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力红 | 建立疫时的内外双重屏障

六六大顺201 同有三和基金会 2020-03-02

各位华住和海底捞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做这个特别的分享。如何来认识这次的疫情,进而安然地度过它,从中医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唐代有位大医叫孙思邈,他认为医的目的和用意是要“家家自学,人人自晓。”也就是说,医是每家每户都要学的,而且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定是自己,这点很重要,我今天要讲的核心都在这里了

这次的疫病叫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极强,而且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爆发?病毒的爆发是需要条件的。从中医来看一个是不正常的气候,也叫非时之气。在王安石的《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是要送暖的,但是现在春风不送暖,反而送了寒,冬天应该冷,但去年冬天不冷反而暖,这就是非时之气,给了病毒可乘之机,也是病毒爆发的外在条件。

它还需要一个内部条件,需要个体的抵抗力差。我们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的强弱才是真正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而正气的衰弱就是病毒爆发内部条件,内外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内经》里面,这就叫“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在同等的情况下,首先是要有接触,病毒才有机会侵袭人体。我们避免接触,居家隔离、戴口罩、戴防护眼镜,洗手,这些都是外防护。病毒如果突破了这一防线,或者我们根本没有外防护,是不是就一定会致病呢?不一定。它还需要突破人体的内防线,只有内防线崩溃了,或者薄弱了,病毒才可以乘虚而入。

所有的病毒病菌都在等待可乘之机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关口就是“腠理”。而“风”很容易把这个关口打开,为诸多病邪侵入人体、导致病变提供了方便。《内经》里提到的“风为百病之始”或“风为百病之长”说的也就是这层含义。衣食住行,之所以把衣放在第一,这就与避风有关。穿好了衣服,带好围脖,戴好帽子,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就把这个非时之气的条件改变了。然后再加上戴口罩等等,那么外防护基本上就做到位了。

内防护的问题。其一是饮食,我们大家都知道营养是抵抗力、免疫力的支撑。然而很多生病的人会食欲下降、是因为消化能力变弱了,这时候需要量力而食!用《伤寒论》的话来说,就叫“损谷则愈”。相应地减少饮食,脾胃在其能力范围内运作,身体也就能得到相对充足的营养。所以,生病了,食欲变差了,反而要少吃,吃更容易消化的东西。

其二是起居,按时睡觉非常重要,除了时间量上的充足外,还一定要守时,至少也不能晚过十一点!古人说了:一夜不睡,百日难复!这里指的是夜,不是白天,所以尽管你白天补了觉,但作用是不一样的。

其三是不妄作劳,特别这里(指头脑)过劳。体力上的疲劳睡一觉也就恢复了。然而精神上的劳你反而会睡不着,睡不好,睡不安,让你没办法恢复。

再就是情绪,影响正气的诸多因素里,情绪可以说是排第一位的。一定得想办法去认识情绪,调适情绪,不让它来的困扰我们、左右我们,这实在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它的严重性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也是最容易影响免疫力的东西,也是最能够摧毁我们防线的一个东西。



中医讲正气,正气的核心是什么呢?现在的人非常喜欢用“中心”这个词,“中心”这个词很妙,中国文化很根本的要义就蕴藏在这个称谓里。心前面加一个“中”作限定,恰恰说明了心的本位(性)在“中”上!因此,中心的本意就在这个“中”字里,就是说心的本来面目就是“中”!中是什么?中既不在左,也不在右,不偏就叫作中。那什么东西最容易使心偏离中呢?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夫妻之间的吵架,吵架时的架势是什么样呢?这个人平时再好都不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时候心不在中上了,偏了。“怒”,这个字大家都认识,上面是一个“奴”下面是一个“心”,心被奴役了就是“怒”。心处在被奴役的状态,心被绑架了,它还能作主吗?它还能自在吗?中国文化不强调自由,但很看重自在,而一旦情绪尤其是强烈的情绪起来了,心就被奴役了。这个时候心不但做不了君主之官,反而变成奴隶了。一旦心偏离了本位,心就不自在了,也就从根本上离开了真实。还有一个与中关系紧密的词,是中正。心偏离了,当然不在中上,更不在正上了。因此,正气存内的前提是心要在中上面,否则就没有正气可言。



