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
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姜明
(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近年来,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均等化、平台建设一体化、服务供给精准化、满足需求多元化,真正做到“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积极打造公共法律服务“金字招牌”。
一、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发展
保障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连续7年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将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提高到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以上。建成829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2395个法治公园,创作合肥“折子戏”、安庆“黄梅戏”等一批法治宣传作品,形成淮南“豆娃说法”、淮北“茶馆普法”等普法品牌。制定村(居)法律顾问服务指南地方标准,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
缩小城乡公共法律服务差距。出台促进县域律师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展县域律师业务巡讲培训,3430名县域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印发促进公证事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公证机构优化整合。支持贫困地区新设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鼓励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到欠发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便民服务点。建立市、县级人民调解中心107个,年调解纠纷55万余件。
重点服务保障特殊群体权益。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将残疾人、农民工等群体作为法律援助重点对象。会同省总工会开展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做好“1+1”法律援助律师选派工作。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1.7万余所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法治副校长,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350个。
二、坚持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三大平台一体化建设
一体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3个、服务站1527个、工作室1.7万个。优化“12348”热线运营服务,实现与“12345”热线、“110”报警电话的联动转接。升级安徽法律服务网,设立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店铺”3666家,发布法律服务产品2.2万件,全省124个政府官网、124个电子政务网以及皖事通APP、安徽司法微信公众号嵌入法网链接。
纵深推动“三大平台”融合发展。以安徽法律服务网为科技支撑,融合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法律服务机构,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全时空配置能力。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机构衔接流转机制,集受理、指派、转办、督办、查询、投诉处理、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大平台共享、大系统统筹、大数据联治的综合应用。
精心打造“智慧法律服务”。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实施长三角地区律师执业证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完善公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升级省级司法鉴定系统,建立与全国司法鉴定综合数据库对接工作和数据质量校验机制。探索研究线上仲裁、智能仲裁,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合肥仲裁委开发网上立案、智慧庭审等系统。
三、聚焦重点领域,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化水平
更优融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召开长三角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与保护论坛,积极化解知识产权类纠纷。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建立8个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律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和评定机制试点,推进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印发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方案,分两批成立6家合作制公证机构。
更好推动党政机关依法履职。出台深入开展公证公益法律服务的意见,鼓励公证机构参与环境损害类证据保全公证。鼓励和支持司法鉴定机构为交通事故、保险理赔、医疗损害等提供公益性司法鉴定服务。全面实施公职律师制度,组织评估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情况,规范开展法律顾问选聘备案工作。
更大自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规范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完善依申请法律援助和办案机关通知辩护(代理)工作机制。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引导公证机构积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推动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县域全覆盖。开展律师、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全省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全面评查。
更高水平服务改革开放深化。推广涉外公证处代办领事认证业务,建立涉外鉴定事项报告制度。黄山市、池州市入选国家文旅部、司法部确定的全国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试点城市,合肥、蚌埠、芜湖仲裁委自贸区片区仲裁中心设立,13家仲裁委加入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省仲裁协会和16家仲裁委加入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洲区域仲裁机构多边合作机制。
四、改革供给机制,满足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需求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安徽省“十四五”发展规划,列入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机制,制定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指导标准和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指标年度任务指标,探索建立法律服务市场稽查制度。
完善“两结合”管理体制。召开省第十次律师代表大会、省公证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省司法鉴定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成立省仲裁协会和省破产管理人协会,法律服务行业协会职能优势日益发挥,“两结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修订公共法律服务评价考核指标,完善公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价标准,实施法律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在公证、法律援助等综合管理系统中开发评价机制软件,做到当事人随单评价。
来源:安徽司法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