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名新语|张伊杨:寻梦记事

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1-02-24

  全文共1695字,阅读约需5分钟



关键词:未名新语


编者按

新的学期已经过半,新燕们带着热忱和勇气,正于湖光塔影处书写人生新的篇章。曾经伏案夜读的学子在师友的陪伴中不再迷茫孤独,看似漫长的旅程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终达理想彼岸。这是他们的未名新语,记录成长故事,畅想无限未来!


学生姓名:张伊杨

毕业中学: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就读院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寻梦记事


说起“梦想”,我不禁想起三年前波士顿的秋日。在异国他乡的时光很孤独,我常常感到失落彷徨。午后闲暇,我总是搭上地铁,到查尔斯河对岸的剑桥,去哈佛和麻省理工的校园走一走。当我欣赏着秋日里庄严宁静的古老建筑、聆听着穿越时空的学术声音,那些小小的沮丧落寞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知道了,“大学”是安放思想的地方,只有思想才能真正给人以尊严和自由。从那时起,去寻找广博的天地、去追求思想的自由,就成为了我的小小“梦想”


有了梦想,追寻的脚步总是孤独的。甫入高中,信心满满的我选了竞赛的路,却被数理化狠狠打击。那段时光是灰色的,夹杂着沉重的挫败感,回想起来总是让我久久无法平静。只记得某节失败的实验课后,穿过长廊,听见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另一间教室里讲课。初夏的风只送来一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关注”。


久违了,真是久违了。这个声音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让我在那一瞬间更改了旅途的轨迹。我做出了一个决定:转文科。



这个决定足够惊世骇俗。整个高一,我没有上一节政史地课,甚至连文科课本也没有翻过一页。况且,在“沉没成本”如此高的前提下,要中途转型,谁有那么大的勇气?


事实上,当我在分科意向表上写下“文科”二字的时候,一颗名叫北大的种子已经在心里悄悄发芽。彼时对“北大”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只知道她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几乎每个学生心里最神圣的名字。我想,她一定足够大,能赋予我尊严和自由,能让我实现当初许下的梦境。如今回想起来,即使如那时一般落魄的我,也从未有过“如果考不上北大会怎样”的念头——我知道,我要去北大,我配得上北大。


高二转入文科班,然而我的处境并不太好。但也许是天性倔强的缘故,挫折将我摔得越狠,我的“反弹力”就越强;环境对我越不友好,我对自己的期望、对梦想的认知反而越发明晰。现在想想,大概因为我心里的目标很明确、前行的脚步很坚定;大概是因为我知道,“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2019年8月,我终于看见了我的“云天”。我已记不清徘徊于未名湖畔如何惬意,等待博雅塔亮灯是如何激动人心;却记得当我写下“即使在果壳里,我也依旧是世界之王”的作文结尾的欣喜,记得于淼杰教授的讲座为我打开经济学的大门。我知道,我已经将心迹写在试卷上、将脚步留在燕园里;我知道,在北大学经济就是我的抱负和追求;我相信,北大懂得,北大值得!



从北京回来,一切重新开始,我猝不及防地进入高三。我至今还常常梦见高三的教室,梦见那种每一根神经都被磨得纤细的焦虑感。尽管高二一时拔尖,我却并不是个擅长考试的人,选择错得让老师“赞叹”、大题永远答不到最关键的点。我开始将“PKU”写在目所能及的所有地方,开始笨拙地相信“心诚则灵”,但是更重要的,是转变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为了高考纯粹地努力。


高考成绩出来后的第三天,我去看望高三的老师。当我告诉政治老师我报了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他竟比我更激动和惊喜,不停地重复着“太好了,太好了”。


我笑了笑。我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我确实吞下了许多委屈,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收获。因为挫折的敲打、磨砺,我学会了隐忍,这本身就是撑起未来的最坚实支柱。正如穿越荆棘才能看见玫瑰,历经苦楚酸涩,我才有资格收获在“一塔湖图”的圣地种下的梦想。“湖光塔影赏不尽,担簦负笈许重来”,毕竟不是一句诳语。


我明白,当我走进北大、走进光华的大门,我将不得不经历一次次的心态重建过程。我希望当四年后走出燕园的怀抱,我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面对风雨飘摇的人生。


北大,你好!


文字 | 张伊杨,内容有修改

美编 | 戎子艺

审校 | 戎子艺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 | 刘翰溥:且行且近,我和北大的故事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 | 马一凡: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燕园师韵

燕园师韵 | 首位获奖华人!看北大教授“追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