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吵架从没赢过别人,说话大声点就会飙泪” | 泪失禁体质,到底有多吃亏?

壹心理 壹心理 2021-12-09

罗文娟|作者

朴素的树、如欢|编辑

elijah-o'donnell|图源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泪失禁体质。


看到一个帖子:

 

我一生气一吵架就哭,现在好像变得更厉害了,不管什么情绪过度了都会哭,譬如说明明开心到爆炸然后哭起来了,总感觉很诡异……

 

跟朋友们聊这事儿,不少人有共鸣:

 

“看英雄事迹,音乐一起,眼泪就出来了”;

“看到可爱的小婴儿,被可爱哭了”;

“被别人表扬了一下,眼角湿润了”;

  ......

 

眼泪经常不受自己的控制。

 

情绪稍微一有波动,不管是该哭的,还是不该哭的,眼泪都会流出来,总被说眼泪不值钱。

 

常常自我怀疑:

 

哭点这么低,还这么频繁,我怎么办?

别人都不哭,就我哭了,我是不是太矫情了?

哭是哭了,可实际上情绪波动并不大,我是不是有病?

 

其实就是传说中的泪失禁体质




什么让你不止

 

人之所以会流眼泪,一般有三种情况

 

a. 基础性眼泪

 

人类平均每天要产生150-300毫升眼泪,保护角膜、防止干燥。

 

基础性眼泪分泌较多的人,看上去会有“眼波流转”的感觉。

 

b. 反射性眼泪

 

当有刺激物不小心入眼,刺激角膜,就会产生反射性的眼泪,以便将刺激物冲出来。

 

c. 情绪性眼泪

 

由于伤心、痛苦、委屈或者感动流的眼泪,就是情绪性眼泪。

 

泪点超级低。

 

而泪失禁体质,就是这类。

 

朋友小米,有一个唠叨的婆婆。

 

下班迟回家几分钟,就被骂:

 

“你们这些年轻人,是一点都不顾家。天天这么迟回家,也不看看孩子等了多久,你们在家带一整天孩子试试!”

 

一句话,指责了小米好几处:

 

对家庭不负责,对孩子不负责,不懂老人的辛苦。

 

听到这些,小米的眼泪就止不住了,就更别提解释。

 

婆婆也被吓着了:“行行行,不说你了,就你会哭!”

 

可小米越着急,越想辩驳,哭得就越厉害。

 

擦都擦不完。



泪失禁体质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

 

许多泪失禁体质的人都拿自己的泪腺没办法,觉得自己可能天生如此,无药可救。

 

最著名的先天性泪失禁体质,可能就要数林黛玉了。

 

生气要哭,读诗要哭,葬花也要哭。

 

确实,有一部分泪失禁体质的人,在性格上偏细腻、敏感,与一般人相比,他们的共情神经元更发达。

 

这类人在九型人格里,一般处于心区。

 

九型人格理论,把人大致分为三个区:

 

脑区(理智区),身体区(行动区)和心区(情感区)

 

一群朋友吃饭,身体区的就会快快跑去结帐也就是说,他们要做什么事,直接就上了。

 

而理智区的今天谁先去付帐呢?是用群收款他们总是会先计划和研究。

 

而心区的人,则还处于:一起吃饭真好啊,好久没看到大家了……等情,根本还没想到付帐这件事。

 

可见,同样一件事,心区的人更在意情绪和感受,情感相对更丰沛。

 

比如,林黛玉“看到落花流泪”,可对一般人来说,就只是一朵花落下来而已。

 

而后天的泪失禁体质,则分为三种。

 

a. 压抑、转移性的泪失禁

 

如果悲伤、脆弱等负面情绪长期被压抑,总有一天会在新的事件中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过去的悲伤和痛苦,会借由当下的事来发泄。

 

前面提到的朋友小米,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妈妈一个人养家,也许是压力太大,情绪时常不好。

 

小米贪玩没有做家务,妈妈就含着泪:“你怎么这么不体贴。”

 

所以,小米看似从小就一直很坚强,可碰上了婆婆,却各种泪失禁。

 

表面上是因为婆婆唠叨。其实,深层是因为自己从小压力就太大,加上妈妈又特别脆弱,导致她连哭都不敢哭。

 

可每次哭完,眼泪并没有让小米好受点: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流泪,经常觉得自己好没用”

 

自己莫名感到羞耻

 

b. 工具性泪失禁:把眼泪作为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地

 

小美,在谈恋爱后,经常哭。

 

男朋友约会迟到,哭。

想要个心仪的包,哭。

委屈被误解,哭。

 

