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动绿色发展(14)丨元阳哈尼梯田成群众增收致富“聚宝盆”

点击标题下「河北生态环境发布」可快速关注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组织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试点工作,全国各地积极参与。中国环境报近日派出记者赴多个示范市县和创新基地实地采访,展示创建成果,提供创建经验。


“山也青了,水也清了,梯田满山坡;花也开了,林也密了,白鹇飞来啰;铓鼓响了,谷子黄了,丰收调子多……新房盖了,新家有了,天天唱新歌。”9月中旬,记者来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元阳县采访,正逢当地排练一台以哈尼古歌中的“四季生产调”为主题的剧目《哈尼古歌》。


金秋时节走元阳,饱览美如仙境的云上梯田自然景观,感受传承千年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梯田文化,惊叹古老的农耕文明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自哈尼梯田遗产区于2018年获得生态环境部命名的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以来,当地干部群众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信念更加坚定,践行敬畏自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哈尼梯田精神更加自觉。


如今,哈尼梯田良好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当地生态产业逐渐壮大,生态红利不断释放,哈尼梯田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高起点构建保护发展新格局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责任


在哈尼梯田长达1300多年的开垦历史上,哈尼族、彝族等世居民族利用当地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开创了高山农耕文明奇观,构建了特有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生态系统,这也是哈尼梯田文化的核心。


红河州委书记姚国华表示,哈尼梯田这份世界遗产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保护好、发展好哈尼梯田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必须弘扬哈尼梯田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推动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发展。


近几年来,元阳县按照红河州提出的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工作思路,立足现有条件,坚持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健全哈尼梯田管理机构、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规划引领、完善保护投入机制等多种举措,高起点构建哈尼梯田保护发展新格局,努力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绿水青山”的氛围。


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朱文珍介绍,为切实加强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工作,州级专门设立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元阳县也成立了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明确管委会、乡镇、村寨的权责,强化乡镇对资源环境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主体责任。2018年,州县均成立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推动哈尼梯田保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红河州委州政府和元阳县先后颁布实施了《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红河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哈尼梯田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2019年6月,元阳县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编制了《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方案》,努力推动梯田保护发展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实施。


按照“政府引导、村组管理、适当扶持、示范带动”的思路,负责遗产区景区开发的世博元阳公司每年按照门票收入的30%提取扶持资金,扶持遗产区群众发展生产。对种粮农户实行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性补贴,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让梯田的主人自觉保护梯田。


朱文珍说,身为土生土长的元阳人,与大家一样感同身受,保护发展好哈尼梯田就是保住了当地老百姓的命根子。州县两级党委政府为家乡规划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自己一定全力以赴带领乡亲们把这些举措落到实处。


高标准推进保护治理新工程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绿水青山颜值


地处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内的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是一个仅有64户人家的小村落。这里不仅依旧保留传统的蘑菇房,也是当地高标准推进哈尼梯田系统保护治理的新典范。


阿者科村口有一片长满各种大树、充满神秘感的寨神林。寨神林下方,一泓潺潺流动、清澈见底的山神水,顺着沟渠、管道进入家家户户。


63岁的村民马健昌用吟唱的方式告诉记者,寨神林里面一草一木受全体村民保护,污秽之物不准扔置于寨神林。拿出最真诚的心祭神林,不乱砍滥伐。


据了解,哈尼族历来都有专门的“赶沟人”“守林人”“木刻分水法”“水力冲肥法”等民间森林和水资源管理办法,现在仍在沿用。


自2013年开始担任护林员的马正福说,自己严守古训,无论再苦再累,也要把村里在东观音山上的3000多亩林地守护好。


村落中心一显著位置的宣传栏里,全文展示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村庄居民保护管理办法》第十条是村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了7个方面的内容。一户人家土墙上张贴的阿者科村民环境卫生公约里,标明了全体村民必须严格执行的10项规定。


