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词 | 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

时至清明节,春天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余下的一个月,已然是暮春时光。

我们一起品读一组诗词,感恩春天~

《风波·暮春漫兴》
宋代: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
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
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
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
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春风把剩下的花瓣也给卷走了,但它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是由于春风的吹拂。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离此而去的春天,被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碰上了。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宋代: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
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
我思君处君思我。

“簌簌无风花自亸”,写暮春花谢,点送公择的时节。暮春落花是古诗词常写之景,但东坡却又翻出新意:花落声簌簌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在地,好一份安闲自在的情态。接着写“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点出园林寂寞,人亦寂寞。


《临江仙·暮春》
宋代: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
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
殷勤欲送归船。
别来此处最萦牵。
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全词伤春更是伤己,寄寓了诗人漂泊之感,思乡之愁,自怜(惆怅)之意,牵挂之情。


《满江红·暮春》
宋代:辛弃疾

家住江南,
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
一番狼籍。
红粉暗随流水去,
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
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
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
平芜碧。

宋代泉州曾环城种植大量刺桐树。元代时马可波罗即称泉州为刺桐城。辛弃疾于绍熙三年至五年,曾在福建任提点刑狱、安抚使等官,此词约写于此时。


《暮春送客》
唐代: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
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花飞卉谢,叶茂枝繁,朋友出了京城,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古今之情都在其中。远行之人切莫听这宫前的流水,流尽年华时光的正是此种声音。


《暮春有感寄友人》
唐代:鱼玄机

莺语惊残梦,轻妆改泪容。
竹阴初月薄,江静晚烟浓。
湿觜衔泥燕,香须采蕊蜂。
独怜无限思,吟罢亚枝松。

黄莺的啼声惊扰了诗人的美梦,醒来之后眼泪冲淡了昨晚刚化的淡妆。
夜晚时分,竹林熙熙,月亮也显得那么的渺小。江边是那么寂静,夜晚的烟雾也显得格外浓重。门外的燕子衔着泥土筑巢,蜜蜂在采花培养着蜂蜜。只有诗人一个人无限愁思,一个人低语压低了枝松。

暮春时期,诗人独自一人生活,在一个将晓未晓的凌晨被黄莺的鸣声惊醒,于是起床走出房间,看到窗外的景色,诗人感觉心情压抑,想起了一些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桃源忆故人·暮春》
宋代:苏轼

华胥梦断人何处,
听得莺啼红树。
几点蔷薇香雨,寂寞闲庭户。
暖风不解留花住,
片片着人无数。
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

黄莺啼于红树。蔷薇露珠如香雨般滴下,寂寞地进入了闲空的庭院。
温暖的春风不懂得留住花,却将它一片片地吹落到人们身上。楼上人远看着春天快要过去,满地长长的芳草迷了人眼看不见归路。


《望江南·暮春》
宋代: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
曲水浪低蕉叶稳,
舞雩风软纻罗轻。
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
柘林深处鹁鸪鸣。
春色属芜菁。

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

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春天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暮春》
清代:翁格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不要埋怨大好春光归去匆匆,剩下几朵红花点缀一下花丛。
只要将花的根子留在地里,年年都会有按时吹来的东风。

点个【赞】和【在看】,将节日文化和美好的祝福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吧。

来源:百度百科、唯美古诗词等、

图片:图片pexels、pixabay。公益传播节日文化,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编者:福多多,优秀节日文化传播人。

荐读:杏花节 | 读好诗词: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牡丹节读牡丹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桃花节 | 阳春三月好诗词,人面桃花相映红

点亮在看迎祥纳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