那么如何能够让心处在中上,进而能够正气存内呢?先想想我们为什么会偏执,为什么会发怒呢?这个事情不合我的意了,我可能就怒了。一切情绪的焦点,就是自我太强烈,自我中心主义。孔子这一生他有四个方面是坚决杜绝的,就是“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今天只讲“勿我”。“我”如果用另外一种表达,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私”。自我中心多了,也就是私多了。一定容易生发各种各样的情绪。不如我的意了,那我当然就生气了,当然就不高兴了,当然就埋怨了。如果这个自我、这个私能够一点点的淡下来如果把“我”慢慢的替换成“大家”。把“私”换做“公”。“公益”两个字大家品品,大家都想获得利益,但是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才能够获得真实的利益呢?为公!为公才有利益,这是我对公益的理解,我认为做了这样一个替换之后,不在乎自己得失的时候,这个人生的境界,就叫美,《易经》里说“美在其中”,不是搽点粉,抹点脂,不是做一个美容,做一个整容,是从内透出来的这个气质,这个美是动人的。所以当大家有一颗公心的时候,人生就开始改变了,情绪也就越来越在可控的范围内了,这样就能在内环境里筑起一道最为根本的防护。


这里我还想讲一个如何养正的具体操作方法。《道德经》:“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门的根本作用是进与出。那么在我们身体里面,能够称得上门的,严格来说,就是鼻子。只有它无时无刻不在进出。玄牝之门指的就是鼻孔和它下面的这一块区域(人中)。我们知道鼻呼吸的是天气,嘴巴吃进的东西都长在地上。所以玄牝之门正好就处在天地之中,也就是天地的根。


《元日》当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去每到新年的时候就会用桃木刻新的门符,换下旧的,门符上会刻画神荼(shu)郁垒(lv)两位门神。有了门神的守护,那些容易伤害我们的东西,尤其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那些不好的东西就都统统地被挡在门外了。门神的设立和信仰,以及桃符的制作,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安全防护的心理需求。但实际的意义应远不止此。两位门神虽然不能搬到左右鼻孔上来,但是防护的内涵是可以搬到这里来的,这便是“绵绵若存”的妙义所在。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讲,这应就是整部《道德经》所蕴藏的秘密所在。这里有个关乎生死的大事!就是呼吸气的出入。


具体的操作是,我们把心念放在玄牝之门的这个区域,以心去观照或感受呼吸气的出入。只需知道它的出,知道它的入。切忌不要添加任何的东西,添一点,心就不在中了,心偏离,便就不能正气存内。以心来观照和感受,而心是主神明的。所以只要心在这里,神也就在这里,“门神”也在这里了。所以从内在防线而言,这一定是最重要的防线。这是中国文化里根本层面的功夫。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品味。做这个功夫,进而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仅是它的一个副产品。这个功夫的根本作用,能让我们认识生命。另外一点需要告诉大家,在习练的过程中出现任何稀奇的现象,统统不管,你只做好一件事——绵绵若存!


今天,我用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跟大家分享,由于自身的所学有限,所以分享的东西也是有限的,但还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也因为六六给我这个任务,促使我对一些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从而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这又是大家所赐,在此衷心的感谢大家!


按:本文出自2020年2月11日刘力红教授对华住和海底捞集团员工在疫情期间的健康宣讲,由基金会公益委员会委员六六老师整理后首发。讲座全文逐字稿我们亦将陆续发表。




推荐阅读


刘力红 | 人人都应该学点中医

刘力红 | 对新型肺炎时期的饮食建议——喝好(糙)米粥

刘力红 | 对一线中医同仁的两点建议

刘力红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略谈新型肺炎时期的情绪防护

刘力红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常见问题的自我防护

刘力红 | 谈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的饮食防护

刘力红 | 对当前“新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刘力红 |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三)

刘力红 |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二)

刘力红 |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