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会 | 喻海松:《网络犯罪二十讲》



周泰·书声 第十五期

《网络犯罪二十讲》  

喻海松 著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空间日益扩大,但随之带来了网络犯罪形式的多样化。面对这一新类型犯罪模式,用传统刑法理论去解决,在具体法律适用中会出现一些困惑。

而喻海松博士的这本《网络犯罪二十讲》既站在宏观视角观察网络犯罪的总体走向,又密切关注与研究司法办案中已经出现和可能提出的个案疑难问题并力求有的放矢,用“本土资源”解决“本土问题”、摒弃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分野、融通技术规范与法律规则,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至此,“周泰·书声”第十五期邀请了学界及实务界专家人士,共同品读喻海松博士的《网络犯罪二十讲》!

探讨解读《网络犯罪二十讲》的内容,精彩不容错过~

【预约/观看方式及福利】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回复【网络犯罪

预约/观看精彩内容

播出时间:12月29日(周四)19:00

播出时将抽取幸运观众赠送这本新书


本书简介

信息社会之中,技术的“两极效应”愈发明显。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更快、更强、更便捷,但也导致网络犯罪迭代更新迅速和风险聚集放大,使得规制与防范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本书共二十讲,分为四章,针对网络犯罪的新近疑难,以典型案例的实务分析与学理阐释为切入点,全面探讨网络犯罪的对策调整与具体问题,实现技术与法律、实体与程序、理论与实践的“三融合”。


本书在专题论述的基础上,附录常用法律规范,内容全面系统,覆盖前沿热点,适用于理论研究者和一线公检法律及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既是一部网络刑事法的学术“讲义”,又是一部贯穿网络刑事程序全过程的办案“手册”,还是一部用于防范网络刑事风险的合规“指南”。

作者简介  喻海松

法学学士(2003年,西北政法学院)、法学硕士(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曾在德国马普外国刑法暨国际刑法研究所研修。现从事刑事司法工作,兼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独著《刑法的扩张》(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版)、《文物犯罪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环境资源犯罪实务精释》(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网络犯罪二十讲》(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司法适用疑难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编著《实务刑法评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发表论文近七十篇。

嘉宾导读  江溯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  周泰研究院联合院长

网络犯罪的迅猛增长对传统刑法构成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应对网络犯罪,是摆在立法者、司法者和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本书结合法律、司法解释和司法实务,对网络犯罪的刑事政策、网络犯罪的实体问题、程序问题以及实务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不仅对于一线办案人员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华伟

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本书围绕网络犯罪中的核心问题,从实体与程序两个维度,展开了清晰和深入的阐述。本书不仅关注域内与域外相关制度的比较,注重法律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而且尤为强调以司法实务为导向展开“接地气”的研究。因此,本书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犯罪的理论研究进程,而且能够对司法实务产生直接而有益的指导作用,是我国网络刑法领域无法绕开的重要著作!




李怀胜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

虚拟与现实、技术与法律、实体与程序,是网络犯罪由事实向规范转向过程中的三座大山,由此造成案件处理结果的光怪陆离,一千个司法人员那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书重新确立了网络罪刑规范的“筋骨”和“灵魂”,它没有高耸云端的虚无缥缈感,但学理性十足,它没有纠缠具体规范的肤浅诠释,但实践性突出。精辟的学理分析、精准的罪刑阐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都让本书个性鲜明,特色十足。




裴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书虽题为《网络犯罪二十讲》,其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二十讲的范围,完整且系统描绘了近年来我国网络犯罪治理中的政策、法律、理论、实践的整体图景和演变脉络;同时喻海松法官作为相关领域多项重要立法的亲历者和执笔人,也在本书中为我们呈现了法条背后的丰富且复杂的考量因素,无论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中国网络犯罪治理总体状况和走向、深入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把握其要点、合法合规开展网络信息等相关业务活动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旨龙

