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相约 | 宅家北大人的“云上连麦”实录
全文共4053字,阅读约需10分钟
关键词:云课堂 “宅家”体验
编者按
2月17日,北京大学线上如期开学。“云课堂”让五湖四海的燕园师生“网络一线牵”,而线上授课的崭新体验也让大家更加“珍惜这段缘”。屏幕两端的师生都在怎样度过这段不同寻常的时光呢?今天,让我们开启第一期“云盘点”,一起来看看宅家北大人的学习“云体验”吧~
对于身在天南海北的燕园学子来说,在家穿着睡衣、甚至躺在床上上课并不意味着“划水”与“摸鱼”,而是意味着更加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时间规划。
图片来源:“北大元培人”公众号
经过了两周的适应与调整,课程教学也已经步入正轨。网课好就好在,只要摄像头不拍,麦克风没开,想多豪迈就多豪迈。同学们一边听课一边啃瓜,没准顺便做个瑜伽。教室寝室食堂达成一体化,水果坚果薯片实现一手抓。闹钟定好时间七点五十九,再不为八点早课迟到发愁。下课后瞬间即可开启午休,每一节课都保持精神抖擞。
——中国语言文学系19级 赵思融
|
一时风雨急 万民共战“疫”
在这个不闻阵阵鞭炮却见战鼓频催的年初,我看到了临危受命的白衣天使在前线搏杀、最美“逆行者”迎难而上、八方援兵纷纷抵鄂……而作为大学生的我深知,此刻宅在家中就是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了。
云课堂的开启让老师成为主播,让我们体验了穿着睡衣吃着零食上课(?)
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打开摄像头、话筒,我们见证了太多翻车现场:
某位同学突然全屏高清大脸引来讨论区活跃的六六六,这位同学更是以血与泪的教训让我们知道了客户端的正确使用:
突然传来的粤语歌声让老师都愣了一下:
凑齐直播课堂加载失败的8种界面可以召唤可爱的tsq老师!
这些小失误都是每日轻松一刻~
在家的舒适环境虽然会让效率变低,但待在爸妈身边让人开心且安心~在不断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提高效率是目前的首要目标!
想念燕园的一草一木,想念在理教二教穿梭的自己,更想念那里的同学和老师。但我知道我们当共同抗疫,为了相聚可期。
愿青山一道,我们同担风雨,终见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上,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愿四海疫情已终,疾患永散,愿诸君平安喜乐,新年安康。在春天,我们再赴京都,共赏未名风景。
——工学院19级 刘璐
最近由于疫情严重,学校采取“云课堂”教学。我也终于体会了一下在家学习的感受。
当然最开始是很有些手忙脚乱的。确定最后选上的课,查找授课方式,弄清楚体育课和政治课怎么上,注册上军事理论课的网课平台账号,学习直播软件使用,补选,完成课堂作业……这门课在哪上?ClassIn怎么进直播教室?研讨课资料在哪里下载?都很成问题。
但是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解决。当老师们熟悉或新鲜的面孔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一瞬间,我仿佛又回到了燕园的教学楼一般,充满景仰地聆听老师们的教诲。
大部分的课程是直播。学校使用的ClassIn平台效果不错。直播课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阎步克老师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这门课。名额二百人的课竟有四百人慕名而来。为此助教不得不限制旁听,可仍然有同学通过各种渠道求索阎老师的授课视频。此诚可谓大师之风。阎老师讲课的特点是“照本而不宣科”——幻灯片上基本是引用的史料,而事务的逻辑与变化则由他娓娓道来。他的讲述地一气呵成而从不给人以机械之感。
老师上课前总会耐心调试设备,逐一问过上台的同学能不能听到他的声音。下课时也必定彬彬有礼向同学们致谢然后道别,再关闭摄像头。在选课结束前的最后一次课末尾,老师说“今天就讲到这里。同学们要是喜欢听,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会;要是跟不上或者不喜欢阎老师讲课风格,今天还可以退课。大家可以自由选择。”世间多王婆自夸,而少阎师自谦。我用这学期全部的意愿点选了这门课,能在万里之外聆听大师教诲也是云课堂的功劳了。
除了直播之外,研讨也是十分重要的。我这学期《中国古代史(下)》和《近现代中日关系史》是研讨授课。老师发放学习材料后,同学们自主学习并展开讨论。因为自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课比直播授课的课任务量还要大一些。自主阅读成了常态。面对着动辄十本的阅读书单,潜心书海,自我提升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
春天终会到来。在这段云上学习的日子里,我要充分吸收养分,待来年拔节开花。
——历史学系19级 吉麟羽
502、503还是Error 404?
网络卡顿别担心!
字幕组是您的贴心小棉袄!
想见你燕园见
——国际关系学院18级 陈仕玥
我们盼望春天来临,我们盼望燕子归巢。我们也希望正在奋力奔向燕园的学子们能够勤学不辍,让我们在金秋更好地相会。
文字 | 赵思融 马亦然 刘璐 吉麟羽 陈仕玥
编辑 | 李宇凡 冯莉雯
绘图 | 元培外联 王与点
美编 | 杨圆
北大抗疫
家长经验
学子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