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妈骂丑女儿去死,她却逆袭成女神:教会一个人自我接纳,到底有多重要?

鲸鱼队长 壹心理 2019-10-30


壹心理主笔团 | 蓝莓小姐


 01 

“不想活的话,干脆去死吧。”


不小心看了一期韩国整容节目。


女孩因为肥胖的关系,非常不自信。


她几乎不与别人交流,不与外界接触,也没什么朋友。


唯一热衷的事情就是:自拍。


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她都用电脑 p 图,上传朋友圈,等待别人点赞留言。

      


一次,妈妈看到后,气得一把抢过手机,让她滚回自己的房间。


“不想看到你,赶紧走!”

            

她对女儿大叫:“不要用电脑里的那张脸生活。”

    


母亲骂她时,她也只是低声反驳:“不是你让我出来吃饭的吗?”

            

妈妈更加生气。“要是人,起码要听话吧,继续看着你,妈妈会死掉的”。

       


最后,妈妈情绪失控。


“干脆去死吧,要是不想活的话,去死吧,去死,去死,去死吧。“

           

整个过程,女儿沉默,一言不发。


看完心痛。


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去改变自己的女儿吧。


她愤怒,“你就是长成这个样子!你认了吧!”


所有人没有看到,女孩需要用“假脸”生活的真正原因是:


她完全不能自我接纳。


这样的人, 相当于在精神上“死亡”了。


不能自我接纳的根源恰恰在于,她一点都不自恋。



心理学上说的一般性自恋,不是指变态般地欣赏自己。而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和接纳,即自爱。


基础的自恋,是让一个人活下去的基本动力。


一个人只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接纳,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存活。


精神分析大师科胡特更是认为,


“充分的自恋,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人生资源,需要滋养以确保它的成熟”。


当女孩实在接受不了自己的脸时,她只能用在社交平台上用假形象催眠自己:


“也许有一天我真的可以像自己 p 图中那么美。

有一天,或许我不再害怕跟人交往。

有一天,我可以不再讨厌我自己.....”


通过 PS,她在幻想里找到一点,活着的意义。


因为一个完全不爱自己,对自己讨厌到极点的人,最后的选择只有自杀。


而且,有一天你会发现,一个人做的绝大部分努力:疯狂学习,拼命工作,健身,美容,学习....都只是为了完成一个目的:


接纳自己。


多喜欢自己一点。


少讨厌自己一点。


到了今天,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


中国的孩子,很多都不能自我接纳。


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建立健康的、足够的自恋。



 02 

什么都教给孩子,

就是没有教会孩子自我接纳。


有人说,那个女孩长得也不是很难看。为什么不拿p图的时间减肥健身美容化妆,改造自己?


是的,按理说,她应该很想改变。


这个问题同样困扰很多人:


我也想改变我自己,但我就是难以行动。


其实,改变不仅需要足够的内驱力,还要有健康的自恋。


没有健康自恋的人,内心往往有强大的无力感


我努力就有用吗?算了吧,到死都赶不上别人。

反正你们都这么看我,我干脆什么都不做了吧。

我干嘛要为人生负责呢。就这样活着吧。


这种无力感深深盘踞于心,形成一种心理定式 —— 我坚信,我就是我改变不了自己。


这种心理定式,来源于最初的教育。



从小到大,父母关注你的衣食住行考试成绩,学校教育里包含德智体美,样样俱全。


什么教育都有,就是没有教会孩子最重要的:自我接纳。


更可怕的是,一个没有建立健康自恋的人,即使以后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还是走不出自卑的阴影。


一个女孩初中时胖胖的,带着高度近视镜,小眼睛短头发。因为自卑,她的青春期一片灰暗。


“从幼儿园到高中,从来没有一个男孩子喜欢过我。”

            

长大后,她换了隐形眼镜,减掉20斤肥肉,割了双眼皮。终于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女神。


很多人开始追求她,但她却始终没办法爱上他们。


“我拒绝过很多条件好的男人。”她找的男朋友都是远远不如自己的男生。

       