在村里古树广场一棵约有300年树龄的大树旁边,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元阳分局局长罗成会告诉记者,阿者科村在传承古老的山水林田保护做法的同时,于2018年10月在元阳县支持下实施污水治理示范工程,不仅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就连洗菜、洗衣都专门设置了水龙头和排污管,确保实现雨污分流,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梯田进行农灌。


近年来,红河州、元阳县按照哈尼梯田特有的生态系统,对哈尼梯田的各要素实施了系统保护和治理。


当地在加快实施梯田水系维护等项目的同时,积极推进哈尼梯田森林保护恢复,严格保护梯田周边森林资源,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程,累计恢复遗产区生态植被25.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67平方千米,在遗产区公路两侧义务植树153.9公里,大力推广节能灶、太阳能等新能源替代项目,有效保护了哈尼梯田周边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遗产区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投入1370万元集中开展哈尼梯田景区综合整治。新建生活垃圾热解站4座,建成15套村寨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设施,并在景区旅游客栈、酒店、农家乐集聚片区安装污水处理系统,建成旱改水厕所75座。


记者近10年已先后5次近观元阳梯田无限风光,今昔对比,整个遗产区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高质量拓展共同致富新道路

释放生态红利,增强梯田产业活力


曾经,因为特殊地理条件和传统耕作方式,哈尼梯田的农业产业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如何让群众在保护哈尼梯田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是红河州、元阳县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几年来,当地依托生态环境优势不断发展壮大生态产业,按照“生态兴农、农兴文旅、以旅带商、以商促农”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哈尼梯田绿色生态和文化旅游等一系列品牌,探索出“稻鱼鸭”综合生态种养模式、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逐步走上一条哈尼梯田保护开发、科学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按照《元阳县“稻鱼鸭”绿色高产高效综合种养模式发展规划(2017-2020年)》,目前在哈尼梯田核心区已示范种养3.2万亩,实现“一水多用、一天多收、一户多业”的综合效益,每亩综合产值达6000多元,农户可获得原来2倍-3倍的收入。


记者在元阳县新街镇大鱼塘村李正福家采访时发现,他虽然不善言辞,但满脸洋溢着过上幸福生活的笑容。


45岁的李正福说,一家5人有2.5亩田,采用传统种植方法,每亩产水稻不到700斤,自己靠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自2017年把田流转给一家公司按“稻鱼鸭”新模式种养后,每年可收获水稻800斤或领取1200元现金,他在公司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现在,他把投资60万元新建的小楼部分出租作为大鱼塘村农民田间学校,每年收房租3.8万元。


元阳县副县长黄培说,目前大鱼塘村已建设成为全国稻渔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此外,县里还推广“稻鳅共生”等种养模式,给当地群众打通更多增收致富路径。


据了解,元阳县大力打造哈尼梯田红米品牌,通过“互联网+梯田红米”等销售模式,促进梯田生态产品价值不断提升。


元阳县电商企业园负责人李晓文介绍,9月8日晚上,通过天猫助农直播,5分钟网上销售咸鸭蛋56万元。2016年9月-2019年9月,累计成交梯田红米、米线、咸鸭蛋、黄酒等42753单,销售额2881万元。


元阳县通过大力打造哈尼梯田文旅品牌,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等工作,初步形成了“梯田旅游+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梯田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


中秋小长假旅游信息显示,哈尼梯田旅游参观人数较2018年同期增幅较大。阿者科村目前已经接待游客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万元。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记者:蒋朝晖


新闻背景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国家环保局(总局)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2000年以来,原环境保护部在生态示范区工作基础上,推动开展以生态省、市、县、乡镇、村、工业园区为抓手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2013年,经中央批准,“生态建设示范区”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命名了两批共9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2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多层次推进、东中西部有序布局的建设体系。示范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推动绿色发展(13)丨“绿色GDP考核”贵州试验:取消招商引资任务后经济更好


推动绿色发展(12)丨阿尔山:将优美生态变为致富金山


推动绿色发展(11)丨29个“两山”基地挂牌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入“硬核”时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