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追求安稳的人,最后为什么死了?

壹心理主笔团 壹心理 2019-07-02


壹心理主笔团丨蓝莓小姐



最近,那个在西雅图偷飞机的年轻人“火”了。有人说,它比2018年的国际大事更值得关注。

 

美国西雅图塔科马机场,29岁的地勤工作人员理查德•罗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偷偷溜上庞巴迪Q400客机的驾驶舱。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的他,靠着在模拟航空游戏里学到的操作,驾驶飞机做出一连串惊险的高难度动作,地面上的人们在惊呼中拍下了这些惊人的画面。



这架失控的飞机,让美国第九大机场的空中交通中断了一个多小时,上千名旅客被滞留在候机楼。


他说,自己只是想去看看那条鲸鱼——那条背着自己幼崽的尸体,在海里游了17天才决定放手的逆戟鲸。


75分钟以后,飞机在西雅图附近普吉特湾的一个小岛上坠毁,理查德•罗素没有生还。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让飞机降落。





这些天,我一直在看他最后和塔台机师的对话。

 

在那些珍贵的最后对话和生活碎片里,抛开所有道德及法律的批判,我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或者说,我看到了我自己,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我们,都是理查德•罗素。


 01 

谁“杀”死了那个偷飞机的年轻人?


罗素的工作是每天在西雅图机场把旅客托运的行李一件一件搬上飞机。他曾多次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抱怨自己的工作:


我是一名“地平线的地勤”,“这意味着我每天要搬很多很多的行李,非常多…….”


“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从事这样枯燥而且环境恶劣的工作。”





但每次抱怨的最后,他都话锋一转,开心地安慰自己这份工作没有那么糟糕:有个好处是我可以有机会享受航空公司的福利到处旅行。


就像我们每次跟朋友吐槽自己的工作:事情多,工资少,人际关系复杂,没意思,加班加到怀疑人生......但到最后,还是苦笑下说:算了,好像也没有差到辞职的地步,忍忍就过去了。


和理查德•罗素一样,我们都选择了忍受“不喜欢”。

 

后来搬到华盛顿,他选择在航空公司做地勤的工作,或许也是因为有一个飞行员梦吧。


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空管说,“我不想伤害任何人,我只想听你说一些好听的废话,你觉得我成功降落的话,阿拉斯加航空会不会给我一份飞行员的工作?”

 

很多人都疑惑,以他的天赋,完全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他毫无任何飞行训练和技术学习,却可以开动一架庞巴迪Q400飞机,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为什么后来一切没能如愿?

 

我想,大概日复一日工作的枯燥与忙碌,耗费了他太多的心理能量。

 

武志红把人的生命比作一个能量体。


“每一个人出生时,都是巨大的能量体。


当你有意识、有觉知地选择爱、选择生时,你就照亮了自己这个能量体。你每一个主动的选择,都是这份能量在表达。


所以你如何选择,就是你的生命的根本所在。”

 

我们都有一种生命本能是:成为你自己。


违背自己的选择,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面对不喜欢的人时,我们总认为成熟的做法是忍受、坚持。但人对于自己打心底“不喜欢”的事,有本能的巨大阻抗。


选择一个你不喜欢的人结婚,暂时安全。但之后你很可能出轨,婚姻破裂,最后你又想和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

 

选择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暂时安全。但之后可能让你人际关系糟糕,事业止步不前,你只能又重新开始摸索新的方向.....


总之,最终,你的本能,会让一切回到原点。而当你违背本能,选择了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和事时,被压抑的生命力会转化成巨大的负能量,增强你的攻击性。


要么对外攻击,成为一个对他人和世界充满怒气的人。所以才会看到一个善良的人突然“黑化”成残忍的“魔鬼”,有越来越多社会恶性事情发生。


要么对内攻击,转化为深深的无力感,陷入抑郁,无法把能量注入到生活、工作和感情里,造成个人悲剧。


最可悲的是像罗素一样,以一种最后的自由仪式与枯燥的生活同归于尽。



 02 

他唯独没有成为他自己


视频里,罗素在万米高空对塔台空管的道歉让我心痛。

 

我希望这不会毁了你的一天。你知道,因为我的缘故,把别人的日子都搞砸了……我知道有很多人关心着我。


听到我做这样的事,他们会很失望吧?我想向每个人道歉。我大概是一个垮掉的家伙,直到此刻我才意识到,我真像一个散了架的木偶。


明明对生活有诸多不满,甚至绝望。但罗素在生命的最后,都没有责怪任何一个人。


他向每一个人道歉,认为是自己“搞砸了别人的日子”,认为“我这样的人就应该被这样对待”。他不想让任何一个人失望,只能在自己变成 “垮掉的家伙”“散架的木偶”的时候,选择了“毁灭”自己。

 

他没有发现,他只是让自己失望了。

 

他成为了 “一个忠诚的丈夫,一个关爱父母的儿子,一个很不错的同事,一个不悲观,不厌世,温暖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被身边所有人喜爱的人”。

 

唯独,没有成为他自己。

 

当罗素看着飞机在天空划出绝美的弧线,他说,“我想拥有我人生安静的时刻”。

 

我深切的感受到,他内心期待这个时刻太久太久了。他想把风景尽收眼底,但“它们消失得太快了”。





那一刻,或许是他成为自己的唯一时刻。

 

谁“杀”死了罗素?