弄得男朋友常常手足无措。

 

家里5个孩子中最小的小美,从小就被忽视。家里人都太忙,没人顾得上她。

 

但是,后来她发现,如果自己大声哭了,爸妈和哥哥姐姐就会跑来关心她:“小美,你怎么了,不哭啊。”

 

然后全家人就一起哄小美。

 

太喜欢被众捧月的感觉太害怕无人问津于是,从小就习惯了遇事哭一哭。

 

真是应了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可是,她男朋友却很累。被支配的团团转,可还是有种‘怎么努力都没用’的感觉。

 

c. 错位性泪失禁那些不被允许情绪变成了难过

 

阿玉有一个特别严厉的爸爸。

 

她从不敢跟爸爸抗议,因为爸爸生气,很可怕。

 

慢慢地,阿玉变得特别容易难过。

 

只有在晚上一个人哭一哭,第二天白天才会好一些。

 

成年后,更严重。

 

需要维护自己的时候,一生气,眼泪就出来了。

 

这就是错位性泪失禁,从小成长在不能表达愤怒的家庭,使得本来愤怒变成了悲伤。

 

这就导致工作后的她,特别没有气场。

 

没办法维护自己的界限,不敢轻易say no。



泪失禁体质

 

许多泪失禁体质的人,都会痛恨自己的眼泪。

 

但其实不管样的原因流泪种情绪表达

 

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去感受眼泪想表达什么。

 

a. 转变态度,与泪失禁体质和解

 

心理学家Bowlby曾说:“症状其实是健康反应的病态版本”。

 

在告诉我们任何身上喜欢的部分曾经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

 

不管是哪一遥远的童年帮助适应环境让你成长至

 

所以,与泪失禁体质握手言和,意识到它曾经起到过的作用,把它看成理解自己的入口,会更有益于自我成长。

 

泪失禁总麻木要好,至少能感觉到情感的奔涌。

 

b. 找到眼泪背后表达的真相

 

每一次眼泪之后,可以拿出纸和笔,记下自己的眼泪触发点,找出共性。

 

区分自己的泪失禁是哪一种,仔细体验这种情绪:

 

孩子作业写不完,我哭什么?

和伴侣吵架,我哭什么?

看个电影,我哭什么?

 

试着复盘自己流泪时的感觉,仔细地去体会,写下这些感觉:

 

这个哭,是在表达自己的害怕,还是无能?是需要伴侣支持自己么?还是因为想到童年时,自己写不完作业,总是被骂才哭的?

 

当我们去回忆这些场景时慢慢问自己眼泪后面是伤心还是害怕或者是孤单

 

如果是童年的自己总是被父亲骂,可以试着给父亲写一封信,或者给童年那个被骂的自己写一封信。

 

看看完写这封信以后,会有什么样的进展。

 

c. 看见自己的真实需求

 

充分体会眼泪后面的情绪之后,可以试着问自己:

 

真实的需求是什么

 

想要支持,就找到身边最能支持你的那个人,表达你的需求;

想要被关注,其实可以跟对方沟通,他做什么可以让你有被关注的感觉;

 

就算身边没有这样一个人,也可以试着问问自己:

 

“我可以为自己的需求做什么?”

“我可以怎样支持到自己?”

 

其实,不管是哪种泪失禁体质,都不需要责备自己。

 

这不是矫情,更不是病。

 

而是偷偷借机跑出来的另外一个“你”。

 

试着把眼泪当作了解自己的通道,去贴近拥抱那个自己。

 

那些过去未被看到的需求和情绪,如今,你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照顾和满足了。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1.《依恋与情绪聚焦治疗》【加】Susan M. Johnson P38


- The End -


泪失禁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童年没有得到关心,内心受了伤。
如果童年时候,伴随着的总是父母“有条件的爱”,长大后便容易成为一个敏感自卑、缺乏心理营养的人,害怕被否定,终其一生,都寻寻觅觅。

好在成年后的我们,是有能力做自己父母、补足自己缺失的“心理营养”的,向你推荐这门已为1万人带来改变的课程《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如何在成年后补足》成为一个拥有幸福能力的人。
原价199元
券后仅需99元
↓扫码立即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参加~


作者简介:罗文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ASIEFT中国受邀助教及指定咨询师体验师。陪你在温暖的文字中看见自己,微信公众号:慈源心理成长


城市孤独感 | 情绪垃圾桶A型人格 | 甩锅式道歉 | 结婚冷静期边缘型人格 | 婚姻观代沟 | 私德制裁

点个“在看”,贴近自己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