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相约 | 宅家北大人的“云上连麦”实录

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0-08-18

全文共4053字,阅读约需10分钟



关键词:云课堂  “宅家”体验



编者按

2月17日,北京大学线上如期开学。“云课堂”让五湖四海的燕园师生“网络一线牵”,而线上授课的崭新体验也让大家更加“珍惜这段缘”。屏幕两端的师生都在怎样度过这段不同寻常的时光呢?今天,让我们开启第一期“云盘点”,一起来看看宅家北大人的学习“云体验”吧~



北大“云开学”已经过去了两周,老师们渐渐摸清如何成为获得“火箭刷屏”的合格“主播”,同学们也从最初的手忙脚乱修炼出了如今“啃着苹果上着课”的淡然。
对于身在天南海北的燕园学子来说,在家穿着睡衣、甚至躺在床上上课并不意味着“划水”与“摸鱼”,而是意味着更加严格的自我管理和时间规划。




图片来源:“北大元培人”公众号


这是北大同学的一天。当然,老师们也会以丝毫不少于正常学期的作业量来鞭策同学们按部就班地回归学习状态。
经过了两周的适应与调整,课程教学也已经步入正轨。网课好就好在,只要摄像头不拍,麦克风没开,想多豪迈就多豪迈。同学们一边听课一边啃瓜,没准顺便做个瑜伽。教室寝室食堂达成一体化,水果坚果薯片实现一手抓。闹钟定好时间七点五十九,再不为八点早课迟到发愁。下课后瞬间即可开启午休,每一节课都保持精神抖擞。






宅家上网课的北大人“姿势”很多,“知识”更不会少。让我们看看各个院系的同学们都怎样“云上连麦”:


 



其实网课这种授课方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很成熟与流行了,一些平台的课程数量与质量都达到了一定水平,然而,一般情况下大家仍然是以现场上课为主,网课只是偶尔的选择。在这次疫情非常时期,完全以网课为上课方式,全部课程皆远程进行,这对于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直播、录播、慕课、研讨;ClassIn,智慧树,MOOC,腾讯会议……网课是新奇的转变,也是有趣的挑战。


对于我来说,首先,网课优化了时间分配。大多数课程以录播和慕课为主,因此,课表不再是绝对的时间,而具有了很高灵活性,保存好视频之后,合理安排时间,在最好状态下看视频,可以避免昏昏欲睡、走神的情况;并且可以随时暂停,休息调整,不用担心耽误课程啦!我一般会在起床后学习政治课,午饭后学习比较简单的通选课,在早上和下午最清醒的时候啃专业课,相对于固定课表而言,看录播更能调整状态,达到效率最大化。


在近两周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网课形式本身也具有当堂授课所没有的一些优势:首先可以保证环境安静,减少多人聚在教室而有噪音的情况;其次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方式,每个学生针对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来回观看咀嚼,直至理解。对于记笔记比较慢的我而言,随时暂停可以有充足时间记笔记,很好地提高了学习质量。



当然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穿睡衣吃零食,甚至在被窝里上课,真的有很棒的体验感,所谓快乐肥宅的感觉!只是有一点不好:当老师直播,忽然要求学生打开摄像头……



像这种纸张粘贴的极简设备,在遇到突然要求时,可以争取一点时间去收拾打扮,毕竟在直播间和老师坦诚相见也很重要呀~


——中国语言文学系19级 赵思融



 



这学期的课堂有些特殊。它特殊就特殊在,有时,当我的心已经跟随各位先辈的脚步,漫游在材料的海洋中时,我的身体却还躺在床上。

有一说一,躺在床上上课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大正经,不过云课堂的上课形式,的的确确改变了我的学习生活和学习习惯。对于习惯了宿舍-教学楼-食堂三点一线的我来说,云课堂的形式让我节省了课间和课前的大把时间(和脂肪),从而能让我在上课之前有更多的机会去预习,更快适应课堂节奏。有些课程采取录播的方式,也让我的时间安排更加自由,对于时间的利用更加高效。



云课堂本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云”本身。这种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线上授课的形式,本就与传统的线下授课有着明显区别。线上授课不需要实体教室,也就避免了实体空间的限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当坐在教室后排看不见黑板时,你可能需要找前排同学挤挤,或者掏出望远镜;而线上授课,只需要把脸挪到屏幕上就行。老师与同学互动时,发放各种问卷、小测明显更方便了,提问与解答也可以通过麦克风或者打字进行。与线下课程相比,这种互动的仪式感有所下降,但就课上互动效率而言,却不见得有降低。


此外,云课堂还锻炼了我的自学自律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我互联网检索资料的能力。不过,有得必有失,云课堂也并非十全十美。非“面对面”的授课形式,必然会对学生意志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在课余时间寻求答疑时,由于社交平台打字排版限制等客观因素影响,其效果也会与线下答疑有所差异。



当然,老师们一直都非常用心,从电子版教材和课件的发放,到频繁的答疑,云课堂在空间上将我们拉远了,但师生情却从未走远。云课堂虽然客观上仍有很多问题,但仍然是很有效的教学方式。只不过,还是衷心希望,以后没有使用到云课堂的机会,愿我们早日战胜疫情,燕园再会。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7级 马亦然




 


一时风雨急 万民共战“疫”


这是最黯然无光的一个春节,冠状病毒恣虐于神州大地,人心惶惶;这是最热血高昂的一个春节,炎黄子孙守望相助,高歌一曲无畏的家国无疆。
在这个不闻阵阵鞭炮却见战鼓频催的年初,我看到了临危受命的白衣天使在前线搏杀、最美“逆行者”迎难而上、八方援兵纷纷抵鄂……而作为大学生的我深知,此刻宅在家中就是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了。
云课堂的开启让老师成为主播,让我们体验了穿着睡衣吃着零食上课(?)
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打开摄像头、话筒,我们见证了太多翻车现场:
某位同学突然全屏高清大脸引来讨论区活跃的六六六,这位同学更是以血与泪的教训让我们知道了客户端的正确使用:



突然传来的粤语歌声让老师都愣了一下:




凑齐直播课堂加载失败的8种界面可以召唤可爱的tsq老师!



