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索骥 | 傅涛、王凯军、杭世珺、张益、徐海云印象
刚才整理公众号,发现了2016年写的一篇旧文章。文章记叙了从业过程中对五位专家的一些印象。谈不上深入,可算是真情。现在回看,也许会有新的补充,但之前的感受还是全文保留在此,权当往事记号。在此向专家们致敬!
傅涛 关键词:情怀
傅涛是我的老板,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被不少环保企业家称为环保产业的布道者。他是环保、住建、发改等国家机构的顾问专家,参与政府课题和政策建议;也是环保企业的领路人,用自己对政策和市场的深入理解,帮助环保企业理清发展思路,找到发展方向。同时他也是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坚定支持者,一直致力于用市场和产业的力量去推动我国的环境治理。E20的愿景和使命也可以看出他在此的责任感和决绝心。
他思想深刻、思路清晰,在我参加过的沙龙、讨论和论坛中,他总能在很多声音中跳脱出来,独树一帜,给你极富价值的启发和感悟。他的很多观点成为政府政策的参考和市场发展的指引。
他说话语速极快,说到兴奋处多眉飞色舞,遇到动情处也常自我感动,很富有感染力。和他有过交流的人也许会对此深有感触。
他常年穿着灰色的中式衣衫,去央视做节目,也坚持保留自己日常的穿衣风格------因为这已经成为他个人外在的形象标签,他怕圈里的人不习惯他穿西装打领带。
他曾经是政府官员,后来成为研究学者,前几年他决心做企业家,现在他准备继续同时做好行业的智囊。他一连串的身份转换,其实有一样东西没变,就是他的梦想。
他一直有个梦想,希望用自己对环保产业数年的研究和思考,和环保企业家和政府机构等一起,促进环境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中国环保产业真正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在很多场合,他说起自己的环保理想,并将它作为了E20环境平台的发展使命。
他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融合媒体、论坛、沙龙等等,凝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环保企业和行业专家,为政府出谋划策,为产业添砖加瓦,他以及E20环境平台在行业荣获的盛誉,都是他对梦想坚持的结果。
人有所坚持,就必须有所放弃。期间,他个人曾被人开过百万年薪邀请,也有不少大佬曾劝说E20变换下营利模式,他都不为所动:“不要去羡慕别人如何挣钱,只想着你做这件事的初心。”
他一直深入行业内部,去观察、理解、发现和思考。在公司2016年会的视频上,以及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他一再强调做事的初心。他以自己十多年的坚持,大写了两个字:情怀。而现在,他正带领E20环境平台,和行业一起,向更大的目标奔跑。
王凯军 关键词:高度
进入公司以来,对行业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个政策和技术驱动的行业。行业专家里,绝大多数都是技术专家,除了傅涛等,少有去钻研政策和市场的专家,王凯军老师就是这“少有人”中的一位,而且本身也是位技术大咖。
采访王老师时得知,他曾分别师从中国厌氧技术泰斗郑元景先生、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厌氧技术鼻祖Lettinga教授,26岁便担任国家级课题负责人,深植环保领域,专研厌氧污水处理,同时涉足好氧领域,又跨界污泥焚烧、生物质气化、畜禽粪便处理等多个方面。他说自己什么都干过,做技术的同时也管理技术。也许正因此,让他显得与一众技术专家有些不同。
在很多人谈论技术细节时,他更关注技术方向。当大家认识到了技术方向的问题时,他已经开始着手技术标准的建设……也许是角度不同,在我的印象里,感觉他似乎总比一般专家快走了一步。
他不仅娴熟技术,而且对市场和政策有足够的敏锐度和高度——他可以深入剖析各种污泥处理技术,同时也可以侃侃而谈对产业链整合和商业模式的深入理解。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认为王凯军老师是“技术之外,兼具宏观思维的行业多面手,看问题常高屋建瓴、入木三分”。对这样的评价,他貌似比较认可。但他也说,并不喜欢别人评价自己,因为“正面的评价也会有负面的结果”。
