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20岁到60岁的人,都不爱回老家了:“断乡”的一代,到底断了什么?

壹心理App 壹心理 2022-10-01

非也 | 作者

张敬、青橙 | 编辑

pexels | 图源

 

在这个中秋即将到来的团圆之际,已经在外多年的我,却没那么真的想回家。


身边很多人都跟我一样:


在朋友圈思念一下亲人,发一发老家的照片。


回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曾经无话不谈的人,变得无话可说;

从小玩到大的地方,变得面目全非;

那些陪着自己长大的邻居,也是搬的搬,走的走……


家乡的人,家乡的事,家乡的景……带来的不再是熟悉和温暖


与故乡的联系,也慢慢浅了,断了。



经常看人在知乎上问:要如何面对回不去的家乡?


有人说:


故乡,从来都不是一个距离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故乡从你离开的那一刻起就在以摧枯拉朽的速度沦陷着,直至成为面目全非的陌生所在。


也有人说:


我走在过往的道路上一边回想一边惆怅,别人都走了,我还留在原地,还是那个没长大的自己。


再问一问“多久没回老家了?”


发现不只是80、90、00后越来越少回家,很多60、70后也一样变得越来越不“恋”家了。


世界偌大,何以为家?


今天,壹心理就和大家聊一聊:我们如何与故乡断了链接,简称断乡




回不去的,

才是故乡?


跟身边许多人聊过后,才发现:


对于“断乡”,大家各有各的惘然。


20岁的小堂弟在外上大学,正是新鲜水嫩的年纪。


聊起断乡,却一股子老气横秋:


小时候过年,一大群孩子聚在门前的晒谷坪上放鞭炮。

冲天炮、响炮、火箭炮、旋转炮……

别提多好玩了。

现在呢?

回家就是聚餐聚餐,吃吃喝喝。

挤出几句“我小时候还抱过你”“一眨眼长这么大了”。

然后抱着手机,各自散去。



26岁的表妹,工作4年,却已经饱尝冷暖。


她原本是个特别恋家的女孩,最近却因为回家的事,大哭了一场:


刚毕业那会儿,

我一有空就往家跑,

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数日子,

给老同学打电话约饭,

跟爸妈说馋这馋那。

可这一两年,

好像一切都变了。

小时候跟我特别亲的小姨,

竟然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当面亲亲热热,

一转眼就跟我妈攀比打听,

造谣我“眼光高、傍大款”!

但最让人难受的,

还是和爸妈已经无话可说了。

这不,才刚提起中秋回家,

就又被念叨和嫌弃:

“你年纪不小了,你妹比你小3岁,孩子都周岁了!”

“早让你回来考公务员,就是不听!”

“不带个男朋友回家,我们都没脸见人了!”

理想、独立、自由……这些让我觉得自己“活出人样”的东西,

在他们的评价体系里,

却只能带来责备和担忧。


算了,下次不回来了。



35岁的女友觉得,家乡什么的,终究还是相见不如怀念:


以前出门在外特惦记家乡的那碗卤粉。

那丝滑的口感,

特别的辣油味,

还有那个隔三差五给我买卤粉的同桌,

一笑就露出酒窝和虎牙。

可惜上次好容易同学聚会,

当年的男孩子,牙也黄了,肚也凸了,酒窝也胖平了。

他带我去吃卤粉,

味还是那个味,心情却不再是当年的心情。



48岁的长辈,看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新城”,也生出“物非人也非”的感慨:


这几年,

家乡变化很大,

到处都在盖楼,

打小熟悉的那些面孔,

也是老的老,走的走。

走在从小玩到大的老街,

却觉得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局外人。


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如今无话可说;


曾经很重要的人和事,正在渐行渐远;


曾经无比熟悉的生活节奏,现在已不再适应;


曾经最亲近的一切,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对于长大成人的我们来说,断乡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留不下的,

不一定是异乡


那么,既然“回不去的故乡”已经渐行渐远。


那么现在脚下的“异乡”,又能否“为家”?


更令人惆怅的是,异乡常常有个名字,叫“留不下的异乡”。


“留不下”的原因很多。


现实层面来看,房价太高昂,落不下脚;竞争太激烈,朝不保夕;同事来来去去,心里却空无一人。


那么,有了房子、工作、圈子,就能在异乡“落”下来吗?


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有一种心理状态,叫做“城市空心病”,指的是很多在城市生活的人,觉得自己活着就像是一具空壳,特别不真实,也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怎么来的?


