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一百五十个阶级弟兄——商榷驻美使馆的“目的审核”新政

李燡 尽量有趣一些 2021-05-20
这篇文章可以认作先前“五个一”系列讨论的延续。作者数次表示“五个一”话题就此终结却反复食言——但这不全是我的错,实在是政策屡屡令人耳目一新。
美使馆本次的新政,影响范围很小,涉及人数很少,但性质在我看却颇恶劣,“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很有聊一聊的必要。

更欢迎点击上方尽量有趣一些”关注我:)

——————————


出于国内防疫的大局,海外的中国人要回国,面临国内的愈来愈严格的政策限制。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相关的文章光我自己都已写过好几篇。

尽管很不方便,但虑及中国的抗疫方针和现状,这些限制的政策大多数都可以被理解。国内的朋友为了抗疫付出很不少了,海外的中国人仍然受中国政府管辖,同样要为国内防疫做自己的牺牲,道理上没有问题。

但是,大约在年初的时候,驻美的使馆又颁布一项古怪的新政——回国旅客在申领登机必备的“健康码”时,除去之前要求的检测报告之类以外,还要额外申明回国的原因。如果原因不被使馆认可,即使他的核酸检测结果正常,使馆可以拒绝颁发健康码,该名旅客便不能乘机,他购买的机票也只能作废

使馆也更新报文表示“即使在指定机构获得结果,也未必就能获得绿码”

新政影响的案例业已出现,例如前阵子的热闻“中国母女在美大闹机场”,按报道叙述:是由于该对母女到达机场准备乘机回国时,母亲发现6岁女儿的绿码按照新政被核销无法登机,一时无法接受以致情绪崩溃。


可以将这一规定解读为“健康码”额外赋予了“目的审核”功能:即使你身体非常健康,但回国的原因不对,仍然不能获得绿码无法乘机——譬如按现状看,“回国过年”就是个错误理由,因为过完年你可能还要回来,基于“非必要不旅行”宗旨,这两趟飞行都属不必要,使馆认为你不必承担这种风险,还是不要回去的好。

——也许有朋友会问,你说你理解国内的政策,但现在国内也建议原地过年,在海外又有什么特殊的呢?

确实不一样,主要是“流程”和“代价”两项


 新政的影响



流程来说:当前美国的回程机票持续紧张,大约得提前两三个月购买。一月的机票,最迟在十二月中也要付款出票。而那时的健康码要求,仅仅是“健康”而已:只要你闭门慎行确保不被感染,买了机票就一定是可以回国的。

现在“目的审查”的新政要求,可视为对原有“健康码”的否定:除了身体健康,你还得有正确的目的才能回国——这也不是不可以,但这项工作完全可以也理所当然要放在购买机票之前。返华目的通过使馆审核之后,再购买机票安排行程,才是正确的流程;而不能是买好机票到了机场才接到通知“按照新规定您不能回去了”,依着“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对新政颁布前已购买机票的朋友,是不应当再进行“目的审核”的——便于国内的朋友理解,可以类比作大年三十当天早晨七点忽然下发“原地过年建议”之行为。

代价则更加惨重。

美国当前的回程机票,价格大致在两万/张,春节期间还要贵一些或要三四万,如果是携老小回国,一套机票少则大几万多至二三十万,而“无绿码”导致不能登机,并不在航司的非自愿退票范围内,这些钱便只能平白损失掉了。

同样性质的事情,由于程度差异巨大,评价当然也就不同,国内的“原地过年”倡议同美使馆的“目的审核”新政并不可比。一些不幸的朋友,花了这么多钱却不能登机还要自认倒霉,其中还有一些是新政生效前一两日已获颁绿码,到了机场才发现被收回的。一时兴起大闹机场也就可以理解。

当然,新政本身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限制“回国过年”的,而凡要回国过年的,现在一定已经买好机票了。因此,“目的审核”的新政从逻辑上便不可能“法不溯及”——若不溯及可能压根就不用实施,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无论何种原因理由,在人家花了巨资买好机票后忽然说“现在你不能回去了”并因此拒绝登机——凡稍有思辨常识的都得承认:这是美使馆失信的行为

为什么?