她说,不管自己现在多美,“内心永远是那个自卑的眼镜胖妹”。

      

没有健康的自恋,就永远无法自我接纳。


她只有不断的向外寻求存在感。


证明自己有人爱,来弥补内心的匮乏。


 03 

健康的自恋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爱”


精神分析大师科胡特认为,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


一个无法自我接纳的父母,很难教出自我接纳的孩子。


当父母的自恋发生问题,孩子的自恋必定也会发生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给与孩子的是有条件的爱。


明显好看听话成绩好我的孩子就得到的爱多很多。


小时候是:


你听话,我就喜欢你。

你好看,我就喜欢你。

你成绩好,给我争光,我就喜欢你。


长大后是:


你早点结婚,我就喜欢你。

你去当公务员,我就喜欢你。

你在我身边陪我,我就喜欢你。


每个人都有人格阴影。父母也是。


一个不能接受自己缺陷的父母,大多也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缺陷。


他们会把自己的人格阴影投射到孩子身上。


你不能接纳自己的软弱,就不能接纳孩子做不好任何一件小事情。

你不能接纳自己不受欢迎,就不能接纳孩子内向不善交友。

你不能接纳自己的失败,就不能接纳孩子一次成绩不理想丢了你的面子。


有人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早高峰坐地铁,车厢里人特别多。一位妈妈带着孩子站在靠近门口的位置。


快到站时,有个人问孩子,下车吗?


孩子没说话,后面的人就挤到前面去了。这时妈妈在旁边急了,大声数落自己的儿子:


你怎么这么窝囊,咱们明明也下车,你怎么不说,真是窝囊!现在被人挤到后面来了,以后你可怎么办?


妈妈不停的说,孩子的头,低的不能再低。


父母认为孩子输不起,实则是他们自己输不起。



如果一个人长期浸泡于这样有条件的、扭曲的爱里,他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 :


一是极端自卑,一是极度自恋。


这样的教育之下,孩子永远不会建立健康的自恋,无法自我接纳。


而没有健康自恋的孩子,取得成功和幸福的可能,少之又少。


可怕的是,这种阴影模式代际传递,重复了一代又一代。


还在继续传递到下一代。


请你想一想,当你无法接纳自己的时候,你有多难受。


就能知道,当孩子无法接纳自己的时候,他有多难受。


 04 

至少要有一个人,对你无条件接纳


一个人要如何打破这样的模式,真正的自我接纳?


必须通过他人,重新建立健康的自恋。


最关键的一步:打破。


打破“我无力改变自己”的心理定式。


首先,生命中,至少找到一个人,对你无条件接纳。


心理学家马斯洛这样定义自我接纳:


“自发、坦率、真实,真实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不掩饰自己,自然而单纯地表现自己”。


你必须在一个人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真诚的袒露你无法接纳自己的原因。



很幸运,我遇到了这样的人 —— 我的心理咨询师。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抗拒和不信任后,有一天我终于决定打破这样的思维定式,坦承自己无法接纳的一切:


我曾因外表自卑,而放弃很多珍贵的机会。

我曾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想法,而变得对社交恐惧。

我也曾因为抑郁,而与梦想擦肩而过。那段至暗的时光,差点摧毁我。


神奇的是,当你说出这些时,你会发现,你会变成完全不一样的、全新的你。


你重新获得了面对生命的勇气。

你在一步一步建立,你所需要的,健康的自恋。

你开始,一点点,爱上自己。


那些我曾经无法接纳的,差点摧毁我的缺点和过往,现在都不再困扰我。


当我开始接纳,内心自动产生动力去改变。


我开始锻炼身体。开始主动争取工作机会。阅读大量书籍,各处旅行,结交特别的人。


后来,当我自己决定成为心理咨询师时,问了她一个问题:


你觉得一个有缺陷的人,能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吗?


