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新语 | 赵婧彤:我的“弱德之美”
全文共3117字,阅读约需10分钟
关键词:未名新语
编者按
学堂门启,又一批燕园学子已悄然来到。为梦想跋山涉水、追风赶月的日子还历历在目,伏案夜读时无微不至的陪伴与关心仍在耳畔。师长,父母,同窗;困惑,焦虑,成长。漫长的来路上,不为人知的少年心绪组成追梦的片段。他们在未名新语中,记录成长故事,畅想无限未来!
学生姓名:赵婧彤
毕业中学: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弱德之美
“弱德之美”是叶嘉莹女士自创的一个词语。她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第一次知道这个词,是在2021年新高考一卷的一篇作文范文中。那年的作文题目中有这样一句话:“生者自强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这句话,构成了我对高考作文题目的初印象,也勾勒出我的三年学习之路。
1
学海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会坦诚地将高一的自己称为“弱者”。三门一塌糊涂的理科成绩,让我每天倍感焦虑与痛苦。是不会做的作业,是低迷的考试分数,是课堂上的尴尬与不知所措……在我心中,高一的痛苦甚至能与高三一较高下——高三是生理上的痛苦,而高一却是心理上的折磨。
彼时我很在意别人的目光,因此我为我的成绩感到羞愧。后来才发现,其他人根本不会在意你的跌宕起伏。你是你能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你必须自己往上爬。
很遗憾,我学到最后,也没能爬上来。但无妨,我在一次又一次地考试中认清了我的平凡,这也为我接下来的两年学习锻造了一颗坚韧的心灵。我曾见过自己跌落谷底的模样,所以我不惧怕跌倒与挫折。
站在今天回看,我对过往心怀感激。
2
选择的力量
如果你问我,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我?我会回答,是选择和心态。
选择文科,是我认为走得非常明智的一步棋。
文科并非是理科的备选,也并非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虽然我的选择确实有理科学不出色的原因在,但这或许正是因为人各有所长,而选择文科,也让我成功地扬长避短,将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我记得选科那年文科分数线猛涨,选文的人数骤减。在社会上众多“理科更好考大学、更好选专业”的舆论下,我并未畏惧与犹豫,因为我深知,我学文科一定会更出色。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并且我比我想象中做得更好。我考上了从来不敢想象的大学,成为了我曾经崇拜的那个人。
每当我回忆起三年的高中生涯,我常常会想,或许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逆流而上不如顺流而下,南墙未必凭蛮力就能撞破。这个重要的选择,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成就了今天的我。
3
成长的芦苇
“有‘弱德’的人,大凡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天生是弱者,但是却不自卑,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他们看似柔弱,像初生的芦苇那般稚嫩,一掰即断,但最终却可以成长至狂风吹而不倒,天降炎热而不枯。”
学海逆旅,道阻且长。纵然方向正确,到达彼岸仍然需要无数的努力。三载高中,两度疫情,未踏出的小城,我几乎忘记外面的世界是何模样。两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每天的生活固化成了一张时间表。六小时的睡眠支撑十八小时的脑力劳动,每天与生物钟作斗争。而在这重复的生活中,也常常有考不好的试,不会做的题,因疲惫而罢工的身体;有过崩溃,有过怀疑,有过退缩。
但我选择了叶嘉莹女士口中的“我承受、我坚持”。在每一次崩溃大哭之后,我还是选择咬牙坚持,我选择做我觉得正确的事情。我一次次地告诉自己:“忍一下,再坚持一下。”
在高中三年里,我这棵初生的芦苇不断拔节生长,最终变得坚韧、勇敢、持守。我参加了第一次作文竞赛,我获得了第一个省级一等奖;我在百日誓师大会上站在全校师生面前讲话,在二模总结大会上被表彰:我高考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考入了我做梦也不敢想的大学。
我最终完成了我自己。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
4
走进燕园
与北大结缘,要从高三寒假参加北大寒假学堂说起。当时报着试一试的态度申报了北大的寒假学堂和清华的冬令营,出人意料地都通过了审核。虽然寒假学堂考试成绩平平,但我第一次知道,其实两所学校并非遥不可及的存在。
寒假一过,便是一模。一模我凭借与第二名的一分之差久违地考到了班上第一。百日誓师时北大招生组送给学校两本北大的笔记本,而我作为一模的文科第一,很幸运地拿到了其中一本。
我还记得,校长将本子送给我时,问了我一个问题:
“你的梦想是什么?”
实话说,我并未考虑过这个老掉牙的问题,更没有想过我的答案是什么。我愣了几秒,看着那本笔记本,突然冒出了一个答案:“争取……考上北大吧?”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自己也想发笑。考上北大,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像是痴人说梦。当时的我,也只敢把它当是一句玩笑话。
但谁想到,今天的我,真正获得了走入燕园的机会呢?
在说出这句话之后,我的成绩在高三下学期一步步水涨船高,冲到了班级第一。我记得,高考完和我的老师聊天,她和我说:“感觉你身上有一股气质。不管考的好还是不好,你都一样的学,从你脸上看不出情绪的波动——就像班里的一根定海神针。”三年的马拉松赛跑,我并非是最快的那个,却是最有耐力的那一个。不掉队,不放弃,稳扎稳打,直到最终脱颖而出。
曾经吃过的苦,流过的泪,在今天都变成了光,成为命运齿轮转动的动力。
从江苏的小县城走到北京,从省靖中走到北大,我走了很远的路。
5
我与北大
北大的校徽是一抹鲜艳的红色。
曾经,那抹红色曾高高挂在教室的墙壁上,是我所仰望的存在。那抹红色,听过朗朗的读书声,见过埋头苦干的身影,看过无数的痛苦与泪水,也指引过迷茫的少年何处是前方。那抹红色,是少年深埋心底未曾说出口的梦想,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默默生长。
这个夏天,我终于成功捧起了那抹红色。
北大的校徽是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社会里设计的。“北”字在上,形如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大”字在下,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北大”二字,有如一人背负两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
以人为本,开启民智。
报道那天,当我看见校门牌匾上“北京大学”四个大字时,当我真正迈入燕园时,我从心底感到了一种特别的力量,就像一颗种子破土而出,拔节生长。
我想,或许这种力量,叫做“责任”。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也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北大和北大人都是当之无愧的启蒙者、先行者,在中华民族的觉醒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新时代,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仍然是各学科的拔尖人才的摇篮,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生长的是祖国的栋梁。
《燕园情》中有句歌词让我动容:“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这是北大人的豪情,这是北大人的狂。
这是北大人的责任:收拾山河,振兴中华。
我始终相信,种子一定会长成大树,我一定能够担起作为北大人的责任,经世济民,将那一抹北大红,镌刻心间,捧到你面前。
6
写给后浪
虽然考上了北大,成为了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成为老师口中的榜样,但我仍觉得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走在未名湖畔,骑行在博雅塔下,我有时会感到恍惚——我真的已经身处北大校园,即将开启崭新的学习生活了吗?
我一直觉得我是普通人。我曾是老师眼里的小透明,没有别人那般极高的天赋,也没有善于社交的性格。我不曾把北大当作非去不可的目标,我也一直觉得我能进入中国的最高学府是一个奇迹。所以,我的这些经历,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普通人也能创造奇迹。哪怕你现在不够强大,没关系,保持你的“弱德之美”,你默默耕耘,终有一天,我相信,你终会至于强。
你为何出发?因为路就在那里。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供稿 | 赵婧彤,内容有修改
美编 | 吴承程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