 原因的猜测



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国内疫情反弹。
天气转寒,国内尤其是北方的疫情也再次小规模爆发,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由海外的使馆加强管理,也是应有之义。

但蹊跷在于:各地使馆的回国要求通常是一致的,所谓全局一盘棋,至多由于时差或有个一两天的早晚。此次的“目的审核”新政,经过三周的观察,确只由美使馆单独公布其余国家的使馆没有任何一个跟进的——驻在他国使馆多代以“交叉审核”(要求两份不同机构的核酸检测报告才能颁发绿码)的附加要求。
注:“交叉审核”制度美使馆也同样未执行,当然这不是指美使馆放松要求,而是它如果折腾人两趟最终却还是不发绿码,那只能引起更加强烈的情绪反弹。

为什么只有美使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固没有权威的解释,但总是可以基于现实做些合理的猜测:

去年的11月11日,路透有报道称“中美签有一项协议,约定互开一百多航班每周往返”

取自reuter

其后,华春莹也发了一条推:

国内媒体亦作相关报道:


从中首先可以确认一基础的事实:美国确实提出了“和中国互开一百多航班”的要求,所以华会专门回应。

基于一般的认知,如果仅仅是“美方单方面无理要求”,中国直接拒绝就是了,犯不上华姐这个级别还要用“美国当初也单方面断过我们的航路”的道德立场作比;凡对比总得有相似,我想这个意思大约是“既然美国当初考虑疫情“违背协议”主动断航中国,那中国如今投桃报李也就没甚么不妥当的”。

由此看,路透的报道并非空穴来风(此处取今义),中国很可能确在疫情前同美国同美国签过某种加强航路合作的协议,但形格势禁,中国现在没有办法履行这个协议了。

另一方面看,“五个一”政策下的熔断航班,数十个恐怕是有了,但中美的航线,目前仅有ca988熔断过一个班次。
美国的疫情是最严重的,航班的数量是最多的,回国旅客规模是最大的——熔断却反而是最少的。就比例而言,这不合常理

我们有理由猜测:中国对美国航线执行的“五个一”和“熔断”政策,与其他国家的标准尺度很可能并不相同,对美航线的熔断也尤其慎重。毕竟结合中美当前关系的背景看,美方对中美航线的要求,或不仅是交通问题,大概也是某种谈判筹码,甚而是政治的问题——那边才刚要求加开到一百多趟,这边厢却连剩下的十个都停了,这或许不单涉及“安全”,而是个远为复杂的外部事件。
防疫固然是中国的重大利益,但不是唯一利益,我们一定还有很多要考虑的事情:中美关系显然就是不可能不虑及的一项。

——航班既不能轻易动,便只能从坐航班的人下手,“目的审核”这项单独在美国实行的新政,就不能不让人生出一些“治不了洋人还治不了你”的联想来。


 倒霉蛋是谁?



根据目前中介机构的反馈:“目的不合”不容易获颁发绿码的包括:(家属一同在美的)老人小孩、持B1/2签证的游客、以及一些“使馆认为不非得回国”的其他情况。

从个案看:如某位国企外派的仁兄,本应去年就回国,因疫情故国内单位要求暂时留美,终于年初通知得以回国。他买了机票,将美国的住宿等等全部退掉,辎重也寄回国内,原打算美国的生活就此结束——但按照新政却没有获发登机的绿码。
“开始我有些不理解”,他这么说。当然作为公职人员,他也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另一个群体则是扶老携小的全家回国,较可能出现的情形是青壮年发绿码而老小不给——理由可能是“高危人群”,也可能是小孩不是中国籍(此项有争议,关于中国父母在美产幼子的国籍认定,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仍然全部认作中国籍且没有选择,直至他能够放弃为止)。但总之,哪家也不可以把老人和小孩单独留在国外,事实上这就意味全家一起被拒绝。

