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肥人,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⑩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进入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八七会议后,一批皖籍共产党员,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回到家乡,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并在群众中扎下根基,把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领导革命运动逐渐走上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阶段。土地革命早期,在党的领导下和革命武装力量配合下,合肥地区各阶层人民的抗捐抗税、罢工抗暴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城乡,革命力量不断壮大,迅速形成星火燎原之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位于大别山东北、东南外围,以合肥、寿县为中心的皖西北游击区成为中央通向根据地的重要桥梁,肩负着开辟新苏区、支援老苏区的重大使命。这一时期,合肥地区党组织及所属的革命武装以皖西苏区为依托,以与根据地接壤的广大区域为活动中心,发动群众,进行持续的艰苦的经济、政治和武装斗争,保持了游击区,支援了根据地。皖西北中心县委领导下的赤卫队、游击队、游击师驰骋于合肥、寿县、舒城、庐江、巢县、潜山、凤台等十多个县,全面开展游击战争,不断打击国民党驻军和地方反动势力,浴血奋战,屡挫屡战,并在主力红军撤离根据地后,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顽强坚持3年游击战争,革命的火炬始终在合肥这片土地上燃烧不息。



合肥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中共合肥小组、特支的建立及其活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合肥地区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共产党员和革命者或被迫转入地下,或转移到外地,党组织和群众团体活动几乎陷于停顿。

1927年8月初,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临委”)由武汉秘密迁到芜湖,根据中央指示,开始恢复由于大革命失败而遭受破坏的党组织。

8月初,接到《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等文件后,省临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和安徽的具体形势,围绕贯彻土地革命的纲领,制定了《关于当前三个月工作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分组织、宣传、工运、农运、民运5个部分,就恢复整顿党的各级组织,开展土地革命宣传,发动工人及农民运动,组织武装暴动等作出了具体部署。9月25日,省临委发表的《时局宣言》,分析国民党各派军阀为争夺皖省控制权而鱼肉百姓的形势,号召安徽人民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团结起来,武装起来。“变军阀战争为工农革命、平民革命的战争,将一切反革命的敌人,歼尽净尽,从军阀豪绅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从奋斗中杀出一条光明的出路!” 

根据《纲要》要求和省临委的指示,全省各地党的基层组织开始恢复,发动和组织工农运动的工作逐渐走上新的轨道。童汉章等一批在外地从事革命活动共产党员,陆续从武汉、南昌、上海等地返回家乡,整理和恢复合肥党的工作,开展革命斗争。

童汉章 (1897- 1943),合肥东乡人,1918 年进入设在安庆的安徽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五四运动时期被推选为安徽学生联合会副会长,是安徽早期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1922年冬赴日本留学。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国民党党安徽省临时党部总干事。1927年安庆“三二三”反革命事件后留守安庆。同年芜湖“四一八”反革命事件后,撤退至武汉。大革命失败后,童汉章目睹蒋、汪合流,愤然离开武汉南下,与朱蕴山等同赴南昌,参加了由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发动的南昌起义,出任革命委员会会宣传委员。起义失败后避走香港。同年9月,童汉章由香港来到上海,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秘密开展建党工作。在合肥期间,他利用在省立第六师范教书的身份为掩护,发展党员,筹建组织。

与此同时,中共党员许继慎奉中共中央指示,由上海赴皖西组织革命武装,因故未果。9月下旬,许继慎在返回上海途经合肥时,联系上南昌起义后返回故乡的童汉章,商讨恢复合肥地方党组织等事宜。在许继慎的帮助下,童汉章联络了曾在武汉军政学校学习过的共产党员范毓南、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合肥县党部委员的刘自强(共产党员),3人在合肥城内十棵椿(今霍邱路与六安路口)童汉章家中成立合肥城内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中共合肥小组, 童汉章任组长。中共合肥小组隶属六安特别区委领导,同年10月,中共安徽临时省委决定将合肥党小组划归中共寿凤临时县委领导。

