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草房变成了砖瓦房,热闹的生活却一去不返
插画师:左丘
过年回家,村子西边二舅家的老屋不见了,只剩下地基轮廓里,残存着一圈七扭八歪的石头。
二舅家的老屋有近五十多年的历史了,是六十年代二舅的爸爸在亲朋的帮助下盖起来的。这低矮的三间泥草房,简朴宁静,悠久而觉得亲切!在我们东北,原来的泥草房面积都不论平方,都说几间房。大概就是中间一间做饭的伙房,两边各有一间睡觉起居的房,一般都是长辈住东屋,晚辈住西屋。 当初的东西两屋住了老少八口人。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后来出嫁的出嫁,分家的分家,就二舅家自己住了。
十多年前,二舅的儿子结婚,盖了120平米的砖瓦房,全家都住进了新房,闲置的老屋就当作仓库存放杂物了。
我们村子是水田区,地势低洼,老屋是建在草甸里的。老屋的后面,十几年前还有塔头草墩和一片低矮的柳树。在往后还有一个几百平米的鱼池,周边是一圈果树,是一个生活气息浓厚的农家小院。现在,鱼池和草甸已改造成了稻田,塔头草墩早就没了踪影。
这几年,不经意间,满村的砖房,满眼的彩色铁皮房顶,不知道啥时候泥草房已隐出了人们的视线。
生活真的好了,有了砖瓦房,年轻人还开上了小轿车。可是,村子里却没有了人来车往的热闹。以往,每到农活收工后,村道上总能看到忙忙碌碌的乡亲,晚饭后,三一伙俩一堆地在闲聊。孩子们更是满村疯跑嬉闹,鸡鸭鹅狗也摇摇摆摆地在村道边觅食……
一切都不见了,往日的街景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寂静和满眼的衰败,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大多都没有了人烟,院里角落的荒草疯长。到了晚上,稀稀落落的几户人家更是早早的关门闭户,村道上没有一点生息,只能看到屋里电视的隐约亮光。
人呢?原来人欢马叫的热闹都去哪儿了?满街的乡邻都不见了?满耳的招呼声怎么都听不到了?
因为前些年政府主导的撤村并校,孩子们上学都要到镇里。村里离镇里有十几里路。孩子们太小,不能自己独立通勤上学,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的上学,就进城买房,带走了上学的孩子。村里剩下的,大多数是不愿离开故土的老人了。
取消农业户口,洗脚进城住上楼房,是我们多年的梦想,努力的方向,应该挺好的啊!可怎么就是觉得别扭呢?怎么就是心里不踏实呢?
由于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人口的减少、土地承载能力有限等原因,一部分村子注定会消失,年轻人大部分会进城。
可是,我担心进城的农民,失去了种地的收入来保障生活,又无法真正留在城里。就算能留下来,农田怎么办?村子,还有好多的大瓦房又怎么处理?在发展中农村注定要这样衰败?我们是不是急了点?城里没准备好,农民自己也还没有那么多积累,在国家政策的诱导下,被动地进城真的美好?我表示疑问。
政府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科学务实和有利于长远发展。
看看撤村并校的后果,由于学校的撤并,让家长在孩子求学和农业生产上,不能兼顾。孩子的上学是不能放弃的,那就只能无奈地选择了进城打工陪读,增加了生活成本和不确定性。目前农村的衰败,学校的撤并是主要的因素之一,村里有没有学校影响重大。
还有村村通的修筑水泥路工程,标准太低。不知道什么原因,村道都修的不足三米宽,造成拉运农产品的货车通行困难,使用中的破损也无人负责修复。村里的交通还不如之前的砂石路,让村里的生产生活更加不便。
政府的城镇化政策,为了土地财政、房地产的去库存,引导农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这一系列行为不仅不符合实际,无助于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安稳生活,还加快了农村的衰败,也让进城后的农民有沦为新城市贫民的风险。村民是否应该相信政府?在基层,政府的好多做法不务实,伤农害农,误导农民,透支信用,对国家和个人都是极大的损失。
农民进城,农村人口的减少是不可逆转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应该是个缓慢的过程,自然平缓柔和,水到渠成。不能简单地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而运动性地让农民短时间内大规模地被动进城。将来真的出现问题,受苦受难的还是农民自己。
泥草房变成了砖瓦房,我们的生活多美好!可是,鸡鸣狗叫,炊烟袅袅,户外村道嬉戏的孩童,都去了哪里?张大爷李大娘的招呼声也好久都听不到了。空空砖瓦房里的主人,你又在哪里?现在是否安好!
延伸阅读
尊重原创,保护版权
东北人,在2010年女儿上大学后,来北京闯荡,之前老家务农为主。喜欢思考和异想天开,关注农村问题,期望社会大同,友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