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 |“600号”再度联动朵云,这次我们为你布下一条心灵走廊
我语言匮乏不会说话。
我总是过度担心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我一整天都感到紧张或焦虑,
有时又没有真正的原因。
我几乎对所有活动都丧失了兴趣。
我没事,我很好。
………
你是否在情绪的泥潭里打转?你是否习惯了掩藏和压抑情绪?如何拧开一团乱麻般的情绪症结?
3月4日-4月1日,朵云书院·旗舰店推出新展“拥抱被忽略的情绪皱褶——心理健康科普艺术展”,希望借此唤起大家对当下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本次展览由世纪朵云携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也就是上海市民熟知的“600号”联合主办。
观看这些展出的精神障碍患者艺术家的画作,在色彩与线条的自由表达中游历他们丰沛的精神世界,消解偏见。“他们既不是天才,也不是怪人,他们也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 一如“600号”的医生陈智民所说。
包容他们,也关照自我。置身展览,如行走于我们情绪的旷野小径,试着舒展、拥抱那些被忽略的情绪褶皱。在239米的天高云阔中,晾晒它们,让你的情绪透透气。
本次展览分为“蓝梦”、“艺术治疗”、“原生艺术”三个系列板块。
“蓝梦”系列
“每一张画都是我的灵魂。”
◆ ◆ ◆ ◆
“蓝梦”系列以情感障碍为主题,呈现亲历者复杂的精神世界。
何为情感障碍?有人形容情感障碍患者跌宕于天堂与地狱之间,或坐在情绪的“秋千”或者“跷跷板”上。他们身处躁狂和抑郁的两极,上一秒情绪异常高涨,也许下一秒就跌入深渊。丘吉尔、海明威、毕加索、梵高等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作品《人生系列》 向人生历程中的困境——死亡、家庭、社会伦理……发问,在纸本上设立剧幕,试图揭开隐秘在日常背后的负面情绪体验。
《人生系列》
《打开裂缝的日常》是作者痛苦挣扎下的产物。“一个人抗争太久了,渴望被看到,被理解,被接纳,被包容。”,如作者所说:“每一张画都是我的灵魂。”
《打开裂缝的日常》
《我和情绪的一场战役》
“艺术治疗”系列
唯有表达,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洗涤
◆ ◆ ◆ ◆
“艺术治疗”系列选取了10-15岁的青少年儿童,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汇院区进行艺术治疗过程中创作的作品。
这些“病人艺术家”或处于抑郁状态,或陷入精神分裂的泥沼。表达,唯有表达,让他们沉重的身体得以放松,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洗涤。
艺术治疗是以各种艺术的媒材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达到沟通、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的效果,让人真正感到快乐。
绘画治疗技术是艺术治疗的一种形式。画出你的伤痛、画出你的心情。面对伤痛,我和你一样,无言以对。但,我愿帮助你“画掉”心灵的苦痛,重建生活的秀美与明丽图景。这时的绘画不是审美意义上的,而是心理意义上的。
美国心理学家Ley说:“用左脑的钥匙打不开右脑的锁”。我们大脑的左半球主管逻辑、推理、演算、判断,是依靠言语来进行的。右脑主管视觉经验,如颜色、线条、节奏等,直接处理图像信息,以视知觉进行思维。创伤反应带来的最严重的痛苦是情绪困扰,灾难性画面透过视觉作用于人的情感。因此,绘画针对右脑进行情绪调节是一种有效的出路。
左图:《最近的心情》
女,12岁,抑郁状态 主题:情绪宣泄
这些都是我最近的情绪,左上角是无语的,然后是悲伤的,左下角是生气的,最小的是笑不活了,最后是无力的,疲惫的。今天正好是我住院两周的日子,我其实很无语为什么要住院,然后住院的时间也很难受很愤怒,有一些怒气也只能自己忍着。整个人也很疲惫。
右图:《谢谢阿康》
女,15岁,抑郁状态 主题:情绪宣泄
这是在黑夜中流动的情绪,黄色和橙色是快乐的心情,绿色是伤心,然后白色像是虚无和空洞吧,我的情绪比较少,并且它们很容易被吸入虚空中,就这样消失了。
“原生艺术”系列
穿越心灵的旷野,如阳光穿透水晶
◆ ◆ ◆ ◆
“原生艺术”系列展示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热爱绘画的患者所创作的作品。他们如同一个个心灵的捕手,用这种超越语言的艺术,抓住每一点泛起的微光。
花阵、森林、海洋……穿越他们心灵的旷野,如阳光穿透水晶般澄净、温暖。
1945 年,让·杜布菲应邀到瑞士参加文化交流,在瑞土之旅中曾多次探访精神病医院,精神病人用面包屑做雕像、在卫生纸上画画、在病房中涂鸦……这些给杜布菲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感动。随之他开始寻找这种真正的、匿名的边缘艺术作品,在旅途中创造了 “原生艺术”这个概念,并在1945年 7月正式提出。
左图:《傍晚的森林》
光明与黑暗,深沉与色彩华丽的对比,表现了压抑和对快乐生活的向往。
右图:《海洋》
画蓝色海洋形容美丽风景。
左图:《线条》
色彩组成的通道。
右图:《花阵》
图案的美丽像花的海洋。
温馨提示
进店观展前需线上预约
👇扫码即可预约👇
如遇展厅内有活动,将暂时无法参观展览。
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