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喻海松老师的《网络犯罪二十讲》(第二版)兼顾了网络犯罪的刑事政策问题,根据网络犯罪的态势提出了刑事政策的调整着力点,对于网络犯罪的刑事治理具有全局性意义。该书对于刑法明文规定的四类计算机、网络犯罪实体问题进行了立法和司法两方面的梳理,对于网络犯罪的程序问题和其他具体的网络犯罪实务问题提出了条分缕析的独到见解,可见其对于我们在刑事司法中动态地追求个案公正具有突出的指导意义。本书亦为网络刑法理论研究增强生命力而不可多得的参考和对照。




敬力嘉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当下中国面对的网络犯罪,已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别的犯罪类型,而是犯罪形态的全面网络化。本书立足我国实践与实然规范,秉持适度前瞻的立场与交叉学科的视角,对网络犯罪的刑事政策、实体与程序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塑造了较好的实体与程序融合、技术与规范交融、回应性与体系性兼具的网络犯罪研究范式,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虞文梁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网络犯罪二十讲》一书立足我国网络犯罪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碎片化、产业链化、去中心化等现实问题,提出了打造治理生态、完善刑法体系、坚持刑事一体化、融通技术和法律等应对之策,既有利于推动我国法治实践的发展,也有助于形成网络犯罪治理的中国方案。




石鹏

北京中海义信司法鉴定所常务副主任

《网络犯罪二十讲》从不同纬度分为:刑事对策,实体问题,程序问题和实务问题四大章。书中为大家解惑了电子数据与书证、物证和声像资料的区别,鉴定意见与检验报告的概念和界定,远程勘验、网络提取的适用等诸多取证人员关心的话题,为电子数据实验室质量和技术负责人提供了系统、全面、深刻及有高度的网络犯罪指导级教科书。感谢喻博士的经验分享!




何宝明

周泰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在众多网络犯罪研究成果当中,本书所体现的概览网络犯罪全貌、把握刑事治理全局的实务高度,是独一无二的。其散发着耀眼的技术光芒,尤其是贯穿全书的“融通技术规范与法律规则”理念,突出了信息技术与法律技术在规则层面的融合。而在版本更迭之中,其始终保持前沿研究属性,紧跟网络犯罪实务的最新问题。本书定会为我国网络犯罪治理带来更多助益。




薛晗

法律出版社法商分社社长

本书既站在宏观视角研究网络犯罪的总体走向,又密切关注司法办案中的个案疑难问题,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法律人应对网络犯罪的案头必藏之作。其不仅对新时代司法工作人员办好网络犯罪案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也为学者了解网络犯罪实务架起了一座桥梁。相信该书会为读者更加体系性地思考、应对网络犯罪问题提供启发和助益。

媒体支持

法律出版社、燕大元照、北大法宝

法律大讲堂、司法兰亭会、青苗法鸣

刑事法评论、刑法界、法律部落学院

法大网络与智能法研究会、网络法前沿

数字正义研究中心、武大网络治理研究院


(排名不分先后)


以下点击可读:

侯爱文:个人信息案件中的信息虚假性、多重性、多主体性及数据合规

程雷:取保新规的来龙去脉、五大调整、二大学术意义及二点局限 | 江溯、侯爱文、何宝明、秦圣卓、李瑞雪共话

吴宏耀、江溯、王兆峰、侯爱文、陈鑫、何宝明、秦圣卓:聚焦“刑事辩护全覆盖” | “周泰·焦点”

侯爱文、张烜墚、罗正峰、张新若:我的案件我的沟通与谈判 | 南开法律谈判课及全部课程列表

深度解读刘品新老师力作《电子证据法》 | 周泰·书声之“解码”电子证据的案头必读物

授权发布 | 刘鑫:《医事法学》最新第三版修订说明及目录 | 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普通高等法学系列教材

朱桐辉:大数据报告的形成机制和审查质证 | 庭立方证据课第四讲

刘品新:电子证据辩护五法

刘哲:法律人为什么要讲同理心?|新书首发

于朝:司法会计学科理论的结构与司法会计丛书的逻辑及教学


编辑 | 朱桐辉: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云证国际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学术部主任,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刑事部学术顾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