“正是因为你能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才会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自我接纳,意味着接受“生命的有限性”。


在认清自己潜力的基础上,追求可行性高的目标,而不是因为离目标很远彻底放弃努力。


《被讨厌的勇气》里如此描述:


自我接纳不是对得了六十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一百分”。

而是在诚实的接受六十分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一百分”。


当你开始接纳自己时,你会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你甚至会觉得,那些曾经加诸在你身上的负面评价,其实很可笑。


就像参加《创造101 》选秀的王菊在自己快被淘汰时,质疑评委:


“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有人说我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女团,可是做女团的标准是什么?在我这里,标准和包袱都已经被我吃掉了。”

              

 05 

当你接纳了自己是谁,

反而可以做出改变


有人说,接纳自己是一剂空洞的时代毒鸡汤。


它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再努力去改变。


事实正好相反。


接纳本身,是一种巨大的能量。


作为一代人本心理学大师,罗杰斯在经历了无数心理咨询案例,研究了一生自我接纳的问题后提出一个“可怕”的悖论:


奇怪的是,当我接受了自己是怎么样的人以后,我可以做出改变。


接受你现在的样子,不会让你止步不前,而是让你更有力量去改变。


你越不能自我接纳,就越没有动力改变。

反过来,你越无法改变,就越不能自我接纳。


这是一个死循环。


罗杰斯坚信:当人有了自我接纳,就会趋向“自我实现”。


我们看到的那些没有动力改变的人,没有动力去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人,所谓颓废的、自卑的、一无是处的人....


无非是没有接纳自己而已。



几年前,有一个 20 岁的男孩对我说,你觉得我这样的人,有未来吗?


那时他拿着每个月 3000 块的工资,背负着家里沉重的债务,刚刚跟女朋友分手。

他非常帅气,却因原生家庭极度自卑。

他努力工作,却觉得自己是人群里那个,最无能的那个人。


也许在成长的 20 年里,没有一个人真正的接纳他。


我们都需要一个开始 。 打破这种死循环。


我告诉他,我的眼里,你十分耀眼。坚强,孝顺,帅气,努力.....


命运没有给你最好的,但你可以给你自己。


自我接纳,意味着,我们将真实面对自己的一切不完美。


不完美的外表,不幸福的原生家庭,不够好的能力,不完美的伴侣,曾经美好但最终破灭的感情......


这的确很难。我也花了很长时间去接受真实的自己。


但我也发现,接纳是让我发生改变的最大动力。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认为,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自卑的一面。


自卑的人不一定要变得自信才可以。

自卑的人也可以自我接纳。

接纳自己的自卑就好。


一个人一生的终极任务,就是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程度越高的人,就越容易幸福和成功。


我希望所有教育者,都能意识到,我们需要身体力行,接纳自己,如此才能接纳一个孩子。


我希望每个无法自我接纳的人,可以开始寻找打破“我无力改变自己”的心理定式。


这种悲惨的模式,需要在我们这一代身上终结。



对了。


那个因讨厌自己肥胖而整天沉迷 ps 的女孩,没有接受任何整容手术。


在很多人的鼓励下,她参加了节目的减肥训练,咬牙坚持减掉 32 斤后,开始了新的人生。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心理咨询师

以及我亲爱的读者

愿你有一天,你可以开始接纳自己

哪怕一点点


- The End -





 敲黑板!划重点!

微信后台改版后,容易错过消息

按下面的 3 步,一秒给我们点亮小星星 ⭐

每天早晨,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为你推荐 


敢于面对自己不完美的人,才是真正心理健康的人。


而在接纳自我的过程中,我们至少需要找到一个人,对你无条件接纳,帮助你重新建立健康的自恋。


这个人,可以是父母,朋友,爱人,也可以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壹心理咨询筛选了600位具有专业资质的咨询师,让你在温柔而坚定的抱持里,走向自我接纳。


今天向你特别推荐壹心理最受好评之一的咨询师 —— 王亚南。


王亚南老师是心理学硕士/英国心理治疗师协会注册会员,在心理韧性、自我修复、身份认同等个人成长方面的心理咨询尤为擅长。


她的来访者评价她:

    


↓长按扫码向她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

你还可以获得其他咨询师的信息

世界和我爱着你



 主笔团文章回顾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