中共合肥小组是大革命失败后,合肥地区最早恢复的党组织,她就像一粒火种,在合肥原野上燃起星星之火,很快形成燎原之势。中共合肥小组成立后,立即开始在城市和农村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先后吸收何世球(韩明)、张建之、谷隅三、周味韶、徐梦观(薛成)、张伯平等20多位同志入党。同时,陆续又有一些合肥籍的共产党员,从外地回来参加革命工作。随着党组织的发展,党员不断增加,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27 年底,经省临委批准,在合肥党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合肥特别支部(简称“合肥特支”),特支委员包括童汉章、刘自强、范毓南、何世球等人,童汉章任书记,刘自强负责工人运动,何世球负责交通工作。


中共合肥特区委建立及其活动

1928年春,合肥特支扩建为中共合肥特别区委(简称“合肥特区委”),委员先后有童汉章、刘自强、范毓南、何世球(韩明)、周狷之(尤迟)、张开泰(徐百川),张伯平、张建之、赵圣情等,童汉章任书记,隶属中共六安县委领导。同年8月,因国民党的搜捕,童汉章被迫离开合肥。9月,六安县委指派县委委员周狷之接任合肥特区委书记(1930年3月后由何世球接任书记)。

合肥特区委建立后,在合肥的四乡积极发展党员,秘密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早在1927年秋,大革命失败不久,在武汉国民党中央军事学校学习的张建之、谷隅三回到合肥,经刘自强、何世球介绍加入党组织。9月底,张、谷二人受党组织派遣,到西乡雷麻店一带秘密活动,并与薛成(徐梦观)、周味韶等人建立了合肥地区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农会组织——雷麻农民协会。12月,经合肥党组织批准,成立了肥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雷麻小组,张建之任组长。1928年春,合肥特支委员何世球、六安县委委员周狷之先后到合肥西乡指导工作,将雷麻党小组改建为中共雷麻支部,张建之、薛成先后担任书记。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组织力量迅速壮大。1929年秋,雷麻支部分为雷麻、高刘两个支部,下辖6 个党小组,发展党员25人。不久,南乡的三河,西乡的山南、官亭陆续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到1930年5月,合肥西乡和南乡已建立5个党支部,下辖2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0多人,有力地加强了党在合肥农村地区的领导力量。

1928年秋,合肥特区委委员张伯平、共产党员周味韶先后受党组织派遣,来到合肥东乡众兴集开展秘密活动,建立党组织,并于1930年春成立东乡特别党小组,同年5月扩建为中共东乡支部,孙子模任支部书记,隶属合肥特区委领导。众兴地区1928年就有了农会的秘密组织,群众基础好。党组织建立后,发动党员走村串户,吸收贫雇农加入农会,向广大贫苦农民宣传“穷人要翻身”“打土豪、分田地”等浅显易懂的革命道理,号召百姓团结起来,抵制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此外,八七会议后新组建的中共寿凤临委,也在合肥北乡(今长丰县域)和寿东南地区恢复和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开展农民运动,与合肥城区和西南乡的党组织形成呼应之势。

1929年5月24日,中共中央决定取消安徽省临委,将省临委管辖的地区划分为芜湖、安庆、六安、阜阳四个中心县委,由中央直接管辖,并将合肥特区委划归芜湖中心县委领导;同年10月,合肥特区委划归六安中心县委领导。1930年1月,合肥特区委一度划归鄂豫皖边区特委领导;同年4月再次划归六安中心县委领导。

中共合肥特区委的成立,标志着大革命失败后,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合肥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崭新阶段。合肥党组织恢复后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扩大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的面目,领导人民群众集训进行革命斗争。在六安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合肥特区委及所属基层组织,活跃于合肥城乡,组织工会、农民协会、妇女协会以及青年团等群众团体,领导工人和农民的罢工、抗租、抗捐、抗暴斗争,建立合肥赤卫队,开展武装斗争,开创了合肥地区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来源:合肥宣传——大湖之声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关爱“折翼天使”,法援在行动~
党规党纪小课堂⑩|党员干部请注意,这些情况将被问责!
疫情当前,闻令而动!吴昌文带队对市义城监狱、戒毒所进行视频警务督察
@合肥人,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⑨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