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介绍北大数学

Nature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19-06-20

      北京大学百廿年校庆到来之际,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将采取多种方式对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界的学术氛围、队伍建设、发展理念和取得的学术成就进行系列报道。该系列将重点介绍在不同学科领域内,北京大学为全球科研学术界做出的突出贡献,及其对全球未来的巨大影响力。最近发行的总第552期《Nature》杂志对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和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下简称“北大数学学院”)以其在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杰出的研究而闻名世界。北大数学学院的第一批学生招收于1913年,这批学生也是中国现代数学领域最早的一批学者。



       北大数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几何分析,低维拓扑学,数学物理学,动力系统和计算数学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北京大学在《Annals of Mathematics》等数学领域顶级期刊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其中一项代表性的杰出成果就出自北京大学的范辉军教授,他与人合作对1993年由Edward Witten提出的Witten方程的模量问题进行了缜密的分析研究,并由此引出了量子奇点理论,这个理论现在被称为FJRW理论。


       这项成果证明了Witten的ADE自对偶镜像对称猜想和在D和E情形下广义可积的层次猜想,极大地拓展了著名的Witten-Kontsevich定理。FJRW理论现已经成为镜像对称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并且被许多数学家,包括Witten自己所引用。


北大数学学院图书馆


       北大数学学院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6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名,长江特聘教授和长江讲座教授1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名。国际数学家大会受邀发言人5人以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受邀发言人3人。



北大数学在包括QS,ESI和US News等国际知名学科评级中排名前50位。最新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显示,北大数学位列全球第20位,继续领跑中国高校,备受全球瞩目。



2005年,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BICMR)于北京大学正式成立,旨在推动前沿数学的研究及其应用,同时加强中国和国际数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BICMR采用新体制,引进汇聚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研究人员,并开创了数学教学新模式。目前,BICMR的研究领域覆盖代数、数论、代数几何、微分几何、拓扑学、数学物理学,以及应用数学和跨学科研究等多个方面。成果出现在许多高质量的期刊上,并获得了多个奖项。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BICMR)


BICMR中心主任田刚是提出Yau-Tian-Donaldson猜想的人之一,并给出了此猜想的证明,标志着复几何领域的开创性突破。该证明结合了多种数学理论,包括微分几何、代数几何、偏微分方程和度量几何,成为了沟通代数几何与微分几何的桥梁。


BICMR许晨阳教授在高维代数几何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了理解不同方程之间解的潜在相似性,许晨阳和同事运用基本的双有理等价数学思想去求解多维方程 ,缩小了需理解的解空间的范围。这项成果发表在顶级数学杂志上,也让许晨阳获得2016年ICTP拉马努金奖和2017年的未来科学大奖。


另一位BICMR研究员刘若川是算术几何专家。算术几何这门学科运用由几何学的思想启发而来的技术解决算术问题,例如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就是算术几何应用的一个经典例子。刘若川与合作者通过将复数域上几何学的思想引入到p进数研究中,对算术几何的相关方向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正合力向着全球顶尖的数学教育和研究中心稳步迈进,为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原文阅读






延伸阅读


· 宇宙之大,数学之美|带你走近北大数学科学学院

· 冰点|北大“特区”,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故事

· 院系介绍 | 数学科学学院



信息来源:2017年总第552期《Nature》、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筹备委员会

翻译:张欣睿、李昊政、陈悦

美编:安桂沁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注:文中《Nature》原文图片来源于“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