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不当画家的导演不是一个好乐手

2017-05-25 后窗

《双峰》第三季正海报


时隔26年,悬疑美剧《双峰》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三季,而这部剧无疑成为一场林奇粉与剧迷们的狂欢盛宴。


更多关于大卫·林奇以及《双峰》的故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

《双峰镇》的前世今生

对话大卫·林奇

大卫·林奇的正确打开方式

蓝丝绒

↑ 大卫·林奇版《The Ballad of Hollis Brown》 ↑


当人们聊起大卫·林奇时,一个著名导演的光环便套在了他的头上。可是在亮眼的光环之外却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特殊身份。儿时林奇的志向是做一个书画刻印艺术家,1963年进入了华盛顿特区的科科伦艺术学院,师从表现派画家奥斯卡·科科施卡,并曾赴欧洲进行短期的留学。1966年初,他回到了费城,进入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就读,并开始尝试制作影片。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位鬼才导演,少了一位全职画家。


林奇对绘画艺术也有着极为特别的天赋与解读,并且慢慢形成自己前卫、先锋的风格。绘画艺术对他日后的电影风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一种“林奇式的表达方式”。


人们甚至为他创造了一个名词“Lynchian”,专指林奇的风格,林奇迷或者林奇主义。林奇不仅坚持绘画,还亲自制作各种有意思的装置艺术。坐落在巴黎左岸文化气息浓厚的鲁特西亚酒店,曾邀请大卫·林奇装饰酒店一层的一间套间,并命名为“林奇套间”。

David Lynch | 图片来自Bandcamp


熟悉大卫·林奇的影迷应该知道,他是一位拥有独特音乐品味的导演。在他的电影里,音乐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元素。他曾在英国卫报的一则采访里谈到他对音乐的看法,"Sound is almost like a drug.It's so pure that when it goes in your ears,it instantly does something to you."1986年正在拍摄《蓝丝绒》的大卫·林奇,经人介绍认识了作曲家安杰洛·巴德拉门蒂(Angelo Badalamenti),后来他成了林奇创作班底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巴德拉门蒂创作的音符诡异灵动,与林奇的光影幻变相得益彰。


林奇亦不时参与电影配乐的创作,早在1977年他就曾与音乐家 Peter Lvers 为长片处女作《橡皮头》写了一首曲子,他负责填词,Peter Lvers 负责作曲。其后,他的多部电影中亦能经常见到由他操刀创作的配乐作品,并且在影片中首度开唱。大卫·林奇的音乐人生涯开启于1997年与搭档巴德拉门蒂为女歌手 Julee Cruise 制作的两张反响不俗的唱片。

David Lynch&Isabella Rossellini | 摄影:Helmut Newton


2001年,林奇与 John Neff 合作推出一张摇滚专辑《Blue Bob》,电吉他到了他手中,不再是中规中矩的拨拉弹奏,而是被他时而倒拿,时而反弹,时而干脆横摆在膝盖上肆意演奏,这才有了他如今独特的摇滚布鲁斯电吉他旋律。


“我喜欢用吉他制作出不同的声音效果,迷恋它的各种效果,这些专辑里每一首歌,最初创作时都是由吉他手 Dean Hurley 与我每人各拿一把电吉他互飙,运气好,就会从这里头抓到一些能用的声音、节奏,慢慢地就有了一整首歌。”


《Blue Bob》中有部分乐曲被用到同年的电影《穆赫兰道》之中。


值得玩味的是林奇以自己的名义发行的两张唱片,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他的音乐中融合了黑暗氛围,实验摇滚,以及前卫的流行电子、极简的具体音乐。处女作大碟《Crazy Clown Time》(2011年)中迷离的电子节拍与黑暗氛围,曾被西方媒体称为大卫林奇式的摩登电子蓝调。他几乎包揽了整张专辑的所有工作,从专辑制作到词曲创作甚至专辑封面的设计、MV的拍摄也由他自己操作,一个十足的DIY主义者。