 

我想,是他自己。


那个内心想成为自己的他,杀死了一直忍受现实的他。


 03 

只有真正的打破,才有真正的治愈


我们焦虑的根源在哪里?

 

表面上看,是受固化的社会价值观影响,陷入无房无车无存款的三无困境。但所有的痛苦,本质上都源于对真实自我的压抑,因为生命力不能得到足够的释放和转化。

 

当你在说:我的确没有房子车子存款,而别人有啊。所以我不快乐。

 

你是在说:我希望我和别人一样能有成就,有自己的事业,有幸福的家庭,我想活出我自己。


是什么限制了我们?

 

我突然想起一部日本青春短片 ——《金鱼少女的日记》

 

日本崎玉县狭山市的4名女中学生在学校的游泳池投放了400条金鱼,在小镇里闹得满城风雨。但她们只是觉得,“放在泳池里面的金鱼很美”。

 




四个15岁的中学少女生活每日围绕着KTV,流行偶像,街头混混,暗恋,邋遢爸爸。她们称自己“生而为行尸走肉”。





其中一个少女说,“这个镇子的人把生命花在商场、家里和酒吧里。他们真是‘积极得可怕’。”




我们不也是吗?

 

明明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却选择了在日以继夜的奔波里享受着近乎木然的舒适和屈身于框架里的心安。把自嘲、自黑、佛系当做发泄愤怒的出口,把购物、美食、酒吧作为治愈的“良药”。

 

韩国哲学博士姜信柱不客气说:我不喜欢“治愈”这个词。它让我们永不进步。

 

只有真正的打破,才有真正的治愈。





狂躁的暗流潜藏在循规蹈矩的平静水面下,年轻的生命感觉到:我要做点什么,我一定要做点什么,才觉得“我是活着的”。


影片最后,四个少女在街边小摊看到水缸里的金鱼时,仿佛看到了自己,于是冒出了一个冲动:


带走所有的鱼,放走它们!他们把金鱼放到学校的游泳池,以放生金鱼这种形式,第一次彻底地释放了自己的生命力。





最后有一个镜头。他们肆意的在夕阳中自由的跳舞。那一刻,所有人的灵魂都是自由的。





人一生真正的安全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来源于干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人。这样才不会让生命力抑制成内心黑色的“魔鬼”,吞噬自己。

 

当年你婚姻不幸福,工作不顺利,或者事业不成功时, 你要问你自己,你是否在违背自己的意愿生活着?


 04 

每个痛苦的时刻,都是成为你自己最好的机会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坚信,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人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尤其是在面对人生的痛苦时,这种动机体现得更为明显。


有一种人,能把痛苦“逆转”成生命力。因为痛苦,本身就是我们压抑了的巨大能量。


  • 阿德勒从小体弱多病,极为自卑。他决定用一生研究这个原因,后写出《自卑与超越》,成为自卑情结之父


  • 卡伦霍妮一生家庭不幸,父亲认为她外貌丑陋,天资愚笨。母亲偏爱哥哥,对她十分冷落。在极为糟糕的原生家庭里长大,霍妮却反对“幼年经验决定一生”的理念。她她将精神分析的视角提升到社会文化的角度,由此写出了《我们时代的神经性人格》


  • 艾瑞克森患先天小儿麻痹症,一度行动不便。他利用自己强大的意志力以及对心灵控制的天赋,让自己可以缓慢行走、骑车,甚至独自完成了1200英里的独木舟航行。后他不断学习和总结催眠理论与实践,最终成为“现代催眠之父”


这些心理学大师们并不是对抗痛苦,而是转化痛苦。生命力“卡住”的当口,也是它最容易爆发的地方。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面对的是不断上涨的生存压力和精神压力。如果我们可以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不压抑生命的本能,自由释放自己的生命力,我们将更有力量在现实世界活出自己。


永远允许自己,在恐惧里尝试,怀疑里前进。


毕竟,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罗素说,他开走飞机,只是想去看那只逆戟鲸背着自己幼崽的尸体,在海里游了17天的鲸鱼。

 

我感觉,那只鲸鱼就是他,背负生命的苦痛前行。

 

于是,在那个景色动人的傍晚,罗素像自由落体一样,划过天际。 也许,这是他一生唯一真正感到自由的时刻。





而《金鱼少女的日记》的片尾,有另一种版本的结局。


少女们反复唱着同一句歌词,直到唱哭:


我活在当下

我活在当下

我活在当下

.......





- The End -



 为你推荐 

当你违背选择、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被压抑的生命力会转化成巨大的负面能量,增强我们的攻击性和焦虑感。


想要避免这一点,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和开心,你需要探索潜意识,找到真实的自我

 

而探索潜意识需要专业方法,向你推荐专注心理学 20 年的林紫博士,她将把 2 万小时咨询经验、1 万+来访者咨询精华浓缩为《林紫的100堂心理课》,用心理学的方法带你探索自我:

 

  • 房树人、冥想等 20 个心理工具

  • 精神分析、积极心理学等 15 个流派核心知识

  • 100 个真实咨询案例,以人为镜,照见自己

  • 从人生 5 大问题切入,助你成为自己的问题解决专家




☝长按扫码立即学习



 值得读推荐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