他认为,“研究好技术才有条件研究政策,而在研究政策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政策,才能够更好推动技术的发展。对于环保专家来说,不仅要懂技术,也“要具有宏观的思维。在具备了宏观思维的条件下,你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来开发和发展”,真正搞技术的人也应该从更高的层面看环保。
他参加了E20组织的很多论坛,每次发言内容不一,都给人全新的高度和不同的感觉,而且每次发言都会得到现场内外以及读者热烈的回响。他的文章在网络和微信上几乎都有着名列前茅的关注度和认同度。
要说总结,作为一位行业大咖,王凯军老师让我理解了对于技术专家来说,高度的意义。
杭世珺 关键词:敬业
第一次见到杭老师,是在北控曹妃甸海淡项目现场。当时项目竣工,邀请了众多专家媒体去观摩。数十人的队伍,杭老师基本是走在最后的一个。
她很细致地观察每一处,然后找讲解人员进行询问与交流。当时,我还不认识她,只是觉得这位专家好认真。
后来在水网论坛上,我才知道她叫杭世珺,是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行业人多称她杭老师,她的敬业认真在行业有口皆碑。
她为人热情,精神饱满,70多岁的年纪常被很多人看成五六十岁。因为项目考察,E20和她一起出过差的姑娘,回来后由衷赞叹杭老师的热心讲解和激情敬业让自己学习了很多。
后来对杭老师做过专访,了解了她的敬业源于她对自己工作性质的深刻认识——敬业,是她从最初涉足行业便开始养成的习惯。
在采访中中,以及论坛上,她一直认为: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去看现场,和运行人员在一起,掌握第一手资料。”而参与高碑店的“拓荒”经验也给她留下了深刻记忆,使她对工程中的各个细节生出敬畏之心。她觉得设计人员的责任之一就是对细节的反复考量。对于经手的设计,必须知晓各个细节。“要知道每个环节是怎么运转的,有哪些控制参数,这样心里才有底,才踏实,知道怎么做就不会出问题。”而且,很多事情,要先自己弄清楚,才能找到说服别人的理由,指导别人,更好沟通。在设计细节之外,作为设计服务,她觉得应该追求工程效果的极致及高出客户预期的品质。而这些,应该是她认真敬业的心理基础。
前几天在北控水务水环境研究院的成立大会上,谷哥终于逮住机会和杭老师合了一张影。最后听同事说那天是她生日。照片发到朋友圈后,很多人点赞,并感叹:杭老师真年轻。
对于熟悉杭老师的人来说,年轻这个词,真得不是礼貌的说辞,而是一种真心的赞美。尤其是与她一起参加过活动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杭老师身上的饱满的热情和蓬勃的活力。
这不仅是因为心态,也因为敬业,本质在于她对生命的热爱。曾在采访中得知,除了工作敬业之外,生活中,杭老师从小就是文艺和运动爱好者,喜欢参加各种活动,而且要强。当年公派日本留学,要参加北京市和全国日语考试,她便每天借乘1
小时公交车的时间学完了两本日语教材,顺利通过考试。她的故事,正如她所说:只要足够努力和付出,几乎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张益 关键词:亲和
不知道有没有人说过张益院长的笑。
在我的印象中,他的笑经常洋溢在脸上,不浮夸不敷衍,配上不时来一句俏皮话,实在让人难忘。
最早认识张老师,是在微博上。当时他在微博上发各种专业感悟,同时夹杂有不少鸡汤和段子,拥有着远超行业专家平均水平的粉丝数。
曾经采访过他几次,他都是来者不拒,回复仔细,条理异常清晰。再后来的多次接触中,我才知道,他有很强悍的总结能力,经常可以用很少的话,很好地逻辑,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而这,只有经过了对比你才会知道,真的是一种非常厉害、让人由衷佩服的能力。
第一次在线下见到他,是在一次行业会议上。他本人比微博图片显得精神,满脸笑容地招呼各位嘉宾,谦和有礼,平易近人,并没有一些大专家给人的距离感。
