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看北大学霸付紫璇如何成为2018年度罗德学者
导语
1902年,英国政治家、商人塞西尔·罗兹创设罗德奖学金,旨在资助“卓越、勇敢、仁爱以及拥有领袖气质”的世界青年精英赴牛津大学深造。罗德奖学金致力于为世界培养具有公共意识的未来领导者,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的美誉,获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每位获奖者每学年可得到£30000英镑或$50000美元来全额补助在牛津大学学习的各种费用。自2015年起,中国大陆地区每年会产生4位罗德学者。
付紫璇,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经济方向2015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平等和劳动力流动,同时攻读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双学位。12月2日,付紫璇经过层层选拨考核,在罗德奖学金的评比中脱颖而出,成为2018年度罗德学者。
罗德
2015年12月7日,罗德奖学金公布2015年度获奖名单,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婉愉成为首批获得该奖学金的中国大陆在读学生。付紫璇当时还是大一,阅读了许多关于罗德学者的报道,对罗德奖学金有了初步的认识。三年之后回顾当时,她觉得从那时起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
付紫璇曾参加许多公益活动。在名为“益桥”的公益组织里,她再次与“罗德”有了接触,比如“益桥”创始人王赛,就是一名华裔罗德学者。
由于“这样一些契机”,付紫璇认识了许多罗德学者,她心中申请罗德奖学金、成为一名罗德学者的想法变得愈加明晰。
2018年8月,付紫璇开始着手准备申请2018年度罗德奖学金。评选过程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在10月中旬提交初审材料,包括推荐信、个人陈述、简历、成绩单等。书写个人陈述给了付紫璇一个梳理自己多年成长经历的契机,使她能够反向探索“真实的自己”。
第二个环节是线上面试,面试官均为往届罗德学者。付紫璇遇到的两名面试官,一位在牛津读国际关系博士,另一位从牛津毕业后到美国做了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者。第三个环节是在上海进行为期两天的终审面试,主要由周五(11月30日)的晚宴和周六白天的正式面试两个环节组成。
进入终审的候选人有12位。晚宴时,他们隔位就座,每个人都可以跟左右的两位评委交谈。聊的内容不仅限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专业领域,付紫璇还与评委谈了自己关于新闻领域和基因编辑等社会热点的看法。
次日(12月1日)进行正式面试环节,十位评委面试一位候选人,时间在30分钟到40分钟之间。评委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教育、金融投资、新闻传播等等。付紫璇觉得与评委的交流更像是在“跟前辈聊天”,获得了很多以前未知的人生体验,“比如媒体的运营应当依靠什么来支撑,是靠资本还是国家财政,是靠捐款还是靠广告收入”。
付紫璇与评委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评委们也提出了许多令她觉得“挑战性很大”的问题。她觉得整个面试过程就是一个“探索自己的过程”。
当晚,付紫璇正在上海的住处做文计课(文科计算机)的作业。写代码时,她习惯于将手机静音放在一边。写完作业后,她打开手机,发现有两个未接来电时——都是从上海打来的——心里就产生了一点预感。
得知自己获奖的付紫璇在当晚还是很平静的,没有进行什么庆祝活动。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她还是感觉到了被评为罗德学者的责任和压力。
之后付紫璇面对的是来自各方的采访。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她感到自己重新进行了个人经历的梳理,产生了与几个月前写个人陈述时不同的体会。“走到今天多了一些诚惶诚恐的感觉,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新闻热情
付紫璇自小喜爱读报纸杂志,一点一滴地积累使她脑海中尝试新闻领域的想法逐渐清晰。
2015年的秋天,付紫璇走进了北大的校园,在这里她找到了实现自己新闻理想的平台。她先后参加了北大电视台、“北大青年”报社,2018年5月北大120周年校庆时,还参与了公关宣传部的工作。
付紫璇在大二进入北大电视台,参与制作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从采访到策划,再到剪辑和后期制作,她尝试过这一工作链条上的许多环节。第一次“剪片子”时,付紫璇还是剪辑“小白”,第二天就要交上剪辑好的视频。那是一个周一的下午,一点钟她走进位于新闻传播学院地下的电视台工作处。走出大门的时候,已是第二天凌晨两点了。
栏目组的制片人是一位14级的学长,付紫璇从他那里一点一点地学会了如何剪辑,怎样去剪每一帧、怎样调整音频和画面的参数等等。她觉得如果第一次就一个人剪片子,是肯定剪不出来的,需要其他有经验的同学一起工作来提供帮助。
后来付紫璇又加入了“北大青年”报社,选择了调查组的工作,她的第一篇调查报告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调查组的主编是一位社会学系的学长,在每周开选题会、进行采访、写稿的过程中,付紫璇都获得了许多建议,这给当时还没有这方面“具体新闻经验”的她很大帮助。
新闻方面的工作,使付紫璇更加确定自己对新闻并不仅仅是在想法和兴趣的层面上的,还包含对实践的热爱。这使她尝试到校外的商业媒体进行实习。
在《法制日报》做调查实习时,付紫璇真切地接触到了许多社会问题——网络犯罪、影子医院、互联网家装平台、比特币、棋牌类app、双11伪劣产品等等。在采访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在参与到受访者的人生过程中去的。了解他们的故事,通过报道让故事被更多的人知道,从而帮助问题的解决,这使她感觉自己找到了作为记者的价值。
