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师说 | 车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内附精彩视频)
全文共2982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车浩
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北京大学刑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2010年9月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学院。
他是神考题背后的睿智大脑
是法学生圈中的刑法"男神"
他有严密的逻辑和怀疑的精神
兼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他说要做一个勇于批判有敢于担当的人
车前甘为凭眺轼,浩然于胸引路行
《北大师说》系列视频——车浩篇
他是讲台上以妙趣横生的风格博得阵阵掌声的老师,也是书桌前以坚韧沉着之心伏案著书的学者,更是生活中以鲜明的人格魅力感染无数学生的领路人。执教十年,他始终坚守法学人的责任,将北大与法学精神传递给更多学子,他就是北大法学院刑法学副教授车浩。
谈考试:
“最后一课总是要有临别赠言。”
考试是所有北大学生难以回避的“头秃”话题,而对法学院的许多学生来说,车浩老师的期末考题让人爱恨交加。不同于文科院系常见的闭卷考试与固定题型模式,他的刑法试题题干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故事,学生们则要从故事里体会感受法律条文的具体应用方式。错综复杂的案情背后除了令学生们五体投地的“脑洞”外,更有车老师对于法科考试的独特理解以及对刑法学习与大学教育的深层思考。
车浩老师刑法题“爱的东西南北”节选:
简要说明案中人的犯罪及理由,并进一步分析其中可能存有的争议之处,题中时间系联系案情需要,答题时以现行刑法为依据,无需考虑效力问题。
1977年冬天,中国恢复高考,周小东、吴小南、郑小西和王小北经过激烈竞争,考入西京大学法律系。1978年春天入校,被分至同一件宿舍。四人志向各异,但都珍惜机遇,发奋读书,同窗四载,互相砥砺,结下了深厚友谊。
……
1997年香港回归,时任副市长的周小东赴港参访,结识了亚姐季军乐菲并为之倾倒。乐菲的真实身份是P国间谍,与周小东春风一度后,以帮助家族企业去内地投资为由,向周小东索求关于西京省改革的国家秘密,周小东百依百顺,向其提供。1997年10月,乐菲随周小东回到西京后,周小东介绍乐菲到小南集团工作,虽不上班但领取薪酬。半年后,周小东始发觉乐菲身份,吃惊之下找吴小南商量,吴建议周除掉乐菲,消除仕途后患。1998年6月,周小东在递给乐菲的酒中下毒,乐菲昏迷后,周误以为乐菲已死,遂找来吴小南处理后事。吴小南开车将乐菲拉到郊外埋尸,乐菲最终因窒息而死。吴小南的埋尸过程碰巧被和检察院同事一起郊游的王小北发现,但他没有惊动吴小南,反而借口劝同事换了路线,离开此地。
……
2003年3月,SARS惊现西京城。吴小南决定联合另一商界巨头陈大山,开发研制抗SARS新药。小南集团和大山集团联手入主已经上市的某医药企业,分别为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后因争夺董事会席位,双方翻脸成仇。吴小南通过媒体,夸大甚至捏造大山集团生产的“真香”药品存在致命风险的消息。
……
2013年,中国掀起反腐风暴。西京省委书记孙天宇退休。郑小西在西京省检察院挂职结束后继续留任,被委派为吴小南专案组成员之一。
……
在他看来,作为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考试不是一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的某个与教学过程相独立的环节,相反,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最有效最关键的一部分。在命题、答题、阅卷、出/看答案的过程中,围绕着这门课程的核心知识,教师的释放与学生的吸收都始终在进行,课程的精神应当在考试中得到最极致的发挥。
更重要的是,在一份试卷中,老师不仅可以告诉学生他所认为的这门专业课中的核心要点,让学生通过答题认知自我,还可以把他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一些关于法律和人生的更为宏观或感性的理解,透过考题传递给学生。“我觉得命题考试是一次难得的师生之间深度沟通的机会,也是结束一段教学关系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总是要有临别赠言。”他这样说。
