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文江湖背后的隐忧

渠洋 李辽 法人杂志
2024-10-01

◎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渠洋 李辽

网络文学(下称“网文”)诞生已近三十载,催生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作者,同时也将众多作品的版权成功引入影视、游戏,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贡献了一份力量。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网文市场营收规模达383亿元,各网文平台驻站作者总数近3000万人,用户规模达5.5亿。然而,在网络文学兴盛的今天,同质化问题严重、庸俗化倾向明显以及盗版仿写猖獗等乱象成为与行业相伴而生的顽疾。

半数网民读网文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网文以其便捷性和内容的无限容量,迅速成为最活跃、受众最广泛的文学形式。目前,中国网文用户已占网民总数近一半,有超过5亿文学爱好者选择通过网络平台阅读,读者群体覆盖各个年龄段,从青少年到中老年。

网文作品的展示和传播离不开网文平台。最初,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等是网友耳熟能详的网文平台,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近日,网文作家何常在对《法人》记者说:“当时有个说法,真正的‘大神’必须是从起点、晋江杀出来的。”

比现在的网剧点播模式早很多,起点中文网在2002年首创付费阅读模式。此举不仅肯定了网文的商业价值,更使网文产业逐步走向成熟。业界将这一年视为网络文学元年。何常在认为,付费阅读模式下,作品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读者的选择。“这要求网文作者必须投入更多心血,精心打磨每一个章节,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吸引力,以维持读者的长期关注和支持。”

网文不仅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更成为影视改编的源泉。2023年,热播影视剧TOP20中,60%的作品源自对网文的改编。网文的版权价值显著提升,进而吸引众多才华横溢的人投身其中。网文作者大多非文学专业出身,是兼职写作的“斜杠青年”,他们的身份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大类,为网文提供着丰富的素材。

网文作家横扫天涯介绍,通常情况下,作者与平台签约后,作品上架并开始营销,以此获得收益。一旦作品表现出色,平台便会与作者签订更长期的合约,从而使作者逐步晋升为更高级别的作家。“大神”和“白金”级别的作家通常受到平台的独家合约限制,不得在其他平台发布作品。他透露,与平台通常是5年一签约,收益基本上是作家与平台平分。

最早的一批“大神”级网文作家多为“70后”和“80后”,他们至今仍活跃在创作一线。而头部网文作家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功,更擅长将网络文学作品转化为各种形式的IP,如动画片、电影、电视剧、真人话剧甚至密室逃脱和游戏等。“他们通过将著作版权细分并出售,实现了版权的多元化开发和利用,年收入可以过亿元。”横扫天涯说。

行业内卷严重

随着读者群体的日益庞大,网文作品的数量迅猛增长,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全网作品总量达到惊人的3786.46万部。“可以说,平台每天上新的作品数量多到让读者看不过来。”横扫天涯说。

然而,在这片繁荣背后,真正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顶尖作家的人很少。何常在向记者介绍网文平台的选拔机制:平台首先需要认可作品的价值,才会与作者签约。签约之后,作品会经历一系列的试水推荐,根据读者反馈逐步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大约一个月,作品便有机会上架销售,正式进入市场。但他同时强调,大多数作品在签约这一关就被淘汰了,即使有幸签约,能够上架销售的作品也是凤毛麟角。“在上架销售作品中,往往只有寥寥数百名读者愿意为之付费,这使得大部分作家收入十分有限,很难仅靠写作维持生计。”

据他估计,目前能够通过网文创作维持生计的作家有十几万人。“意味着他们每月至少要有一万元左右的稳定收入才能养活自己。”

作品的更新速度,是衡量网文作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横扫天涯回忆,20年前,如果一位作家一周更新一次,一次只更新3000字,读者会觉得非常了不起。然而,随着读者需求的提升,现在,顶尖网文作家一天的更新量可以达到3万字,且保持了相当高的写作质量。

作家们不仅要在速度和质量上展开角逐,更要在作品的独创性和吸引力方面下功夫。横扫天涯说:“网文的主要读者群集中在18岁至35岁,他们对作品有着新、奇、特的要求。如果作品缺乏个性和特色,难以获得读者跟随。”2023年,网文写作的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95后”“00后”的作家们引领着网络文学的新潮流,更贴近年轻一代的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特别是“00后”,他们已成为网文作家的新增主力。据悉,2023年,阅文集团新增作家中六成是“00后”。

曾经强势的老牌网文平台,也面临激烈竞争。目前,国内网文平台数量已超过100家,其中不乏新兴力量,如七猫、番茄等,它们以免费阅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付费壁垒。在这种模式下,读者无须支付阅读费用,但需在阅读过程中浏览广告。

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中国网文也在不断向海外扩张。横扫天涯曾作为中国网文作家的代表之一,赴海外推广中国网文。他感慨,很多海外读者对中国神秘而迷人的文化充满好奇。他说,国外网络发展相对滞后,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倾向于纸质书籍,因此网文产业比中国至少落后15年以上,与国内高质量的网文作品相比,国外网文竞争力有限。