David Lynch&Patricia Arquette | 摄影:Susan Meiselas


他的音乐极富画面感,无论是后朋克风格的《Pinky's Dream》(邀请了The Yeah Yeah Yeahs的主唱Karen O一起演唱),还是流行电子风格的《Good Day Today》,以及另外几首阴郁蓝调与迷蒙Trip Hop乐曲,极简主义的风格跟德国 Krautrock 有几分相似之处,几乎每首歌都能拿来作为他电影的插曲。《Crazy Clown Time》这张专辑充分显示了这位65岁高龄的艺术家无可限量的创作能力与对音乐的激情。


2008年大卫·林奇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录音室和音乐厂牌 David Lynch MC,并于2009年初发行纪念好友Dave Jaurequi 的专辑《Fox Bat Strategy:A Tribute to Dave Jaurequi》。


同年与Manimal Vinyl唱片联合发行了阿富汗籍美国歌手/演员 Ariana Delawari 的《Lion of Panjshir》。厂牌的事宜林奇会亲自打理,而且常常以制作人的身份出现在其厂牌发行的唱片上。

David Lynch | 图片来自Hollywoodreporter


两年后,林奇再度出发,虽然近几年没有什么电影作品呈现给喜爱他的影迷,但是这两张质量上乘的佳作,却也是最意外的安慰了。2013年林奇以个人名义发行了第二张录音室专辑《The Big Dream》,相比于第一张惊艳之作这张唱片在音乐上的探索又走得更远了,音乐基调上保留了对布鲁斯风格的延续,并将电子元素与布鲁斯做到了最恰当的结合。难以想象这个年近古稀的老导演,把他的精力都放在音乐和冥想上了,而且音乐做得还如此出色,有想法。


跟上一张专辑一样,他邀请了来自瑞典的创作女歌手 Lykke Li 在新专辑里献唱《I'm Waiting Here》。他甚至还有模有样的翻唱起了 Bob Dylan 的《The Ballad of Hollis Brown》,而且这个版本迷幻味极足。林奇曾对采访者说,自己写歌是很随意的,早上冥想过后,有什么好的想法他就会写下来,时机成熟了他就会去录音棚里录下来。


细研究他的歌词:dream,train,road,cold,love,sex是他歌词里出现得最多的意象,大多歌词都比较简单,但是非常有趣,特别是这些歌词出自于一位这么有意思的导演。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014pkfm3d&width=500&height=375&auto=0《I'm Waiting Here》MTV

David Lynch | 图片来自Spiraljournal


虽然在外人看来这张专辑没有太多特色,没有太多突出个人之外的惊喜可言。它暗示了一种恐惧、怪诞,甚至是梦魇。而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你在听大卫·林奇的唱片,而不是单纯的听音乐,或是听一首歌。换句话说,如果你听这张唱片,没有预先知晓大卫·林奇的独特美学与审美倾向,或是对林奇主义的理解,那么这张唱片对你来说意义就不大。


担任林奇音乐发行的厂牌 Sacred Bones Records 的官方 SoundCloud 平台上时常会放上林奇创作的新歌,有一些是自己的创作,有一些是 cover 他人的作品,有一些是与他人合作的新作。值得一提的是 Sacred Bones 厂牌旗下的其它音乐人的作品也相当出色。


虽久未执导筒但是林奇拿起了唱歌的话筒,与他搭档多年的吉他手兼工程师 Dean Hurley 会开玩笑的说,“林奇你知道吗?你已经录了9首新歌了,再录上3首,你就可以发新唱片了。”晚年之后,林奇对音乐的钟爱的确是有目共睹。

The Music of David Lynch | 图片来自Rollingstone


他曾在接受 Noisey 的采访时说,“做音乐和绘画其实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别怕出错,要坚持不断地尝试下去。最终,肯定会有新的灵感火花迸发出来。”


大卫·林奇有强烈的表达欲求,他借助影像和声音、文字、冥想虚构出梦境,这可以让他在白日里幻视幻听,在黑夜里内心深处得到自我的歇斯底里快感。当然,他不仅让喜欢他的影迷,大饱眼福,也让喜欢他的乐迷,大饱耳福。



点击阅读原文

收听大卫·林奇《The Big Dream》专辑

以下是更多关于大卫·林奇的文章:

大卫·林奇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于宗教,关于梦境、关于性、关于……大卫·林奇

访谈 | 大卫·林奇聊《双峰镇》这部神剧的前世今生

文艺青年的性启蒙教材三十年后重出江湖



本文首发于

@落网

后窗经授权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