付紫璇特别喜欢《财新周刊》的数据新闻栏目,用数据来勾勒新闻的面貌,所有的报道都是建立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之上的。她觉得这可能是媒体在面对现时技术变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再比如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与调查新闻进行融合,也是将新兴技术与传统新闻内容进行融合的一个方向。“财新”给了付紫璇很大的启发,未来新闻工作不仅是传统的写稿的工作,还有更多的领域可以去探索。
在接触新闻领域的道路上,付紫璇觉得北大给她的最关键助益是给了她一种自信。北大的教育使她更多地考虑社会的利益,使她在现实中能够葆有更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信念,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对于未来的发展,付紫璇倾向于进入媒体进行调查方面的工作,通过报道的方式解决中国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遗留的老问题和出现的新问题。
付紫璇高中时参加了模拟联合国社团(以下简称“模联”)。高一下学期,她参加了会期三日的北京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那是她第一次进入北大的校园。主持大会的北大学生和进行讲座的教授的风采,让付紫璇对北大开始产生明确地向往。
国关学院一位老师在进行讲座时抛出的一个问题扣动了付紫璇的心弦:“世界的中心在哪里?”老师在随后的评述中谈到,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因为地球是球形的,所以世界的中心是无法定义的。但从世界政治的角度去分析,那么中东很有可能是世界政治的中心。中东地区的文化撕裂、政治碰撞、军事冲突的状况,使付紫璇真切地认识到“这个世界有一些地方是冲突不断的”,使她感受到“思考一些所谓的大事”的充实感。
付紫璇觉得模联使她更多的去了解社会现实背后的运行规律,视野也不再仅限于国内,而更具国际化色彩。“你会很care这个时候地球上的另外一部分发生了什么,他们在经历着怎样的故事。”
墨西哥坎昆潜水
罗德奖学金关注候选人的一点就是公共意识,所谓“fight the world’s fight”(为世界而奋斗)。罗德学者关注的不只是自己的未来发展,也不只是个人的利益获取,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关怀,对社会未来发展运行的期望。付紫璇觉得罗德学者的要求并不是仅仅在某个领域里有高出众俦的成就,而是要有考虑社会福利的社会关怀。
斯巴达勇士野兽赛
交错
付紫璇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进入北大后,她先加入元培女篮,后来又加入了北大女篮二队。她认为在学习之余从事自己热爱的一个活动,并不会打乱自己的学习节奏,反而让自己在焦虑不安的时候可以获得一个放松的机会。
除了运动,她也会与自己的挚友去未名湖“走圈”,或者在宿舍楼楼梯转角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的地方聊天。在对生活感到焦虑不安,不知道未来方向的时候,与朋友聊“很理想化的事情”。“在北大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关心天下大事,关心社会方面的问题,希望自己的贡献可以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大三上学期,付紫璇参加了北大国际合作部校际交换项目,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换。这次交换使付紫璇离开已经待了两年的燕园,离开了已经熟悉的舒适区,同时也是已经建构好的既有环境,这使她有机会重新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我在回想当年是为什么出发的”。
交换时,付紫璇主要选修的是传播学方面的课,这与她本专业的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并没有直接关系。但这是付紫璇的一次新尝试,同时一次再检验。在确定了自己对新闻有兴趣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热情之后,她想在学术层面再进行检验,“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想继续在新闻传播这个领域做下去”,检验的答案是肯定的。
尾声
付紫璇中学就读于北京市第八中学,她至今记得校长的一句话:“先做你应该做的事,再做你喜欢做的事。”不管是在中学还是进入了北大,她始终将学习看做自己的本分,而学工“是我的一种责任”,参加新闻方面的社团则属于个人的兴趣爱好。
回顾自己的经历,她对给出的建议是,将自己生活中的各项事务排好优先次序,先将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学习不是生活的全部,并不因为其优先性而必然获得绝对的重要性。对课堂之外知识的探索,同社会的接触,乃至对未来的思考也都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
一路走来,付紫璇觉得自己的道路上并不存在什么 “根本性的转变”。她的想法是一步步逐渐构建起来的,并不是由于某个偶然的现实因素在一瞬间促使她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和方向。
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地在重要的时刻遇到了很好的机会,并由于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而能够“确实抓住了它们”。
延伸阅读:
又有北大学子入选罗德学者!恭喜付紫璇成为第五个获“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的北大学子
走进北大丨北京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张婉愉:罗德学者背后的诗与远方
记者:安天源 武杨 杨园
美编:赖雯燕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