城市中人的原子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传统宗族社会,各种人情往来,风俗礼仪,之所以能传承千载。


就是因为它通过种种仪式构建了稳定的秩序感。


而秩序,是归属感的基础。


中秋团圆吃月饼,清明扫墓祭祖先,过年收发压岁钱……


凡此种种,都是以仪式为媒介,让我们与他人,与祖先,与世界,与历史……构建深度的关系和链接


存在主义认为:


链接可以对抗虚无。


而当社会转型,人们纷纷涌入城市,成为一个个孤立的原子


旧有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还未建构。


人们难免陷入迷茫,在漂泊中开始思考存在的意义。



除了社会转型带来的必然挑战之外。


“情感禁闭”,更是加剧了归属感的崩塌。


所谓“情感禁闭”,即关系里的人单方面,或者双方默认,一起保持情感上的麻木。


这是一种有效隔绝情感伤害的防御机制,但一同隔绝的,还有看见、接纳和真实的爱。


有个朋友问我:


为什么恋爱结婚后,还是经常觉得孤独?


她老公是模范丈夫,家务挣钱样样在行,还从不跟她吵架。


但是,就是感觉“隔着一层,没法说心里话,也走不进他心里”。


情感禁闭之下,“真实的自己”自然难以被看见和接纳。


如此一来,怎么会有真正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呢?



如何重新定义“归属感”


所以你看,“断乡”表面上是自己与故乡的羁绊被切断,本质上却是因为“故乡”的内涵正重新被定义。


它已经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更像是那些往事和记忆的载体,承载了我们对感情、快乐、秩序、安全和归属等需要。


当一个人内在的安全感和秩序感,没有很好地建立。


那么TA无论身在故乡还是异乡,也依然会感到孤独无依,心若浮萍般漂泊。


内在的归属感,究竟如何建立?


“家”的感觉,该怎么找回?


3个方法,可供参考。


A.向传统中寻找


近些年,国学复兴势不可挡,我对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在教师节穿汉服,诵读《弟子规》。


这些风俗礼仪之所以能传到现在,正是因为它通过仪式,构建了稳定的秩序感。


而我们借助这些“章服之美”和“礼仪之大”,与世界建立起牢固的连接。



B.向群体中寻找


被群体接纳,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建立社会认同。


给孩子起名,办满月宴,开生日宴会……凡此种种,都是在向世界宣告:我在这个小群体中,是有一席之地的。


而当一个孩子感觉到被父母、家族、同伴、学校等团体所接纳时,他就在群体中有了身份。


这不仅让我们“心有所属”,更可以从中汲取力量。



C.向内心中去找


但如果一个人的价值感,过多依赖于外界的评价,就无法很好地构建存在感和归属感,反而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中。


但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的价值应该由自己定义,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确定感。


就像满心都是“我应该如何如何”的人,往往带着面具,把亲密关系过成角色扮演,即便身处婚姻,依然心在流浪。


而穷游的背包客,深山的隐居者,就算居无定所,但是内心却很安定。


而想要达成“不被外界定义”的成就,就要去不断体验,去做自己真正认同的事情。


所谓“过程即是终点,体验即是意义”。


也正如《归属感》作者、心理学家布朗博士所说:


真正的归属感不是你跟外界讨价还价得来的,它是你内心深处具有的。

真正的归属感不要求你改变自己,只要你真实地做自己。


不妨从点一杯真正想喝的饮料,做一顿真正合心意的饭菜开始吧。


别着急,慢慢来。


终有一天,蓦然回首,发现原来:


你属于所有的地方,而不是某个地方。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归属感》,布琳•布朗,中信出版社,2019-9



- The End -

当一个人能建立起内在的安全感和秩序感,那么无论他身在故乡还是异乡,都能收获真正的归属感


如果你也时常感到心在流浪,在偌大的城市里缺乏归属感,不妨加入【壹心理粉丝福利群】。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你的同频人,在群体的交流分享中汲取力量。


还可以免费领取热门测评、《15堂心理学大咖课程》、优质音频和全平台会员体验券。借助心理学知识重塑内心,拥抱自我,找到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长按海报二维码,立刻进群!




作者简介,非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英语翻译,自由撰稿人,在一地鸡毛里修行的平凡人。微信公众号:feiyemt

新冠歧视 | 爱情3大坑 | 恋旧情结

丧偶式育儿 | 亲子义气 | 慢半拍的人

两性禁忌 | 隐性霸凌 | 长期抑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