——说的对啊!就是这样的!有时甚至没读完就很激动地转了,成了“刷屏”生力军的一员。但此时危险的是:事实还没完全浮出水面,你便已经暴露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水平等到“反转”的时候,“打脸”是很疼的。

当然,“真相”是奢侈的,要不“罗生门”这个词也不会沿用至今。那位写《知识的边界》的温伯格,也觉得我们几乎不可能再有“真相”——在网上,你对任何事情真相的探寻,都有人能找出相反的真相,而且最后发现大家都是对的。

我想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生活是立体的、流动的,身处其中的人的活动——每一个举止,每一个决定,都是时刻在和环境互动的结果——而不是出自一个恒定的动机。

但我们作为“吃瓜群众”,蹲在线性的朋友圈里面,看不到当事人所处的立体的环境、变动的事态,以及根据变动事态做出的反应——我们每次只能看到一个二维的碎片。这就是为什么当你找到一个符合自己认知的事实,总有人能找出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以“罗尔事件”为例:


图片来源:作者总结

所以你看,一个大事发生后,人们完全可以先选择自己的立场,然后拉出相应的“真相”去支持自己的立场——这些真相的碎片都是真的,所以尤其令人困惑。

“罗尔事件”纷纷扬扬好几天之后,只有一个人试着复盘了一下真相——那就是曾为调查记者现为公益人的邓飞。他带着一个小团队去做了相对周全的采访,写了那篇《一个父亲的网络救女史》。文中他用“流变”这个词来形容罗尔事件的发展,因为他在相对完整的“真相”里发现了一个父亲被超出意料的事态推着走的过程。

很少有谁一开始就是好人或坏人、老实人或骗子,他们都是在立体的时空隧道里,被纠结着的事态推着前行的人,一念之差就可能造成命运的改变。

所以,或许应该说,真相不奢侈,完整、丰满的真相才奢侈真相的浮现是需要时间的,它永远没有观点和情感来得快。甚至,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接近完整的真相,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别那么着急转发、评论、愤怒或者同情,再等等,再看看,等“真相”来得多一点。

在每天刷手机、从朋友圈和微博获取信息的今天,我觉得强调所谓媒介素养这事挺扯,人和人的底子千差万别,强调一个不明标准的“素养”,到最后总会扯到智商比拼和智商歧视上面去。其实对于大多数人,“媒介素养”就一句话:

这是事件的全貌吗?


 事实核查与“信息自救” 

说到这里,你应该也感到了对事实真相的饥渴。更何况我们的日常判断,除了被“片面真相”困扰,还面临着更大的敌人——虚假消息。最近,《牛津词典》选择"post-truth"作为其2016年度词汇,可见身处迷惑与危机感中的,并非只有中国人民。

过去我常常觉得,在莫衷一是的信息环境中,最该去做事实核查的人是调查记者,可惜他们现在生存状况实在不大好,人数越来越少了;其次,调查总是需要时间的,在那之前,公众的注意力狂欢可能已经过去。

好在最近听说了一个新事物:事实核查机构。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种东西。路透新闻研究院发布了一份报告,介绍了事实核查网站在欧洲的发展:过去十年里,整个欧洲出现了超过50个号称“专门的事实核查渠道”。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有113个活跃的事实核查团体,其中有50个是近两年成立的。

这份报告的作者Lucas Graves和Federica Cherubini在欧洲各国进行了采访,并对事实核查网站进行了在线调查。报告得出以下结论:

“传统媒体仍旧是政治性事实核查的主要来源”,在西欧尤其如此。但是,“在东欧和南欧地区,事实核查几乎完全由NGO和媒体的替代性渠道推动,它只是对常规新闻的补充而不是一种替代。”

这些事实核查NGO包括塞尔维亚的Istinomer网站、波斯尼亚的Zašto ne?(为什么不呢?)、马其顿的Vistinomer等等。欧洲的许多事实核查机构,特别是在巴尔干和前苏联地区,事实核查被绑定在政治改革议程上。

“我们并没有把自己当作记者,因为事实上我们的确不是。但是我们正在尝试通过提供基于事实的内容,来对土耳其新闻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土耳其Doğruluk Payı的创始人Baybars Örsek说。

事实核查机构的出现,让许多人对未来的信息环境重燃了希望,但前景仍旧不是那么乐观:

首先,有很多人是自愿被骗的有些假新闻的受众就好像是那些花钱去看魔术表演的人群。这些人知道他们将要看到的部分表演是真实的。但是他们也同样知道,魔术表演里大部分内容看似真实,实际上却是骗人的。比如被锯掉了一半的女人,或者是悬浮在空中的表演。观赏这种近乎真实却玄妙精彩的东西,几乎会让所有人都感到愉悦。人们喜欢被愚弄——就像假新闻的读者——愿意暂时放弃对真假的怀疑来愉悦自己。他们情愿让自己暂时受到欺骗。

其次,成见是难以战胜的人性弱点之一,会极大影响人们的信息汲取习惯。“逆火效应(the back fire effect)”理论认为,当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原本错误的信息的信任。

退一万步说,NGO在我国的生存状况并不比调查记者好多少……

所以最后,对于那些无奈问我“以后我该怎么判断自媒体信息真假?”的朋友,我觉得,还是得靠赫芬顿邮报“老九条”:

1.不要只读标题

这个不用解释了。


2.留意发布信息的来源

发布者是否值得信赖?


3.检查发布日期和时间

防止旧闻炒作。


4.作者是谁?

作者有没有编瞎话的黑历史?

(比如周小平那样的)


5.检查文中链接及来源

文中的链接的内容是否可靠?

是不是链向一大堆假新闻网页?


6.检查可疑的引用和照片

别的地方有没有类似的?

比如江西年夜饭吓跑女朋友那张图

就是一张旧图。


7.警惕明显的偏向性

时刻警惕只有一方说法的信息。

尤其是在有两方以上矛盾冲突的时候,

一定要听到各方的声音。


8.是否有别的地方报道过同样的事情?

警惕只有一个来自可疑信源且叙事宏大的

单一新闻。


9.三思而分享。

再等等,再按捺一会儿你的激动,

为自己的智商负责,

同时不要成为谎言扩散的帮凶。

参考文献:

1. 一个父亲的网络救女史,作者:邓飞,来源:微信公众号“邓飞

2. “No one ever corrected themselves on the basis of what we wrote”: A look at European fact-checking sites(事实核查网站在欧洲的发展),作者:Laura Hazard Owen,译者:杨欣,来源:http://www.niemanlab.org/2016/11/no-one-ever-corrected-themselves-on-the-basis-of-what-we-wrote-a-look-at-european-fact-checking-sites/

3. The Cure for Fake News Is Worse Than the Disease(对假新闻采取的措施可能比问题本身更糟糕),作者:Jack Shafer,译者:杨欣,来源:http://www.politico.com/magazine/story/2016/11/the-cure-for-fake-news-is-worse-than-the-disease-214477?mc_cid=3d31ad3066&mc_eid=00dcad6706

4. 如何一眼识破假新闻?赫芬顿邮报教你9招,作者:NickRobins-Early,编译:小愚、措大,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封图来源:blog.sina.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