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村发现 069期:双峰三塘铺柏荫堂
.
在前面的《湘村发现》栏目中,我曾经向大家介绍过我老家双峰的两位茶叶商人的故居,有三塘铺的体仁堂和沙塘乡的筱山堂和石壁堂。在晚清和民国年间,双峰涌现出了一大批茶叶商人,他们的财力和社会影响力之大是现在的双峰人无法想像的。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位于双峰三塘铺镇的柏荫堂。从14年开始,直到16年四月份把航拍做完才算是把这里探访完毕。柏荫堂总占地面积5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740平方米,平面略成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全宅有围墙及四个炮楼护卫。自南往北依次为门楼及两侧的轿亭、马厩、内坪、前后两进主楼,主楼东侧为厢房,后有粮仓、绣楼,南侧亦为厢房,后有小花厅。整个建筑为四合院式结构,按中轴线排列。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解放后,柏荫堂一直为校舍和乡政府办公用地因而得以保存至今。门楼早已被改建成了学校和工厂。
从高空俯瞰,主体原来两侧应该有三道厢房,只是现在位于东侧最外侧的厢房已经被拆毁,四周的炮楼也荡然无存。
如今这个老宅只有三塘铺镇中心小学还在使用,这也给我的探访带来了一些麻烦。
15年暑假,趁着学校放假和校舍维修的机会,我进到里面进行了拍摄。
1934年,戴海鲲在东合村始建柏荫堂。戴海鲲三岁丧父,由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成人,为歌颂母德“柏舟节操”,不忘母恩“庇荫成长”,故将此宅命名柏荫堂。
幼年丧父的戴海鲲经商致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建一所“感谢母恩”的大宅子。出于这个想法,读书出身的戴海鲲在巨宅没有破土之前,便将其命名为“柏荫堂”,以彰显母亲的“柏舟清操”。“柏舟”一词,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诗云:“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说的是周朝时候卫国里世子共伯的妻子姜氏,是齐国里的女儿。共伯死得很早,姜氏守节不再嫁人。姜氏的父母欲让她重新出嫁。姜氏情愿死也不肯再嫁,便做了一章《柏舟》诗。姜氏的爷娘看到了这一首诗,也就不再去强迫他嫁人了。
柏荫堂内多石雕、木雕和彩绘,技艺精湛,形像逼真。大幅度轻盈飘起的飞檐,曼妙华美。朱梁画栋,亭角峥嵘,气势雄伟,颇为壮观。
戴海鲲8岁入私塾,18岁入湘乡简易师范。学成回乡,设馆授徒度日。由于谋生艰难,奉母命弃教经商。民国4年(1915)春,经二伯介绍赴汉口,入郎怡泰茶叶店当职员,开始从事茶叶商务。戴海鲲处事周详,待人谦和,对茶叶收购、加工、鉴别及装箱、运输等工作,都用心操练。久而久之,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业内有了较高声誉。民国16年(1927),时局动荡,茶市疲软。来汉口经营的湖南茶商,或将茶叶寄存到他那里代销,或低价转让给他。数月后,市场复苏,茶叶价格飙升。他将茶叶全部售出,获利甚丰,成为他经商起点的“第一桶金”。从那年年底开始,他在汉口开设“戴海记茶庄”,并在湖南安化和新化等地独资经营“孚记”、“益川达”、“泰安”等茶号,专门收购制作红茶,运至汉口销售。同时,他被汉口一家资本雄厚的外贸茶叶公司“忠信昌茶栈”聘为茶师。由于他十分重视信誉与职业道德,深得买卖双方信任,因而声名鹊起,生意兴隆,资金积累渐趋雄厚。他仅是代销茶叶业务,每年收入即达10余万银元。
柏荫堂落成后,戴海鲲先后担任汉口长郡会馆会长、汉口茶叶工会主席等职。民国25年(1936),又被民国政府任命为中国茶叶公司总茶师兼汉口茶业分公司经理。民国29年(1940),戴海鲲返湘,任中国茶叶总公司顾问兼湖南分公司副经理。以后又供职国民政府中央财政部,并兼任安化第一、第二制茶厂厂长,其资金积累更丰。
戴海鲲经营茶叶能够获得成功,与搭救苏联洋行买办邓以诚有很大关系。邓因被指控为共产党嫌疑分子遭捕,他闻讯后亲赴法院,将其保释出狱。邓即以3000银元酬谢,他婉言谢绝。自此,他运去苏联洋行销售的茶叶,经邓以诚关照,一律高价收购。洋行还替他广为宣传,说“戴海记茶庄”的茶叶价廉物美。于是,欧美各国茶商纷至沓来,戴海记茶庄形同闹市。
抗战胜利后,戴海鲲辞去中茶总公司一切职务,令长子戴鹤林去安化东平,将“孚记”等3家茶号历年积存的3000余吨茶叶粉末制成茶素销售,获利100万银元。又令三子戴鹤皋去汉口,租用民权路73号恢复“戴海记茶庄”。民国35年(1946),他相继在广州、香港设立“太孚商行”、“戴海记穗庄”、“太孚行港庄”、“戴海记港庄”等茶号,并在上海、重庆及新加坡等地建立联号,主营茶叶。1950年秋,他携继配夫人周德章往香港经营戴海记港庄,将内地茶叶经香港转销欧洲。后在九龙葵诵葵芳村购置住房安居,信奉基督教。
戴海鲲对家乡的公益事业很关心,声名远播。他曾主修木刻活字印本的《湘上戴氏四修族谱》六十卷,还慷慨乐捐以助修路建桥并兴学育才,他多次资助起陆学校的兴办,是起陆学校的第一届校董。
大屋的东侧和中间已经封闭,西边的学校还在使用。
最西侧的厢房正在维修,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里也主要用了双峰古建常用的“银包金”(外青砖,内土砖)的方式。
很有特色的是承托屋檐的横梁上都置有一个圆形木制雕花构件,上面浮雕着各式动植物,象征着富贵吉祥,每个图案都不一样。
这里无论正房和厢房都是两层,所以天井都十分高大,长长的天井中间还有廊庑,方便人们雨天行走其间。
里面的房间也是高大宽敞的,这种土木结构能让房间里冬暖夏凉。
在这些墙檐下有很多彩绘画,大多是戏剧场面。
这是大屋东侧保留下来的外墙,上面的枪眼仿佛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壁垒森严。
屋后还有一个炮楼的遗迹,据说当年青树坪和三塘铺一带的土匪是很猖獗的,所以当时的很多富户都为自己的宅子建了高大坚固的防御设施。
最后给大大家看一段我航拍的视频,感受一下柏荫堂的壮观!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189r0go5p&width=500&height=375&auto=0
声明:文中关于柏荫堂的史料来自“双峰网”上胡如庄先生所著《柏荫堂与体仁堂》(网址: http://www.ldsf.com.cn/news/rwdl/2009/7-2/097209351997584.htm ),文中所有图片和视频都由本人拍摄。
点击后面蓝色链接,查看上期《湘村发现》—— 细品平江杨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