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045期:汝城县外沙村
汝城是我们湖南省著名的祠堂之乡也是温泉之乡,这次我有幸来到了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随着我省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从长沙到汝城现在已经修成了一条完整的高速公路 —— 平汝高速。从长沙到汝城只需要四个多钟头,只是因为进入炎陵县以后多山,不得不建成了很多的隧道和桥梁,所以通行费小贵,但沿途的风景却让人心旷神怡。
这次看汝城的第一站我选在了外沙村,这里离汝城县城不远,就在县城以西10公里处,是湖南省“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第二批的传统村落。
从卫星图中可以看到村子座北朝南,在一条小河北侧,东西和南北长度都在500米以上,规模不小,只是这里没看见传统古建里最常见的天井院落,这让我觉得很好奇。
我那天走了条弯路,从外沙村东边的沙园村进来的。
一进沙园村就是一栋非常漂亮的祠堂。
这条鸿门梁用的镂空雕法,在汝城是非常流行的。
各种精美的木艺让我这个看过很多湖南古建的人也觉得叹为观止。
从沙园村继续向西也就到了外沙村。
村中建了一个文化广场。
看样子汝城县也在着力打造这个古村,估计要花费500多万。
广场的最北端也就是今天的重点 —— 太保第。
这就是一个祠堂。
太保第原是朱氏家庙,是为了纪念明太子太保、两广总督朱英而改名的。
太保第两边都是这种独栋的两层小楼房,不像湖南其它地区的古民居那样有一个天井。
正厅两侧八字形照墙上题着一些诗词文章。
再看正门楼上的木雕和彩绘精致而大气。
飞檐和封火墙,造型很特别,顶端都竖起了一支祥云。
汝城的古祠堂群现在已经升格成为了国保。
正门上方的这几个牌匾能看出朱英一生显赫的官场生涯。
门口是青石的抱鼓石。
大门上的门神也与别处不一样,主神后面还有一个小人。
二进是一个抬梁结构的正厅。
父子进士、兄弟登科、世臣故家,这是古代中国人最能引以为荣的事了!
抬梁结构一般适合用于较大规模的房屋,这里的抬梁不如北方大木作那般精致,但粗大的木柱、横梁和檩条都显得庄严威武。
雕花施以大红大绿鲜艳的彩绘,跟其它一些用动物和人物作为雕刻主题不一样,这个祠堂用了一些瓜果花草,生活气息很浓。
今天祠堂里正在办酒,好像是有老人家过寿。
后厨的女人们正在紧张地忙活。
后面这个门很有西洋风格,让人想起了圆明园。
这种风格的做法一般见过晚清到民国时期,这时期随着中国的国门大开,很多西方传来的建筑元素也进入了这种偏僻的乡村。
在西洋元素中,中式理念仍然是建筑设计的主体。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文革遗迹。
祠堂后面的这间屋子里是这家的先祖朱英的事迹陈列室。
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却没有看见过这个人的名字,所以对它不熟。
从祠堂出来,在村子的东边那一大片古建中寻访。
这里的房子都是座北朝南的,全部是独栋的两层楼。楼的前面是用鹅卵石或者青石板砌成的小坪,几栋房子前面的小坪连接起来也就成了东西向的路。
每栋房子跟左右两边相邻的房子都有一条小道相隔,这种小道也就成了南北的路,这样就形成了村子里东西南北的路网。只要有了方向感,在村子里也不会迷路。
路的尽头有这样的坊门,这个应该是以前村子的“南门”,想来这个村子以前是个比较封闭的体系。
再来看这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一个样子,两层楼,一个正门或者一个正门两个边门。
这种正门也是统一样式的,下面是两扇木板门,上面是花格的窗户。
但是村里人对这种花格窗户是非常讲究的,貌似在这里没有看见过两个完全相同的花窗。
粗大的门簪在这里也成了一种符号化的装饰物。
这种门簪上面也是雕龙画凤的,
普通民居的石头都没那么讲究了,整齐就好。
这里一楼的这扇小窗还是蛮有意思的,这种尖尖的造型让我想起了很多佛教的神龛。
当然也有这种在湖南很常见的窗户式样。
这里的封火墙不像以前在湘中和湘西看见的那么多,造型也相对细小一些,但精致程度是不输给任何地方的。
在村子的东侧看见了这样一个大宅院,门口有这样气派的大门楼。
门楼上面有泥塑的狮子。
马头墙上有诗词和壁画。
院子里的房子有三层楼。
青砖间填满厚厚的石灰,看起来更像是民国的做法。
这里院子里一个老大爷带我进了这栋老宅子。
上了两层木楼梯。
来到了第三层,只是老人家的话听不太懂,没能了解这栋老宅的历史。
这里居然还有这样一个方形藻井。
可惜这里楼层还不够高,还不能看到村子的全景。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期继续带大家参观汝城县的土匪窝!
志大少爷订阅号,原创网络屌丝文学精品,各种吃喝玩乐,各种伪历史文化,欢迎订阅,给你好看~
点击“阅读原文”,看044期《湘村发现》 —— 衡东高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