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肥人,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50)


     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军长叶挺,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参谋处长赖传珠及罗炳辉等离开皖南军部,到江北视察工作和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六、合肥地区的反磨擦斗争

国民党顽固派在合肥地区制造磨擦

  1939年冬和 1940年春,正当合肥地区的中共组织发动各阶层人士广泛开展抗日斗争时,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接替廖磊担任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的桂系军阀李品仙,在安徽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力量,制造反共磨擦,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合肥西乡抗日烽火的熊熊燃起,使国民党合肥县党部中的一些顽周派极为恐惧,他们无法容忍中共在群众中的威信与日俱增。随着国共两党关系的日益紧张,以国民党合肥县党部路世奎为首的一伙不断挑起事端,制造磨擦。公开冲突的导火线是1939年12月的保甲训练班结业典礼。

  1939年秋季,国民党合肥县举办了一期保甲训练班,中共肥西地方组织根据当时国共合作的有关精神,派程希等人以县动委会的名义参与其事,目的是进步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战线政策, 推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而国民党合肥县党部却认为中共在捕异党活动。为了防共、限共,国民党合肥县党部利用结业典礼之机,强迫全体学员加入国民党。不仅如此,在保甲训练班结业典礼上,国民党制造事端,引发争斗。为了避免磨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上级决定田兰田 (时任中共肥西工委书记、合肥县动委会指导员)等立即转移。与此同时,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下令调省属各工作团去立煌县受训,企图清剿中共党员。为保存抗日力量,从抗日大局出发,活动在合肥西乡的县动委会及其各工作团成员在中共地方组织的安排下,陆续撤离肥西,分别转移到皖中和皖东抗日根据地。不久,田兰田和李维知先后撤离到无为,然后转移到津浦路东地区;周兆瑜和程希回到立煌县后又转至霍邱县工作;常布础带着县工作团中身份较公开的一些同志撤到青龙厂地区,剩下的成员和县妇女工作团合并,由夏冰流任团长,陈德玉(曾余)为副团长,住西乡大潜山下毛竹园一带,继续领导与发动人民坚持开展抗日活动。此外,一向靠近共产党、和共产党密切配合进行抗日的国民党合肥县县长唐晓光被撤换,并以犯所谓“共党嫌疑罪”而遭逮捕。县妇抗会主任周老三姐(童宜仙)被叛徒出卖,也遭敌逮捕,后在押送途经六安三十埠大桥时,从容自戕,壮烈牺牲。为了直接控制对合肥地区的统治,李品仙还将其亲信刘文朝、陶松、隆武功先后安排充任国民党合肥县长。在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下,肥西地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开始转入低潮。

  在合肥东乡,国民党第一三八师和一七六师相继进犯肥东北地区的周家岗、界牌集、广兴集等地。国民党保安第八团也进驻梁园、古城等地,多次进攻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在“反攻津浦路”的烟幕下,调集重兵向新四军压迫。第二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进攻第四支队驻地津浦路西地区,鲁苏战区韩德勤部由苏北进攻第五支队驻地津浦路东地区。

  江北游击纵队驻地巢无地区及第三支队驻地铜繁地区也处在国民党顽军西路东侵、南路北犯的夹击地带。1940年3 月7日,国民党桂系顽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分7路进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驻庐江东汤池留守处和四支队后方医院。一个班留守武装部队和10余名工作人员从留守处突围后,又被顽军包围于东汤池附近达20余天。留守处和后方医院伤4人,牺牲1人,所属物品被掠一空。

  4月21日,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八团及第四团配合国民党二十一集团军第一七六师一部共4000余人,分3路向巢无地区大举进攻。江北游击纵队一部被迫自卫,在照明山战斗中,四连受伤战士7名,其中2名伤势较重,纵队参谋长桂逢洲不幸中弹牺牲。由于顽军力量过强,部队主动撤离照明山。照明山战斗后,为了保存力量,江北游击纵队司令部和舒无地委机关奉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示,转移到淮南铁路东边的含山、巢北地区,不久转至皖东津浦路西定远县界牌集、瓦屋薛一带。1940年5月,中共舒无地
委撤到皖东津浦路西地区后,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无为、庐江、桐城等县党组织,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反共活动猖獗,遭受严重损失,基层党组织有些被破坏,各抗日群众团体被解散。中共无为五区委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被迫转移至桐东水圩地区(今枞阳县境),与先期撤退该地地的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中共庐南工委汇合。

