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 大墙内的青春行动派


前言


面对突出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合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青年民警听党话、跟党走,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为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着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从1月27日开始整整一个月,合肥戒毒所青年民警告别温馨小家,走进戒治区大门,扛起戒毒场所疫情防控的责任,这样的坚持还将继续……

抗击疫情


殷立国(政治处一级警员)

大年初二刚交班,殷立国就接到所里的“召回”电话:“你被抽调进封闭管理B班次,明天上午12点前到岗。在戒治区内封闭隔离14天,再封闭执勤14天,居家隔离14天。有困难吗?”“没困难,准时报到。”他的回答斩钉截铁。其实,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家外,怎会没问题?母亲刚做手术,想和家人团聚便执意提前出院,需卧床调理、按时吃药、流质饮食,作为儿子他提心吊胆;孩子刚满14个月,生病一直在做雾化治疗,作为父亲他心急如焚。此时此刻,疫情“硝烟四起”,任务突如其来,他冒雪连夜将妻子和孩子送去岳母家,临别时他愧疚地对妻子说:“孩子要辛苦你了,春天到了,我就回来了……”。


疫情未结束,战斗仍不止!封闭执勤一个月,殷立国身兼联络员和通讯员的角色,积极收集战友的需求和建议,协助改善隔离区软硬件;同时抓紧政治宣传工作,通过OA网传达疫情文件,组织学习政策,上报信息……确保战友们隔离不“封闭”。紧张工作之余,他详细梳理戒治区封闭管理和疫情防控的工作思路,协助领导制定计划。针对封闭管理状态下戒毒学员的心理应激,提出要注重心理防护,开展心理引导,稳定有恐慌焦虑情绪的人员,确保场所安全。


“母亲身体好点没?儿子学了啥新词?工作与家庭兼顾的妻子还能吃得消吗?”…… 深夜,他会情不自禁地牵挂家里,但他知道,短暂离别是为了守护一方平安,他无怨无悔。




吴修德(入所队一级警员)

接到报到通知的时候,吴修德刚从老家回来——母亲突发心梗离世,让他悲痛至极。妻子是市二院呼吸内科的护士,几乎与他同时接到参加一线防疫工作的通知。匆匆将三岁的女儿托付给外婆,他们奔赴各自岗位。临别时,妻子安慰吴修德:“母亲离开已无法挽回,她肯定希望你能坚强起来,勇敢面对,加油,老公!”吴修德则叮嘱妻子:“你们医院又是定点收治医院,你又在孕期,千万千万要注意自我保护,做好防护措施。” 

各自到岗后,吴修德迅速进入封闭隔离状态, 14天后转入执勤岗,至今仍奋战在一线,与同事共同负担起整个隔离区民警职工以及戒毒人员的后勤保障。戒治区工作规定,手机不能带入,而妻子是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这让他们彼此之间连最寻常不过的关心问候都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偶尔喘息休整,吴修德才能拎起隔离区的固定电话和妻子简短交代几句,嘱咐注意身体安全,聊聊女儿,倾诉思念和牵挂……


疫情就是命令!吴修德与妻子携手同行,一位执法在战疫的后防线,一位直面于战疫的最前线,在执法尽职和救死扶伤中守望、鼓劲、并肩作战。




王涛(监察室一级警员)

“年轻人就是要冲在最前面!”王涛常常这么说。本来在机关工作是不用参加戒治区值班的,为保障警力,他主动请缨进入戒治区,担负隔离区基本信息化保障的重任。为此,王涛连夜将妻子和七个月大的宝宝送回了老家,汽车冒着风雪在高速公路上飞驰了六个多小时。

原来在戒治大队担任管理内勤,现在在隔离区承担了康复劳动和教育方面的工作,王涛认真学习和揣摩着。疫情期间,学员被紧张气氛影响,康复劳动积极性不高,情绪低落烦躁,王涛觉得这有可能成为安全隐患,建议采取临时应急激励措施,提高学员的积极性,保障疫情期间能够完成既定的康复劳动计划,又无形中降低了学员的紧张情绪。他严格规范执勤,在学员中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与学员交流疫情进展,安抚焦虑情绪,制定强身健体计划。只要天气晴好,就组织学员晾晒被褥,定期清洁消毒戒治区。同时,对封闭期间解戒的学员开展离所前谈话,再三要求学员离所回家做好居家隔离。


 “面对疫情,我们需要与家人告别,需要面对比以往更加繁重的工作,有压力,也有挑战,但更是动力,更是机会,年轻人就要抓住机会,冲在前面,用行动提升自己的价值。”说话间,他的眼神愈加坚定。



“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合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近30位青年民警进入戒治大队执行抗疫任务已有30余天,他们还将持续奋战。韶华不负,青春不老,青年民警们——大墙内的“青春行动派”,守望初心、放飞梦想,为构筑戒毒系统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而行动。



来源:合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编辑:吴昊、金红芳

审核:张艳清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最新!合肥市政法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九条措施

战“疫”日记 | 未来,正在来的路上~

返岗复工你关心的工资、社保、劳动合同问题,人社部权威解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