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084期:发现萧庆衍故居 —— 白马堂
在历史上涟源杨家滩的范围非常大,除了杨市镇还包括了今天的枫坪、斗笠山、荷塘、茅塘等乡镇 ,所以说到杨家滩的湘军将领那就要从广义上来看了。今天我要介绍一位杨家滩的湘军名将萧庆衍的故居 —— 白马堂。
白马堂座落于今天斗笠山镇马白村,离我上次介绍的黄港村不远。
它座东向西,前面有一口大水塘。从现存的建筑判断原先这里是一栋四进七横,外围还有围墙的大院子,院子南北宽100米,东西纵深50多米,占地6000余平米,在这附近显得豪华气派。
虽然这里已经被周围的现代建筑所包围,但它还是格外醒目,主要是因为它所用的青砖黑瓦加上高大的封火墙头上白灰围边,显得庄严巍峨。在文革年间“破四旧”的行动中湘中地区古建上大量的封火墙被拆毁。
宽阔的朝门是涟源湘军将领故居的共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这个将军府第的非凡气派。
朝门外的水塘里还有这样一口井,用青石砌成围子。
白马堂的匾额已经没有了,朝门右边的封火墙已经不在了。说到白马,在很多武将的心中好像是一种保佑得胜的吉祥象征,长沙岳麓区的白马庙就是由长沙的湘军水师将领黄翼升所建,只因其在攻打采石矶的战役中梦见有白马将军相助并得胜,为纪念此事而建。
门口的对联只能看清“山含锦绣(?),玉蕴光辉”。
这栋宅子最醒目的就是这里的封火墙了,这里既有平直的徽派造型,也有我们湖南特有的弧形山墙。横向纵向都有封火墙,让整个宅子显得格外美观。
连围墙两端都各有一个小山墙。
墙上的灰塑和彩绘虽不丰富,但保存也很完好。
朝门内有一块青石铺就的长条平地,但就面积而言比其他湘军将领家的要小。
这个二进的大门也显得要“秀气”很多。
二门对联是“选楼世业,麟阁家声”。选楼,泛指编选文章的地方。 麟阁,是汉代阁名,在未央宫中。 《三辅黄图·阁》:“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 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位功臣像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说明他还是希望后世多读书,靠科举立家,而不是像他这样以军功起家 。
相对那些用材讲究贪大好奢的老宅子这里无论是用料还是规模上来看真是显得有点“寒酸”(参见古松堂和云桂堂)。
堂屋里的天井也是很普通的。
堂屋里没有任何匾额和对联,只有这个空空神龛外面的雕花窗还算原始。
细看上面还有描金漆的痕迹。
这些保留下来的金漆木雕仍然色彩鲜艳,也体现了木匠师傅高超的手艺。
这是这里唯一保留下来的雕花人物木板。
抬头一看,上面的顶梁上好像有字!
把照片放大后才看清这些用金漆所写的内容:“大清咸丰九年己未岁十月二十三乙亥时XX田山庚X卯酉”。这是跟房子风水相关的一些题记。
另一边是“皇上咸丰九年己未岁十一月十九吉时上梁修X萧庆衍叔姪”。咸丰九年也就是1859年,这两处题记清楚地介绍了白马堂的业主和建造年代。如果不是以前的吊顶被拆除,这处题记还很难被发现。
正堂屋的后面还有一进,这里有个游厅,十分破败,看不出以前的作用了。
从院子的最后一进可以看到这里面的房子都是土砖房,也就是所谓的“银包金”。
这里应该是杂屋。
这里是堂屋两侧厢房的天井。
一年后我第二次来到白马堂,这次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位老人家,也姓萧,他告诉我他家里还有萧家的族谱。
于是我来到了老人的家里,他向我展示了他保留下来的这部分萧氏族谱。
在老人家的指点下我很快找到了萧庆衍。萧庆衍字由正,号为则,行久三,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的父亲是萧仁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萧庆仕。
萧庆衍年青时随父辈在家以耕种、捕鱼捞虾为业,闲时好学,亦通文墨,身材魁梧,性格豪爽。喜扶危济困,好抱打不平,颇得乡邻爱戴。
咸丰三年(1853年)投湘军右营,因处世机敏、武艺超群,被选派以新兵随待曾国藩左右,深得信任。跟随曾国藩转占义阳、广信、义宁、通城、崇阳、蒲圻、武昌、黄州等地;后随队连陷彭泽、望江、东流、铜陵等地,累官至参将;
咸丰八年十月(1858年),随李续宾与太平军激战于三河镇,兵败突围;
咸丰九年(1859年),管带湘勇贞中等营,攻陷九江;嗣率部回湘击退石达开军,解宝庆(今邵阳市)之围,加总兵衔;
次年率部再赴安徽,下太湖、潜山,以总兵记名;回师进攻德安,授振威将军,加提奏提督衔,解颖州围,攻克巢县、含山、和州,赏一品顶戴,赏穿黄马褂,授刚勇巴图鲁。
同治二年(1863年)奉调围困太平天国都城江宁(南京)达数月之久。
同治三年(1864年)夏,从曾国荃强攻江宁克上方桥,进钟山。在攻陷江宁中因首夺朝阳门(今中山门)、洪武门,授云骑尉世职。后来在李续宜的统领下与成大吉一起赴援安徽颍州叠获全胜。予总兵官萧庆衍、副将成大吉、以提督提奏。
同治三年冬,曾国藩裁撤了助功天京的萧庆衍部(李续宜旧部)近万人,萧庆衍以亲老乞养回甘溪马白堂隐居。在隐居期间协助乡里督办义学、捐助修桥铺路。26年后因旧伤复发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月初六病逝,享年67岁,归葬杨梓江狮形山。
萧庆衍元配夫人姚氏和继配毛氏,还有一妾唐氏。
从他的墓地图来看,他跟自己的母亲李氏安葬在了一起。老人家告诉我萧庆衍的墓地离这里不算太远,前些年建娄新高速的时候被迁到了附近。这些情况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决定再到萧庆衍的墓地去看看。
在老人家的指引下我来到杨梓江狮形山并找到了当地的老支书,谢老。他得知我的来意后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墓地的情况。
谢支书首先带我从高速路边上上了狮形山。
他告诉我原来墓的位置正在高速路中央,直到解放后都保存完好,原为一个石构大元宝墓。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墓地上的石构全部被拆走搞农田水利和道路建设去了,但墓地未被盗掘。直到前些年建娄新高速时,道路规划正好要通过墓地,没办法这里只能迁墓。当棺材被挖出来时,他当时就在现场,他说这口棺材体量很大,当时并没有打开,结果当晚因为看管不力,棺材被盗贼打开,里面物品被盗一空,萧庆衍的遗体很快腐烂。从萧的遗体来看,此人身高应在1米8以上。
后来萧庆衍的后人把遗体重新安葬在了不远的地方。
虽说不远,但几乎无路可走,谢支书带我穿过了荆棘丛生的地带。
在这片荒草之中我看见了这块墓碑。幸亏墓地已经被盗,所以发出这条我也心安,因为再也不会有人打扰他的安息了。
最后请大家欣赏我航拍的白马堂视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杨家滩的湘军将领故居群的保护,让湘中这片蕴含深厚人文资源的地方得到大家的重视!感谢杨市镇谢光辉书记,我的好友李超平兄和这次遇见的萧老、谢支书为我提供的各种帮助!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30cj2883&width=500&height=375&aut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