千回百转的试题,隐含的不仅是纷繁复杂的法律条文,更是对法律与审判中人性的深入思考,对时代变迁中法律条文的感知。在这个意义上,刑法典是一个法律人观察和了解世界的“神器”。它能像放大镜一样帮助你细微地观察人间烟火的纹理,又像是一个能带你进入辽阔星空的望远镜,透过一个个条文,眺望到一段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这就是他给学生们最好的临别赠言。
谈责任:
“做一个勇于批判又敢于担当的人。”
在震惊社会的昆山案与滴滴乘客遇害案件中,我们听到了车浩老师的发声。对他来说,公开发声与其说是追求名声,更多的是法律人的责任使然。“你常常会觉得,作为专业知识分子,有必要经常把一些专业里面的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公众。”在2018年北京大学开学典礼的致辞上,他向同学们提出了做一个“勇于批判又敢于担当的人”的期望。
车浩老师认为,学会担当,勇于任事,是同学们在进入大学伊始就应当培养的意识。所谓学以成人,就是在大学教育后学会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担负责任,做一些脚踏实地的、细微琐碎的但是具有建设意义的工作。这是北大的精神,也是社会对北大的呼唤。
北大是研究学问的地方。学术之路上,最重要的科学精神,是怀疑和批判。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学生,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之后,还应当有进一步的自我要求。那就是朝着本学科研究的最前线出发,顶着知识的边界,努力寻求突破,成为一个新知识的创造者和提供者。不仅要学习和享用已有的知识,还要为人类社会贡献新知。这就需要怀疑的眼光和批判的精神。作为北大的学生,不仅要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更要运用批判和怀疑的精神,锻炼勇于任事的能力,既要能作为批判者沉心研究学习,不惧权威与媚俗,也要能作为建设者正确对待刺耳的声音,以兼容并包的格局和胸怀带领和整合社会中不同的力量,推动国家和世界的进步。
“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养成的品格,会影响他的一生。”作为法律人,作为北大的学生,批判的态度,独立的人格与社会责任的担当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精神。
谈北大:
“北大对我是最好的选择”
在结束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车浩在2010年9月回到北大法学院任教,至今已有八年之久。谈起这一选择,他将其归结为母校情结与北大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从学术和我个人的偏好上来讲都是最好的选择、最符合我的期待。”
回忆起求学时代,他坦言自己从事学术研究与很多老师的鼓励和影响密不可分。其中以陈兴良老师为甚。车浩认为,国内的刑法理论发展到今天,需要转型和改革,这种改革需要研究者有一种历史感,有一种对于本专业前途的“天下之忧”的关切,需要学者们在不同的道路上开展自由的研究。在这方面,陈老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另外,像北大的储槐植先生、张文先生,都是老而弥坚的、退休后仍然没有停止思考的前辈。正是前辈们的引导,使他在教学与研究中不断创新,成为北大新一代法学人中的佼佼者。
在北京大学2018年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工作会议上,车浩也谈及了自己对北大文科精神的理解。兼容并包与学术立校的关系使得研究方向、个人经历、价值观等各不相同的学在思想学问上兼容并包;教学改革与管理宽松的关系使得教师个人的教学探索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文科标准的独立性和多元化使得不同学科差异显著,各领风骚。这正是北大人文学科百年来不断发展,持续创新的根源。
路漫漫其修远兮,更多的学生将切身体会那些精妙独特的试题,也将在离开课堂时拥有更加独特完善的法学思维与人文精神。而车浩老师与北大和法学的故事还会延续下去,作为学者,作为教师,在上下求索中寻找创新与人文之光,为课堂与社会带来更多启发。
《北大师说》系列
北京大学学者主题片,展示不同学术领域的北大学者,通过聆听他们分享的方式,看北大学者眼中的世界与人生,听北大学者对学科专业的解读与建议。
延伸阅读:
北大师说|在北大,听戴锦华老师讲电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内附精彩视频)
编辑:冯莉雯、金昭
美编:赖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