这些小失误都是每日轻松一刻~



宅家抗疫,学无止境。尽管一开始对直播课堂的操作不够熟悉,但现在熟练地打开app还能顺便在课间吃个苹果(´▽`)
在家的舒适环境虽然会让效率变低,但待在爸妈身边让人开心且安心~在不断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提高效率是目前的首要目标!
想念燕园的一草一木,想念在理教二教穿梭的自己,更想念那里的同学和老师。但我知道我们当共同抗疫,为了相聚可期。
愿青山一道,我们同担风雨,终见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上,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愿四海疫情已终,疾患永散,愿诸君平安喜乐,新年安康。在春天,我们再赴京都,共赏未名风景。


——工学院19级 刘璐




 



最近由于疫情严重,学校采取“云课堂”教学。我也终于体会了一下在家学习的感受。 


当然最开始是很有些手忙脚乱的。确定最后选上的课,查找授课方式,弄清楚体育课和政治课怎么上,注册上军事理论课的网课平台账号,学习直播软件使用,补选,完成课堂作业……这门课在哪上?ClassIn怎么进直播教室?研讨课资料在哪里下载?都很成问题。


但是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解决。当老师们熟悉或新鲜的面孔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一瞬间,我仿佛又回到了燕园的教学楼一般,充满景仰地聆听老师们的教诲。   

   

大部分的课程是直播。学校使用的ClassIn平台效果不错。直播课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阎步克老师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文明》这门课。名额二百人的课竟有四百人慕名而来。为此助教不得不限制旁听,可仍然有同学通过各种渠道求索阎老师的授课视频。此诚可谓大师之风。阎老师讲课的特点是“照本而不宣科”——幻灯片上基本是引用的史料,而事务的逻辑与变化则由他娓娓道来。他的讲述地一气呵成而从不给人以机械之感。


老师上课前总会耐心调试设备,逐一问过上台的同学能不能听到他的声音。下课时也必定彬彬有礼向同学们致谢然后道别,再关闭摄像头。在选课结束前的最后一次课末尾,老师说“今天就讲到这里。同学们要是喜欢听,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会;要是跟不上或者不喜欢阎老师讲课风格,今天还可以退课。大家可以自由选择。”世间多王婆自夸,而少阎师自谦。我用这学期全部的意愿点选了这门课,能在万里之外聆听大师教诲也是云课堂的功劳了。



除了直播之外,研讨也是十分重要的。我这学期《中国古代史(下)》和《近现代中日关系史》是研讨授课。老师发放学习材料后,同学们自主学习并展开讨论。因为自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课比直播授课的课任务量还要大一些。自主阅读成了常态。面对着动辄十本的阅读书单,潜心书海,自我提升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


春天终会到来。在这段云上学习的日子里,我要充分吸收养分,待来年拔节开花。


——历史学系19级 吉麟羽



 



原本让人应接不暇的网课日常已经逐渐走向正轨。不用再纠结于5分钟够不够从宿舍飞奔到教学楼,在家开启睁眼即上课模式,一台电脑、一张床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不是),打开摄像头就能看见各式各样的睡衣风格大赏(也不是)。


带上头戴式耳机,平时一本正经的教授们也瞬间变身网瘾少年坐在满满当当的书柜前的他们好像守护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讲到兴起时随手抽出一本书给我们朗读某一个段落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神奇感受



502、503还是Error 404?


网络卡顿别担心!


字幕组是您的贴心小棉袄!




但是,听着耳机里不时传来的杂音看着直播里同学们模糊的脸在一个人不断地暂停、重复慕课的时候我总会反复想起之前在校园里上课的情形想起我俩一对视时就要莫名其妙地发笑想起每次晚课后一起去吃艺园小白房的煎饼
想见你燕园见


——国际关系学院18级 陈仕玥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最重要。“云课堂”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体验,让我们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锻炼了自学自律能力。或许是在被老师点名时仓皇地整理睡衣和头发,或许是忘记关麦让全班听见父母大喊“出来吃饭啦”,又或许是为了不“因网失学”而击败各路神秘的错误代码,尽管上网课的这些日子里有着这样那样的“小bug”,但当我们回想起这段“天涯若比邻”的日子,想必我们都将会心一笑。
我们盼望春天来临,我们盼望燕子归巢。我们也希望正在奋力奔向燕园的学子们能够勤学不辍,让我们在金秋更好地相会。



文字 | 赵思融 马亦然 刘璐 吉麟羽 陈仕玥

编辑 | 李宇凡 冯莉雯

绘图 | 元培外联 王与点

美编 | 杨圆



北大抗疫

调整心态 | 面对疫情,北大专家教你应对心理波动,再迎春天


家长经验

家长经验 | 伴子心得——陪伴,鼓励,引导


学子经验

北大学子谈经验 | 田浩冬:静以提升,简以前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