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050期:涟源三甲世业堂
世业堂位于涟源三甲乡铜盆村,这里是一个山青水秀之地,世业堂就在群山环抱之中。
世业堂的主体建筑由6栋大厅堂,6个天井,近200间大小正房组成,占地8600平方米。座东向西,石基砖木结构,由前堂、正堂、可以居、左右厢房、护卫墙、上下马石、水井、停尸堡等组成,天井院落组合型格局,
世业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道光28年挂匾。由举人梁治达主修,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座北朝南,石基砖木结构,由前堂、正堂、可以居、左右厢房、护卫墙、上下马石。
这两块一米多高的大青条石据说是“下马石”,凡是骑马路过此地的达官贵人都要下马行走,以示对院主人的尊敬,并可进院内饮马歇息。但据我看这是古建筑中常用的插旗用的旗杆石,两块条石上上下两个孔是用来插两个木棍,竖起来的旗竿就是通过穿过旗竿的这两个小木棍来固定的。
下两张图就是旗杆石的真面目,这在很多古祠堂、民居、寺庙和政府公用建筑前面都有。
北方所谓的“下马石”是指方便人上下马的石头墩子,一般高不过几十公分,如下图。
如果要“武官下马,文官下轿”那必须是皇帝御批,还要刻这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石碑立在路边才算。
这就是世业堂的正门了,经过了一些整修,只是外面的院墙受到了一些破坏。
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这样一个山沟里有这样的豪宅实属不易。
进门里这有一块坪地。
世业堂宏大的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只是由于院子里盖了几栋新房子,严重影响了视角!
这是前堂,应该是世业堂的早期建筑。这种“重檐硬山顶”的结构倒是在我们大湘乡地区是很常见的。
这种用圆拱门当正门的建筑在晚清的湖南民居中也就在我们双峰和涟源一带见过,而且不多。从脱落的墙皮可以看出来里面是用的土砖。
走进二进的天井,太美了!宛如置身于几百年前。
天井中有整齐的青石。
二层的回廊和一层门中的花格做工太精致了!
这每一幅都是一个故事,在我们湖南的民居中这种雕工异常精美!
只是在过去的时间里被摧残了一些。
前堂北边是正堂,这栋房子用的全部是青砖,显得更新一些。
由于被前面的房子阻挡,实在不好拍它的正脸。
木制的正门中规中距。
从门外窥视里面貌似别有洞天!
进到里面我惊呆了!
如此繁复的木制挂落我在湖南还是第一次见到。木制挂落是古代帷幔的木质化结果,对房间能产生很好的装饰效果。在很多的古建筑中都有使用,但像这样保存完整的确实非常难得!
这里的二层是“绣花楼”,回长沙以后每当我看见这里的图片我都在想像当年这里的大家闺秀在楼上绣花的情景。
我实在不忍删掉这里的任何一张图片,那就让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这里精美的木雕吧!
据当地老人讲述,世业堂的主人梁治达及其子梁学钊都曾是湘军幕僚或将领,在乡间颇有威望与地位。据考证,梁治达与骆秉章、曾国藩、刘岳昭等清末重臣关系相当密切,据梁家后人介绍,在梁治达的六十大寿和七十大寿之际,曾国藩都曾赠送其寿联,而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世业堂”如今仍保存有骆秉章赠梁的寿联真迹。
来到最后一进,我又被这里神秘的气息所震惊!
这块金字牌匾是道光28年(1848年)的原物,据说当时挂牌匾的木匠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挂的牌子,以至于造反派们费了好大功夫也没把它取下来,而让它躲过了这一劫!
在这里的天井里有这样一个造型!中间是青石做底,周围用青砖砌成一圈矮墙。
正中还有一个泥塑加彩绘的东西,像是一个香炉,天井里没有下水口,是为了聚财?
但这个天井中的木制结构相对华丽壮观的外面已经显得简朴了很多。
出来再看两边的厢房就很平淡了,这里都是后建的房子,因为整个建筑群不在一个地平线上,所以院落之间还有一些落差。
左右厢房是互通的,高大宽敞。
铜盆村里除了这个世业堂,还有一小截茶马古道。
青石板铺和路和桥显得古朴。
路边还散落着一些古民居。
在这处古民居我发现这里的门墩石非常有意思。
这种狮子(或是麒麟)平时看见是在石库门的顶端。
继续向前,越觉得有味。
石板路,穿斗木屋,这里跟网上介绍的安化茶马古道已经别无二致。
永华庆号,应该是以前的老商号。
小桥流水。
在鸟鸣声中静静回想当年马帮曾在此经过。
这里还有一处古院落。
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出世业堂周边的景点分布情况
对涟源三甲的探访这还只是开始,在以后的《湘村发现》栏目中我还将更加深入地介绍这里的古村和古建。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三甲乡刘朝阳乡长的热情指引!
本期最后再给大家看一段由娄底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走遍娄底》067期:三甲古村落之谜。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d0158s8qjx5&width=500&height=375&auto=0
志大少爷订阅号,原创网络屌丝文学精品,各种吃喝玩乐,各种伪历史文化,欢迎订阅,给你好看~
点击“阅读原文”,看049期《湘村发现》 —— 浏阳沈家大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