品质分化明显

目前,玄幻、都市、历史等题材因为符合流行趋势而备受网文读者欢迎。“当一部作品如 《甄嬛传》 《庆余年》获得巨大成功后,会引发观众对类似作品的强烈兴趣。同样,前段时间,四合院网文火了,也促使许多作者纷纷创作与之相关的作品。然而,这种追逐热点的现象也导致作品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横扫天涯说。

为了博眼球,一些作家不惜对作品进行庸俗化处理。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网文评论家桫椤表示,从价值传播的角度来看,部分网文作品的格调不高,甚至存在涉黄、涉黑等情节。随着近年来监管部门的综合治理,违法违规的作品数量已逐渐减少,但仍有作品采取“打擦边球”的方式来吸引读者,例如用标题、导语来刺激读者感官。

大型网文平台由于规模和影响力,通常实施更为严格的审核机制。这些网站拥有自审系统,在作品上传时,能够自动过滤掉包含敏感词汇的内容。但一些规模较小的网站可能由于资源限制和监管不到位,仍然存在问题作品。

桫椤指出,在审美表达方面,网文作品的品质呈现出明显分化。部分作品逻辑混乱,语言粗糙,情节荒诞,缺乏文学作品应有的艺术美感和深度。有些作品过于追求情节的刺激,而忽视了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最终沦为简单的“故事情节”。

他表示,网文行业是资本与文化角力的场域,在现阶段,文化不抵商业力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影响网文行业生态的主要因素。实现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文化的支撑力量。“一是要加强行业监管,引导网络文学平台和从业人员守住文化和精神底线;二是要加强行业自律,引导网文作家在作品中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激浊扬清、正本清源,营造清朗的网络文艺空间。”

盗版仿写猖獗

网文的盗版黑色产业链一直猖獗。桫椤说,众多网文遭到非法网站的盗版传播,而由于技术手段的复杂性,打击盗版的效果并不明显,平台和作家在维权方面面临重重困难。

2023年6月,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十大版权案例,里面的侵权行为五花八门,从侧面展现了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的严峻形势。

何常在称,过去,一些网络社区未经授权擅自转载网文作品。当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查询时,发现排名靠前的往往是盗版网站。“一些盗版网站为了规避监管,将服务器设在国外,使得监管机构难以有效整治。”

横扫天涯也时常遭遇盗版的困扰。“在网上搜索自己作品的名字时,除了在签约网站发表的作品外,其他均为盗版。”他坦言,“我每年创作约200万字,无一例外均遭遇盗版。”

一些盗版商“及时跟进”,让何常在苦不堪言:“每次我的作品一发布,盗版商就迅速印刷成纸质书,在一些知名电商平台上销售,进一步加剧了我的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盗版问题已经从单一的文字复制演变为多媒体化形式。横扫天涯说,一些微信群邀请读者加入,每人收取两块钱,随时分享网文作品的最新章节。

除了盗版,横扫天涯还遭遇过仿写现象。“一些人看到我某部作品走红了,便进行简单的‘换壳’抄袭,更改作品名、作者名、主角名,但还保留原有的故事情节,有时他们甚至连配角的名字都懒得改动。”

面对盗版和仿写,一些作家认为,盗版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作品提供了曝光度,因此选择不维权,这让盗版商更加肆无忌惮。而那些选择维权的作家,通常依赖平台处理这些问题。

横扫天涯坦言,网文作家每天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创作,很难有精力发现和追踪这些侵权行为。通常情况下,是读者发现侵权问题并告知作者。此外,许多作家不熟悉法律知识,尽管屡屡被侵权,但很少会去深入关注和采取行动。

一些头部网站在作品版权保护方面坚持不懈,防盗技术措施不断升级,上线涉密技术方案,用于追踪盗版源头等。2023年10月,阅文集团配合上海警方侦破了一起侵犯集团旗下千余部网络文学作品的著作权案,捣毁了一个在多款APP发布侵权内容以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团伙,在全国多地收网抓获了数十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超亿元。

为解决盗版问题,国家持续开展了19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去年,国家版权局、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3”专项行动,督办了一批网络文学大案,强力打击了侵权盗版。

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冯韵钤认为,盗版是当前网文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网文作品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因此对盗版等侵权行为取证较难。同时,投诉渠道不够畅通,司法保护成本高、周期长这些特点导致传统的版权保护措施往往难以适应网络环境的特点。

他同时表示,网文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只有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缺少细化的法律规制措施,建议加快立法建设,以适应网络文学的飞速发展。针对取证难的问题,他认为,可以结合现在新兴的、采取区块链取证技术的一些网络法律维权保全工具,比如常见的时间戳,可迅速固定网文盗版和仿写证据,然后再通过平台投诉举报或委托专业律师起诉维权。
编审|王 婧
责编|惠宁宁
校对|张 波  张雪慧

来源|《法人》杂志2024年08月总第246期


严正声明:“法人杂志”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

获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投稿、约访、转载、合作事宜
联系邮箱 | news@farennews.com

发现“分享、在看”“点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法人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