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是要得罪人的。
这两天,图数据库群里,大家伙儿在讨论数字孪生的话题,来自电力系统的几位专家积极贡献智慧,但大家的观点越有不同,集中起来,大概是这样的:嵌套在业务逻辑中的孪生,都做的很简单、很有效、没有浓烈的炫彩,例如财务和HR软件中的企业组织架构、ERP中的BOM、EAM中的资产设备树等;但用于集中展示和监控的孪生,就会做的很炫、很立体,就像@SQCD 说的火箭系统那样。
昨晚,与一位玉友、IT行业的美女售前聊天,她说,看我最近总在写关于数字孪生的文章,我哈哈一笑说,都是闹着玩的,只是看到有不少人的理解出现了问题,写点东西纠偏一下。其实我内心里是不喜欢做的很炫但又很表面化的数字孪生系统,甚至有点讨厌它。必须承认,我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东西真有市场、真有需求,领导喜欢(领导管着Budget),外行人喜欢,特别有利于企业对外的marketing,展示企业的光辉形象。数字孪生,重要的不是展示的如何绚丽多彩,而是到底能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为客户带来什么价值?从数字孪生的仿真派角度看,做一个物理实体的数字镜像不难,做的如何炫彩也不难,难的是对物理实体运行状态的体现与监控,更难的是通过运行状态对物理实体进行调控、甚至是实施更高层次管理,例如设备运维,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我估计大部分人,眼下正在遭遇这个难题和挑战。很多不同、甚至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如果我们爬到一定的高度往下看,会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目标,例如,数据中心的最高目标是保证业务连续性,数据中心开门营业三件事:云调度、运维和容灾;电力系统也是围绕保证业务连续性目标的电力可靠性开展工作。IDC和电力系统看似两个差距很大的行业,但底层业务逻辑是相通的、甚至是很相似的,都要保证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大概有三层含义:第一从设计、设备制造和建设是要高质量的;第二在运行期间,系统是要有监控和保护的,要有必要的运维、检修、抢修和应急等安全策略;第三在所有运行保障策略失效的情况下,系统或者系统的关键环节要有自愈功能。IDC有RAID5、双机热备乃至三地两中心等不同级别的安全策略;电力系统也有N-1甚至是N-2的安全策略。
只要我们爬楼爬的足够高,总可以站在某一个更高的位置,往下看到不同行业所拥有的共同特征。
|
很多搞IT、做系统的,都希望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把系统做的更具有普适性、更有代表性、有更多潜在的受众群体。例如我们曾经深爱过的MAXIMO,我印象中,它有三个软件版本,分别是Enterprise、Industry和Facility来针对不同级别和不同需求的行业用户,但是它的底层只有一个体系,通过Setup配置和包装成不同的商业化版本。要做到这一点,难度是很大的,这需要深刻理解不同行业的设备管理知识、规程和经验。我深爱至今的用友软件,就没有做到这一点,先有U8,再有NC,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财务软件,要养活两个不同的开发队伍,这背后是支付了巨高无比的研发成本。还有一些软件很有特色,因为它只有一个客户,例如电网公司的PMS系统,这样的软件系统,与套装的商业化软件可以有足够多的样本遍历、时间遍历两个维度的积累所不同,PMS大概其只有一个时间维度的遍历,因为在一个硕大的电网体系内,虽然有很多的下属单位都在用PMS,但需求和应用有高度的相似性,所以,样本遍历就被弱化了。总体而言,不管是商业套装软件还是像PMS这样的软件,其研发时的顶层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对系统基础架构有多重要?》和《思考,PMS顶层设计应该考虑哪些因素?》。话题有点跑偏了。正如前面所讲的:嵌套在业务逻辑中的孪生,都做的很简单、很有效、没有浓烈的炫彩,例如财务和HR软件中的企业组织架构、ERP中的BOM、EAM中的资产设备树等;但用于集中展示和监控的孪生,就会做的很炫、很立体。数字孪生这东西,如果需要,在系统设计时就要一并考虑的,记得至少十几年前,就有人做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三维系统,他们给我演示当年三峡建设工程的设计和基建状态的演变,虽然图像没有现在更加炫彩(很像三维的GIS),但人家对水利工程基建业务的理解已经是深入骨髓了,遗憾的是,悟性太超前了、水平太高了、做的太早了,没赶上风口,最近几年这家公司已经不见了踪影。同样是十几年前,华北电大的老师给我隆重推荐了做三维变电站管理系统的,我印象中他们的系统与现在看到的三维变电站已经很接近了,对我们搞EAM的老鸟来说,那是一次全新的感受,只是底层逻辑与EAM还有相当的差距,比较重视展示效果,所以,也就是看看而已,并没有动心去推广,十几年弹指一挥间,不知道这家公司现在还在否?总结,我只想表达: 1. 数字孪生不是什么新玩儿,但是有新含义; 2. 数字孪生,炫不是本事,深入业务逻辑,能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3. 炫与不炫,要看孪生用在什么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