还有一些关注较少但影响也很大的,则是赴华留学生。譬如我知道一位秘鲁的小朋友在上海念书,他拿到了新发的中国学生签证,也获颁了中国驻秘鲁使馆的登机绿码;然而秘鲁来华必须从美国中转,他在转机时却被中国的驻美使馆拦下,认为其赴华的理由“不必要”,核销他的绿码拒绝其再搭乘后续航班。他只好滞在美国一周,这几天就要回秘鲁——好在秘鲁能来华留学的常是当地上等人家,机票款项和在美费用于他大概不是首重,只是他的学业就不能不被迫中断了。

当然,如果驻美使馆能够将“目的审核”前置,这些不幸的事件原本是不必须发生的——但批评的意见上面已经讲过了,这不是本节最想讨论的内容,我更关注的是“数量”。

根据目前可见的报道,新政实施的首周,美使馆大约拒绝了150名回国(赴华)乘客

——这才是令我最最不能理解的地方。


 我的困惑



老实讲,我不算是迂腐的人;在朋友的圈子里,我也从不以“守信”闻名——就譬如单在这个公号中,我已经强调好几次再也不聊“五个一”话题了。
现实的看:一切“信用”实在都有标价,千金一诺也还是有“千金”。只要对价够合适,弃掉一些信用也算不上甚么大事,否则合同就不必有“违约金”这个字样:那本就是信用的价格。

一个国家的信用值多少钱?这不好讲。不过我想:以上述被拒绝登机的150人为例,就算全都阳性——每日22名病例,中国消化掉有困难没有?
何况基于严格的登机检测,持有阴性证明的落地却全部阳性不能发生。我们且假设其中阳性率有10%(这已是惊人), 那就不过区区15例而已

阳性的概率是15例,但新闻的传播岂止十五万人呢?单只为了防止这15个病例,美使馆便要制造新闻,告诉远为广泛的海外国人(以及国内一小撮并未“狂热抗疫”的朋友),它是不讲信用的——一国之使馆毕竟是主权的延伸,使馆的行为也很难与它的母国割裂开来。如果说“五个一”是出于国内防疫资源的客观要求,有得有失完全可以理解;本次的新政只为了防止每周15个病例,竟不惜影响偌大国家的信用,则不能不使人陷入极大地困惑中。

令骨肉离散,是为不仁;畏外凌内,可称不义;逾节擅策要算无礼;割唇治龋显是不智;毁诺弃言当然无信——仁义礼智信不合一常,美使馆的“目的审核”新政,道德价值过不去,现实利益同样过不去,不单是恶政,更加是愚策,我便很想要问问:这政策究竟是谁设计的?到底是为着什么颁布来的?


 结语



《战国策.燕策一》中,有一则“郭隗说燕昭王求士”的故事:是讲燕昭王问一位门客叫郭隗的:我燕国地处偏隅,要如何招揽天下雄才呢?郭隗便说燕昭王道:昔日有位君王派遣臣子去买千里马,臣子耗时三月斥五百金巨资,却竟买了匹死马回来;这君王当然大怒,臣子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这是“千金买马骨”的典故。
郭隗话风一转:大王您今天要招贤,便不如先从我郭隗开始,连我这样的都能在燕国做大官,更何况贤良胜过我的人呢?燕国的距离远一点又算得什么呢?
这实在是高明的讨官话术,燕昭王也果然听从。之后如乐毅邹衍等一时的良将名臣,见区区郭隗都可以作高官,纷纷集于燕国,燕便成了一时的强国。

——今日美使馆的行为,则完全是郭隗的反动,只为了十数例的蝇头小利,竟不惜昭告天下“我们是不讲诚信的”。难道在使馆的决策者看来:“信义”的价值竟低至如斯地步吗?今人何反不如古昔邪?

便仿效郭隗说燕昭王的呼吁作文章的结尾:

“今中国诚欲立信,便请从此百五十人始。以百五十者且背信,况重于彼乎?世人必以是国为无道,岂远万里哉!”


本账号系私人维护,内容均系原创,主要兴趣领域为非理性主义哲学、美学及艺术史,更新频率不固定,更新内容不固定,欢迎转发谢绝转载——更欢迎大家点击上面蓝色的“尽量有趣一些”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