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救”的童婚新娘,决定以命相胁
2月3日,印度阿萨姆邦发起了一项针对童婚的打击行动。随后,一位名叫阿芙罗扎·哈图恩(Afroza Khatun)的23岁妇女来到警察局抗议,声称自己的丈夫和父亲都在这项行动中被捕,被捕原因正是在她还未成年的时候就让她与丈夫结了婚。哈图恩已经怀孕七个月,她还威胁邦政府,如不释放其丈夫和父亲就在警察局前自杀。
哈图恩是当天参加抗议的数百名女性中的一个,她们几乎都曾经是童婚新娘——出嫁时未满18岁,但也是这些法律意义上的童婚受害者,现在成为阿萨姆邦政府面对的最为头疼的抗议力量。二月开始的这一次童婚“零容忍”行动将大批涉入童婚的男性抓捕入狱,但被留下的、理论上正是这次行动的“解救”对象的女性,却由此控诉警方的粗暴执法让她们和她们的孩子现在没有了生活来源,陷入饥饿和恐慌之中。
妇女们在警察局前的抗议场面迅速点燃了社交媒体,也将童婚问题再一次推上了舆论热议的风口浪尖。
而抓捕行动仍在继续,阿萨姆邦警方列出的嫌疑人名单超过8000,截至2月6日,该邦因为童婚被捕人数已经上升至2441人。如果最终童婚罪名成立,哈图恩的丈夫和父亲都可能面临两年监禁,还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罚款。
禁而不止的童婚
童婚在印度非常普遍。关于童婚的范围和规模,来自不同机构的调查和估计结果往往相去甚远。根据“国际计划”在2013年完成的一份报告,世界上超过40%的童婚发生在印度,几乎一半的印度女孩在18岁之前就已结婚;47%的20至24岁印度女性在18岁之前结婚。
●阿萨姆邦聚集在一个警察局门前的抗议人群 / 网络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童婚明确列为人权侵犯行为,因为它将导致受害者“经历悲惨的一生”。调查数据支持了这一结论,18岁以前结婚的女性继续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更低,遭受家庭暴力的可能性则更高,此外,还更有可能因为过早怀孕生产,而同时推高分娩过程对产妇和婴儿双方的危险性。
也因此,童婚习俗在世界各地都成为政府改革和打击的目标。早在1929年,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当局就正式通过了禁止童婚的萨尔达法案(SARDA),并在次年,也就是1930年开始实施。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男子和14岁以下的女子不准结婚。到了1978年,印度政府又修改了《禁止童婚法》,把女子的结婚年龄从15岁提高到18岁,男子从18岁提高到21岁。这项法律还有另外一个补充,即印度政府于2006年最新颁布的《禁止童婚法案》,旨在进一步遏制这一社会陋习。
即便如此,受到错综复杂的经济、宗教、历史和社会原因影响,童婚习俗在印度依然盛行不衰。首先,童婚在印度古代宗教法典中得到过肯定,且作为一种社会习俗沿袭存在了上千年。印度不少古代法典中大量记载了童婚,提到女子在月经来之前可以结婚。如《摩奴法典》明确写道“30岁的男人应同12岁的幼女结婚,24岁的男子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多处记载了童婚习俗。印度教徒认为,婚姻是一种圣礼,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几千年来陈陈相因,童婚就构成了一种传统习俗。而对于许多老百姓而言,传统就是法规。
其次,从经济角度来看,印度有些地方之所以童婚盛行,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农民经济困难。眼下在印度,姑娘出嫁时女方仍然要付给男方一笔价值不菲的嫁妆。按印度的规矩,女孩越小,男方要的嫁妆就越少;而男孩越小,举行仪式的费用也越少。而在另外一些贫困地区,童婚被视为快速赚钱的机制,是高额嫁妆的回旋余地,因此受到贫困家庭的青睐。女孩被认为是迟早要嫁出去的动产。新娘越年轻,价值越高。
导致童婚的另一个因素,尤其是在印度北部农村地区,是重男轻女传统下不断下降的性别比例。虽然已经有了关于产前性别鉴定的有效禁令,但这些立法并不能解决女性胎儿流产和女婴出生后被遗弃的问题。不断下降的性别比例加剧了童婚的陋习。
●印度反对童婚的儿童活动 / 网络
最后,是缺乏严格的行政管理。在印度这么大的国家里,结婚登记实际上却是不存在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是男女青年婚嫁的主要准则。宪法虽然规定了结婚的年龄,没有行政手段进行法律认可也是枉然。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偏远乡村举行的集体童婚,政府根本就无法及时获得信息。于是,根深蒂固的童婚陋习得以长期存在和蔓延。
随着政府出台各项措施,这一数据有所下降:2015-201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份报告估计,印度的童婚率为26.8%;在过去五年中,该百分比进一步下降了3.5%,在2020-21年达到 23.3%。但这些数据并不准确,因为与童婚有关的数据是由当地政府提供的。印度政府会询问新娘和新郎的年龄,作为每年收集的人口普查数据的一部分。而人们都知道童婚在印度是违法的,所以他们不太可能告诉当局实际情况。因此,实际的数字应远大于目前的统计结果。
(后文见次条)
点击图片直达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