  1940年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二次反共新高潮,为预防国民党顽军对皖南新四军军部和所属部队的突然装击,新四军军部遵照中共中央“拟准备北渡长江的指示,在军事上作了周密部署。1940年9月,派林维先率部进入巢无和桐庐地区,向西警戒,防范国民党桂系军的袭扰。月底,一直往返于大江南北的第三支队第五团第二营副营长马长炎又率部分部队进驻无为东乡,加强沿江地区的防范。军部又命孙仲德率江北游击纵队一部由津浦路西进入巢南山区。孙仲德所组建的无为游击纵队基本上控制了巢无地区。这几支部队的配合行动,大大增强了皖中沿江一带军事实力,为军部北渡提供了有利条件。

 

肥地区的反磨擦斗争

  针对敌人掀起的反共高潮,处于日伪顽合击之中的合肥党组织同新四军一起坚持抗战, 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并积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下,反击桂系反共、反人民的罪恶行径。1940年3月,蒋介石密令桂系第二十集团军司令兼安徽省主席李品仙、苏鲁战区副司令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各调集主力一部向淮南铁路以东、洪泽湖以南地区逼进,欲将新四军江北部队“压迫于大江以南或相机剿灭之”,以截断新四军与八路军的南北联系。李品仙和韩德勤接到密令后,立即调兵遣将。此时,李品仙令第一三八师1个团和第十、第十二游击纵队共6000多人,向路西定远大桥的江北指挥部和第四支队发动进攻。

  在此紧急关头,为了抗日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中共中央致电中原局,指示新四军给磨擦者以沉重的反击,并立即向李品仙提出强硬抗议,呼吁团结抗战,提议“以淮南路为界,分区抗日,我不向西,彼不向东”为条件进行谈判。但桂顽对此置之不理,一意孤行,加紧进行围攻江北指挥部和第四支队的部署。3月4日,第四支队开始反击,顽第十二游击纵队大部被歼,共毙、俘支队司令以下1000 余人。第五支队主力由淮南津浦路东赶来路西增援,7日于滁县施家集全歼县顽保安团近千人,9日同四支队会师于王子城。路西反顽作战的胜利,迫使桂顽同意谈判,达成了以淮南路为界,分区抗日的协议。随着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迅速建立、扩大和巩固,引起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和不安。5月底,津浦路和淮河沿岸的日伪军对路东和路西地区进行“扫荡”企图分割和摧
毁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6月初,日军2000余人侵占定远县城后,又四出“扫荡”,其中一股400多人进犯藕塘,第四支队一部配合地方武装将其击退。6月上旬,滁县的日伪军千余人,又侵占周家岗、全椒一线, 遭四支队和五支队一部猛烈打击后退回滁县。日伪军的“扫荡”刚被粉碎,桂顽又向路西地区进攻。桂顽以李本一之第一三八师为主力,加上皖东第十游击纵队以及地方土顽武装,总兵力约700余人,于6月16日分别向古城、王子城进攻,17日占领古城,并企图向广兴集进犯。

 

  在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的亲自指挥下,第四支队和从路东赶来增授的第五支队以及地方武装约400多人严阵以待。6月17日夜,第七团、第九团由集结地域向古城之顽敌接近并展开,18日拂晓,从东、北两个方向向占据古城的第十游击纵队之第一、二大队发起起进攻,经一天激战,给第十游击纵队以歼灭性的打击,毙、伤、俘顽1000余人,残部向八斗岭方向逃窜,第七团、第九团收复了古城。19日晚,八团和七团二营互相配合,向王子城之顽敌发起攻击,经3小时激战,毙、伤敌顽约600余人,国民党第一三八师之五一团向八斗岭溃退,20日上午,第四、五支队全线出击溃退之顽敌直至八斗岭。由于第一三八师主力及第十游击纵队残部均集结于八斗岭地区,而第四、五支队已取得了古城反磨擦战斗的胜利,并且伤亡也较大,第四支队第八团政委刘树藩、江北游击纵队第一团政治处主任王少香牺牲,江北指挥部即令部队停止追击,战斗至此结束。这次会战,给桂顽第一三八师和皖东第十游击纵队以沉重打击,计毙、伤、俘顽1600余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桂顽再次被迫同意停战,双方商定以淮南路为界,达成分区抗日的协定,初步改善了皖东津浦路西的抗战局面。


来源:理响合肥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司墨︱眼里有光 心中有爱——律师童磊的支教说(一)

党史 | 红色百宝之印刷机

以案释法 | 聚餐后意外身亡,责任怎么划分?

党规党纪小课堂(52)|这些行为将受到党纪处分,自查!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