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村发现 088期:衡东草市古镇

志大少爷 志大少爷 2020-09-09


通过两年的走访,我发现衡东这个地方非常特别,古村落不多了,但这里几个大的古镇却比较完整,除了上次为大家介绍的杨林古镇 外还有草市镇和吴集镇(吴集镇将在下次介绍)。在“南船北车”的古代,古镇大多处于交通运输发达的地方,草市镇位于洣水和永乐江交汇处,是衡东、攸县、安仁三县的商品集散地,号称“小南京”。相传明清时期的农官"勤政亲民",指定每年"春分"这个节气为交易日,目的是提醒百姓春耕播种即将开始,不可随意错过时机,必须依时做好农具、耕牛、种子的准备,为每一年的好收成打下基础,所以每到春分时节宾客如云,商贩成群,俗称"赶风社"。明清两个朝代都在这里设巡检司,以巡检司和练兵的草坪而名“草司”,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更名草市。


草市镇位于洣水南岸,这个镇沿河东西向有一条老街长近两华里,通向镇西头洣水岸的灵山。还有一条南北向的老街,长近半华里,与东西向老街相连。


一走进老街,我很高兴地看到这里还是那样繁华而有生气,老人们悠闲地打着牌,人们的生活节奏不紧不慢。


除了古建筑,这里最让人回味的就是青石板路了。这个古镇规模不小,但大部分路面都保存着这种青石板路面。


老街两边都是商铺可以想见这里当年的繁华。


这里原来有好几座码头,目前仅保留下来一座。


到现在这里洣水两岸还是用渡船来往交通。


沿着东西向的老街快走到镇东头的时候看见了路边一块高6米的巨石。


这块巨石上雕刻着一个石狮子,不知建于何时。


这是镇上的单氏宗祠,衡东的单姓是个大姓,上次在附近的高塘乡看见的高田村斜柳塘明代牌坊 都是单姓人家所建。


这是一个古祠堂。


匾额上的字已经完全看不清了。


从祠堂里墙上的这块石碑上的《建祠记》中的落款可以看见是“嘉庆十一年”,也就是1806年,可见这个祠堂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


从残存的木结构还可以看出当年的规模。


这里一度是一个基督教堂,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废品站。


这是一个大户人家。


这是传统的小商铺。


草市的铁匠是最出名的,可惜我在老街上没有找到铁匠铺,但我想在手工生产的年代,哪个地方都会有好的打铁匠。


草市还有一样东西比较出名 —— 草市豆腐。


中午到了老街里一个小饭铺要了两个菜。


掌勺大姐的手艺不错,就是手太重,这两个菜都好咸…… 但豆腐还是比较嫩的,如果盐味比较正的话相信能吃出感觉。


这是老街东头的“古真人庙”,应该是重建的。


最后我来到了位于镇西头的灵山,相传山上长有灵芝,能治愈百病,庙宇神恩叩求亦非常灵验,后人称它为灵山。灵山坐落于洣水河畔,山似铜钟,孤峰独秀。山顶于唐同光年间(926年)建有灵山庙,千余年来,几毁几建,香火经久不衰。原庙坐西向东,庙南建有灵山神行宫,行宫右边为草市古戏台。


明朝诗人张治在《草市灵山庙》诗中咏道:“登临犹不倦,依杖更山扉。旧壁龙蛇落,空堂蝙蝠飞。云香流别涧,树影动深矶。便欲招山侣,青衣振羽衣。”

清朝诗人刘诏升在《草市灵山》诗中写道:“市临江浒渡头喧,峭壁高悬古庙存,客舍酒楼连画阁,一湾回抱俨孤村。”


上山的路边散落着一些石雕建筑构件,据说灵山庙边原有明万历31年(1609年)由本地一谭姓举人创办的中洲书院,现已不存。


这尊石狮憨态可掬,圆脸像卡通片里的机器猫多拉A梦。


这个庙叫“勅封协应侯庙”,庙的由来说是五代时,汉中山靖王后裔刘氏三兄弟奉母命偕隐江南,以此山作为隐居之所。后坐化于山石,乡人异之,立庙奉祀,是为灵山庙。凡山贼寇境,疫疠灾民,有祷祈祭告者,均能相安无事,灵应远响,闻于朝廷,兄弟三人皆沐封侯,元代谥为协应侯,千百年来享受乡人香火。


庙下有一口水井,水质并不太好,但水汩汩而出,不知道是不是水泵打上来的河水?


灵山上大树参天,对面是大片的河滩地,衡东县正在着力打造“洣水国家湿地公园”,草市古镇也获得了“湖南省最美古村镇”称号,相信如果生态与人文并重,衡东就是就能成为人们向往的家园。


最后请大家观赏我航拍的草市古镇全貌。在这里先提前向所有关注《湘村发现》的朋友们问候新年快乐,鸡年大吉!新的一年里,我还将带领大家发现美丽湘村和我们湖南的各种精美古建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369cz6cyx&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