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大展首度亮相省博:为母系走婚“正名” 为诗和远方“代言”
头条战略合作品牌
博信文博科技
泸沽湖是摩梭人的家乡
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母系文化承载之地
她以独具特色的走婚习俗引起世人瞩目
这里也是梦里的诗和远方
澄澈碧蓝,桃园胜境,鱼米之乡
湖水之滨,树荫之下,安定美满
摩梭人放声歌唱,舞姿潇洒
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古老与时尚并存
摩梭人以“和谐、包容、开放”的文化特色,吸引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关注。学者们认为,在人类的婚姻史上,摩梭人实行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访婚(走婚),是人类婚姻史上的一个奇迹,至今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依然飘扬着女性文化的旗帜,所以,被人们称之为“东方的女性王国”。
走婚是一夜情吗?
小孩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吗?
男人可以同时和几个女人走婚?
男人是不是没地位?
男人是不是不负责抚养小孩?
一家之内兄弟姐妹是同一爸爸的孩子吗?
……
探寻真实摩梭世界
为母系走婚“正名”
为诗和远方“代言”
2020年7月
筹备四年之久的
原创大展《摩梭Moso:家庭·婚姻·对话》
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展
以上问题迎刃而解!
「阿妈」:大家庭里的阿妈有几个,年龄最大的叫阿妈枝(大妈妈),最小的叫阿妈吉(小妈妈),其他的叫阿妈+其名。我们没有生母、养母、后母、继母之分,没有母亲与伯母之分。大妈妈、妈妈、小妈妈之间只有年龄区别而没有亲疏之分,她们一起养育我,于我都是温暖慈爱的存在。阿妈们每天要操持很多家务,洗衣、织布、喂牲口、养育孩子。
展览结构:《摩梭Moso》展共分五个部分开篇:他们说第二部分:永宁——永远宁静的土地第三部分:摩梭传统家庭与婚姻第四部分:存古开新——摩梭的今与昔第五部分:对话
《摩梭Moso》希望展示的既非一个文化现象、也非一类文物,而是一群人的故事,因此展览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娓娓讲述摩梭人自己的故事。展览前半段以人类学视角来解读摩梭人的祖先迁徙、定居、形成独特家庭婚姻形态,以摩梭大家庭和走婚作为展示重点,围绕家庭角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摩梭人的人生轨迹,婚恋阶段等内容展开。
第一人称叙事
展览以“他们说”开篇。展示了一组被摩梭人称之为“心灵拷问”的问题——“我们每个摩梭人几乎都经历过外来人这样的质疑”,彩色亚克力装置是有色眼镜的象征,展示外部社会对摩梭家庭婚姻文化长期存在的好奇与误读。
“永宁——永远宁静的土地”回答了摩梭人从哪儿来?他们独特的家庭婚姻制度如何形成?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
“摩梭传统家庭与婚姻”集中展示了闻名中外的摩梭母系大家庭和走婚。
“依咪”是摩梭人家里最重要的地方,见证着我们摩梭人的生、老、病、死和成年的过程,“依咪”也是他们饮食、待客、议事、祭祀、敬神的场所。1:1复原的祖母房,用于展示摩梭文化的核心,用于观众体验、观看成年礼仪式和儿童教育活动。
“存古开新——摩梭的今与昔”呈现了当代摩梭社会的变迁以及当代摩梭人的家庭婚姻观念,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来呈现摩梭社会发生的变迁。
改变什么?保留什么?
对于在外面学习、工作、生活的摩梭人来说,维持传统的婚姻模式基本不可能,“走婚”很难被“一夫一妻”的主流观念接纳和认同,因此不得不摒弃原有的婚姻观念,遵循“一夫一妻”“小家庭”的方式。在泸沽湖的摩梭人受外界的影响和现有婚姻政策的制约,很难再维持祖辈那样的走婚方式。年轻人婚姻观念更开放和自由,既接受现代社会的主流婚姻形式,也认同走婚。
对话!
“对话”是本次展览的另一大亮点,通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话当代艺术,引进国内外艺术家作品参展,借助当代艺术作品的观念性、艺术性、开放性展开摩梭人与观众的对话和探讨。
在“云南当代女性艺术家眼中的摩梭”部分,通过与昆明当代美术馆(CGK)合作引入一组云南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了她们对摩梭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展览以参与式艺术项目“我和我的家人”结尾,通过与尚图坊影像艺术(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中国尚图坊分会、国际摄影家联盟(GPU)CHINA)合作,特别征集了全球五大洲30个国家的摄影艺术家作品,通过展示来自32个不同国家的家庭合影让更多人感受封存于照片中有关家庭的爱和暖,体会多元文化的魅力,去尊重、包容并欣赏这个世界的和而不同、各美其美。
同时,通过展示向公众征集到的家庭照和故事,邀请更多观众参与分享家庭的幸福时刻。
以家庭照组合成的世界地图作为展览结尾,传达无论什么肤色、什么民族,不管身处何处,大家都是同一个地球大家庭的成员,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此次展览也是云南省博物馆对丽江泸沽湖摩梭民俗博物馆共建帮扶的重要成果,希望以此弘扬民族文化,支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与展示工作。
图文:云南省博物馆供稿
头条战略合作品牌
上海麦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