微信兴起后,应该是在2013年的“固废战略论坛”上,张院长在现场建起了自己第一个微信群,时间不长,很快聚集成500人大群。在群里,大家热烈讨论各种问题,并对一位群友发起了一次高效的帮助。而小黄村项目,张院长的执行力则让我佩服至极。
那时微信群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其效果让人兴奋,张群主也在其中自得其乐。他闲散自由,群里没有特别的条条框框,各色人等共荣共生。后来他开始建立媒体群等专业群,开始做微信公众号,投入了大量精力。据介绍,高峰时,他一天集中在微信群和公号上的时间将近三个小时,而同时,他还是上海环境院的院长、上海环境集团副总裁。
在工作之余,他以个人之力,用微信群打造出自己的传播平台。在线下,他依然招朋唤友。在线上,他越来越多地只在群里投放公号的信息。他开了小号,请了群助,在朋友重复刷着公号信息。当然,他的公号排名也应该让他比较满意,甚至让我们以专业团队支撑的E20公号感觉到了压力。幸好他剑走偏锋,更多关注环卫以及一些社会类信息,不然我们的微信小编还要时常纠结于如何超越他的公号的痛苦中。
正是这样的过程,让我对张院长形成了几点印象:幽默、活跃、儒雅,勤奋、执着、高效,条理清晰,亲和力强。而对于微博和微信的探索,则更拉近了我对他的心理距离。
在环保政策和技术之外,还有这样一位玩着新媒体的大V专家,也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徐海云 关键词:担当
知道徐老师,是在刚进入固废网不久。听编辑说,他是一位很酷的人,用时髦词叫做:高冷。据说他很难采访,不爱理人,爱反问别人,常让不是很懂杭的采访者尴尬不已。
刚好那时自己手里有一个固废选题,所以便查阅和了解了一些海云老师的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惊一跳:海云老师不仅在行业里大名鼎鼎,而且曾很“受伤”。某次,因为和另一位行业名家一起公开谈论垃圾焚烧话题,受到反焚烧网民的激烈评论。另一位专家见此,有些心灰意冷。而徐老师,据理力争,即使面对不知名的威胁,也毫不妥协,他不仅对网民发出了自己的公开信,坚持自己的专业意见,还坚持出席民众沟通性质的研讨说明会。
这样的专家,是一位什么样的专家?尤其在民意汹涌的档口,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自信?
我大概了解了背景,写了提纲,给徐老师发了邮件。结果很快收到回复,很快得以约见。采访也出奇地顺利。这件事,编辑几次说过自己的感受,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我也就此总结过经验:采访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如果他值得你尊敬,就表达出足够真诚的敬意来。我们没必要捧着专家,但我们要尽可能地理解他。
在后来的接触中,我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与众不同”——他在交流时很少打官腔,说官话和场面话。很多时候,他只说自己想说的。他不避讳,不隐晦,直接甚至直白。与他沟通,总是会最快地收到他的回复。他似乎不忙,但我两次采访他时,就遇到了期间好几个人找他谈事。所以我觉得,他每次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可能只是他与人相处的习惯。
对于徐老师,我最想说的是他的博客。他在新浪上开了一个实名博客,粉丝不多,但他一直在坚持更新。作为一个行业大专家,写着一个不被关注的博客,并一直坚持,这需要多么“自我”?他或许只是把博客当做日记,写一些自己想写的,并不为别人,不为行业,只为自己,为自己的内心。
在他的博客里,有对虚假技术的揭露,对政府领导不作为乱作为的批评,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对现实的忠告,和对未来的期望等等。他微言大义,讲究有图有数有真相。文章有专业的批判,更有专业的坚持。
有时,我就在想:在这个众声喧哗、专家被经常质疑的时代,在环保行业专家多在圈子里自说自话的背景下,像徐老师这样一直坚持自我写作的人,完全就是一个另类。勇于坚守自己的内心,愿意向外发声,在行业需要大V的时候,徐老师的存在,体现出了专业担当,也为这个行业竖起了一个典型。想说这是行业的幸运,可总觉得这句话里面有一种悲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